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娟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常出现毛细血管与细小动脉炎性病变。当病变累及肾脏时,可出现紫癜性肾炎,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为主要症状,多数患儿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便血[1]。临床治疗紫癜性肾炎多以抗过敏、抗血小板药物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目前尚无确切的特效治疗方法[2]。雷公藤多苷是一种免疫调节药,具有免疫抑制、镇痛、抗炎之效。低分子肝素可抑制免疫、抗炎、抗过敏。本研究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紫癜性肾炎患儿,观察该法对患儿免疫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临床检查确诊为小儿紫癜性肾炎;②首次发作;③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过抗凝、抗炎治疗者;②退出治疗、依从性差、不接受随访者。
两组均予以常规处理,包括:抗过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注,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雷公藤多苷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1020415,规格:10 mg),初始剂量1.5 mg/kg,三餐后服用,连用4周,第5周起改为1.0 mg/(kg·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国药准字:J20130168,规格:0.4 mL∶4100AXaIU)100 U/kg加入100 mL 1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
抽取两组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芬兰雷勃MK3型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8水平;采用流失细胞术检测两组免疫分子(CD28、CD11a、CD11b、B7-2、CD54、CD18)水平。
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CD28、CD11a、CD11b、B7-2、CD54、CD18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12周后IL-10、IL-18水平。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12周后,试验组CD28、CD11a、CD11b、B7-2、CD54、CD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免疫分子比较
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过敏性紫癜是指多发于儿童的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药物等过敏导致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常累及包括肾脏在内的系统[3]。紫癜性肾炎患儿常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能使肾小球发生硬化性病变,引发肾衰竭,威胁患儿生命。
中医古籍中并无“紫癜性肾炎”,但根据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归为“水肿”、“尿血”等范畴[4]。中医学理论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瘀血内阻、邪热内扰、气阴两虚,虚、瘀贯穿该病全程[5]。临床治疗应以化瘀、清热、止血、祛邪扶正为主要原则。雷公藤多苷是由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提取的脂溶性混合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雷公藤多苷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二萜内酯、三萜等,各成分协同作用,可影响肾小毛细血管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肾损伤[6]。
现代医学认为,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不仅与IgA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而且受到血液状态的影响[7]。研究证实,抑制血小板凝集,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对于紫癜性肾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8]。低分子肝素钙具有促进血栓溶解、抑制炎症以及免疫反应等作用,且对凝血酶有很强亲和力,因而可有助于改善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另有研究显示,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免疫因子介导的微血管炎症有关[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儿CD28、CD11a、CD11b、B7-2、CD54、CD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在雷公藤多苷片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患儿免疫水平,缓解炎症状态。分析原因,可能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在调节机体免疫的同时,改善患儿的血液状态,减少肾小球系膜增生,促进肾功能恢复;同时,相关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钙除了抗凝作用外,还可抑制白细胞趋化活动,缓解相关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性损伤[10]。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紫癜性肾炎患儿可有助于调节免疫平衡,抑制微血管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