杨威 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东校
手机的到来,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于教育而言,手机问题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这些年,因为手机问题造成的家庭矛盾、悲剧层出不穷。虽然这些年各种“若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等话题软文层出不穷,砸手机、摔手机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但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是学生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却越来越高。手机和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防溺水知识”需要孩子在手机上完成,“防震减灾知识”需要孩子在手机完成,“防止毒品侵害知识”需要孩子在手机完成。可见,于教育而言,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一味地堵砸根本不现实。与其让手机闹得家里满城风雨,倒不如合理地制定好使用手机的规矩。
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作业、完成既定的计划?早已不是一颗糖、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了。其实,这是两种不同心理的交锋。家长的心理是:终于到周末了,孩子终于有机会可以查漏补缺、完成拔高了。而学生的心理是:终于到周末了,我终于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玩玩手机了。在这样的矛盾心理碰撞下,学生往往出现两种情况的表现:反抗进而导致家庭矛盾,或者是妥协但是消极怠工。其实,这不难理解。举个例子,有2 个工人同时完成老板布置的200 个机器配件的任务。第一个工人的安排是:当他准时或者提前完成200 个配件任务的时候,他可以享受到奖金或提前下班的激励。第二个工人的安排是:当他完成200 个配件任务的时候,还有2000 个配件在等着他完成。可想而知,同样的配件任务下,第一位工人积极性更高。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完成了今天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后,他们渴望家长认同他们的劳动成果,渴望被激励。但那绝不是口头的一句表扬就算了事了。既然学生那么喜欢手机,我们不妨将手机纳入到学生的周末学习激励机制中。一方面,手机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适当的劳逸结合并没有什么不妥。那如何订立计划和目标呢?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教育情况的特殊性,很难一概而论。但是,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学生因为奖励机制而完成的计划目标一定是和家长共同商榷的结果;二是一般情况下,没有完成目标和计划绝不能启动前期答应的奖励机制。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监管正朝着越来越严格的方向发展。相应的网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事实上,当我们在担心手机猛于虎的时候,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益智类节目正走入我们大众的视野,比如说: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职来职往、最强大脑、超级演说家等。把手机用来观看这些节目,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领略到新时代、新社会、新青年的风采,更能开拓他们的眼界。且曾闻“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说法。但是,残忍的现实是,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很强的节目筛选能力,他们更多地沉陷于广告的引导、明星的光怪陆离、新鲜新奇、搞怪的事情。因此,在这个阶段他们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引导。引导有没有效呢?非常有效。前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全中国,但是,我们班级的孩子看这档节目的基本为零。据统计,大部分孩子喜欢听播放器推荐的热歌、看热剧、看明星八卦、看漫画。利用班会的时间,我专门播放了20 分钟飞花令视频,并引起了“谁能夺冠”的讨论。平常聊天,也常常有意无意地讨论这档节目。与此同时,在家长会上,我还专门谈到这个节目中的人和事,并号召家长给孩子看看。果不其然,等我下次统计的时候,全班同学竟然都在看。正如小周同学在周记里写道:“不看中国诗词大会,都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哎。我最讨厌诗词,可是看了之后,发现诗词这么厉害。”可见,积极向善的引导不仅能促进孩子们对节目的有效挑选,更能让他们在优秀节目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自律是永恒的话题。给他一部手机,在不陪伴的情况下,指望他朝着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控力,而且很严重。因此,在这个时候,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在孩子使用手机的时候,家长陪伴在旁,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管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增加与孩子之间的话题度和亲密感,可谓一举多得。那陪伴应当注意哪些小细节呢?其一是争得孩子的同意。一般情况下,孩子渴望绝对独立的私人空间,并且不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因此,孩子不答应是常态。可是如果我们强行加入孩子的世界,又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其实,面对这个困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力量完成。学会借力应当成为家庭教育的常态;其二是适当的交流,在学生使用手机的时候,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绝对有必要的。平时,孩子的沉默常常来源于家长与孩子之间位置的不平衡。家长的角色、孩子的角色清晰而且严明,几乎不容混乱。而在观看电视剧或者篮球赛的时候,孩子和家长的角色是一样的,都是观众。因此孩子愿意谈、愿意说。就像朋友一样。抓住这样的机会,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一定能更进一步。
手机是把双刃剑,适度是每一个专家学者都喜欢提及的词语。于家长而言,守住底线,勿入雷池格外重要。那哪几条底线需要我们守住呢?第一条:绝不专配手机。常常有家长告诉我:老师,我家的孩子想要买手机,可不可以给他买。或者,有的家长早已经为孩子专配了手机,理由是考试考的好……其实,一个中学生需要专有的手机吗?根本不需要。给他专门的手机不仅留下了黑色的、巨大的监管漏洞,更给他多了一个正当的又无法反驳的借口——我的手机我做主;第二条:坚守约定。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家长和孩子达成的约定不一样,但是,遵守约定是一种契约精神。绝不能触犯约定的内容是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准则;第三条:互相的尊重。孩子需要隐私,需要空间,更需要朋友,家长绝不能借用手机之便,私自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翻阅他的专属信息。尽管很多家长都有窥探孩子隐私的坏习惯,甚至很多家长打着“为你好”的旗帜。但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这个阶段,如果父母的这种行为被他们知道,那这种伤害性绝对是惊人的。孩子的过激行为超出我们的想象,发生过的悲剧事件实在不胜枚举。
哲学中有个观点“存在即合理”。我们享受了手机时代带来的便利,就决定了我们无法忽略它在教育中的存在。摔砸手机的“堵水行为”注定不会长远。或许,“疏导之道”才是治理“手机问题”的不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