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某坑中坑车站基坑开挖监测

2020-01-09 01:12简焰坤
工程与建设 2019年6期
关键词:支护桩轴力大楼

简焰坤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60)

0 引 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得到迅猛的发展,地铁已成为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设施[1-3]。修建地铁车站时容易遇到各种深基坑复杂工程,且大多属于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工程。然而对于基坑工程的安全性而言,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因此必须对基坑工程的变形等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4-5]。

1 监测方案

某明挖法车站主体全长290.475 m,标准段和扩大段宽度分别为25 m和40 m,底板深度为17.6 m,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北侧为坑中坑型基坑,长90 m,宽30 m,内外坑最宽距离为10 m,最窄距离为3 m;外坑基坑深10 m,内坑基坑深9.1 m。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如下所示:

根据基坑现场条件,采用明挖顺作法进行车站施工,采用军便梁铺盖的方式开挖局部中心里程处,其北侧基坑形式为坑中坑型,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方式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并设置三道钢管内支撑于基坑内。

1.1 标准段基坑支护方案

(1)按照1400 mm间距,布置800 mm桩径的钻孔灌注桩于基坑四周,设置1.4m×0.8 m的钢筋混凝土冠梁于桩顶处,并使其兼做抗浮梁,喷射100 mm厚度的混凝土面层和设置A6.5@150×150 mm的钢筋网片于桩间,作为喷锚网支护。

(2)按照间距为7 m和5.5 m的方式设置3道φ609、壁厚16 mm的钢管作为水平钢支撑于基坑内,并按照水平和纵向间距在3~4.5 m的范围内设置斜撑于基坑阴角处。第一道钢支撑按照6 m间距的方式,使两端设置于冠梁上;第二和第三道水平支撑按照3 m间距的方式,使两端设置于钢围檩上。

1.2 坑中坑型基坑支护方案

(1)按照1 400 mm的间距,布置桩径为800 mm的钻孔灌注桩于外坑侧和内坑侧基坑,设置1.4 m×0.8 m的钢筋混凝土冠梁于桩顶,使其兼做抗浮梁,喷射100 mm厚度的混凝土面层和设置A6.5@150×150 mm的钢筋网片于桩间,作为喷锚网支护。

(2)按照6 m的水平间距将一道水平钢支撑布设于基坑外侧,并使其支撑于冠梁;按照3 m的水平间距和5.5 m的竖向间距布置2道钢支撑于基坑内侧;第一道内支撑分别支撑为基坑内侧的冠梁和标准段基坑的钢围檩;第二道支撑设置于钢围檩上。

1.3 基坑监测的内容和项目

(1)桩顶(体)水平位移和桩顶垂直位移分别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监测,监测范围为沿基坑边设3~4主测面,基坑长短边的中线和基坑阳角边,测点间距控制在基坑每边>3个,测试精度控制在1.0 mm以内。

(2)地表沉降采用水准仪进行监测,布置范围为基坑四周距坑边10 m范围内,按照5~10 m的间距布设测点,控制测试精度在1.0 mm以内。

(3)标准段基坑采用钢筋砼支撑,采取预埋式混凝土轴力计;坑中坑型基坑采用钢支撑,采取表面式轴力计,均使用振弦式读数仪进行监测,分别布设在支撑端部或中部,在每个截面位置按照>4点的方式对称布置测点。

上述方案量测时间间隔均相同,见表1。基坑监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表1 量测频率

图1 基坑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2 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在西北角大楼,环保局大楼,以及东北角大楼(既坑中坑周边)选取17个测点布置。在东北角大楼距开挖基坑5 m、9 m以及18 m选取具有各自代表性的测点,描绘出位移监测曲线。如图2所示。并在其余大楼测点中选取部分测点,根据开挖基坑的深度即监测顺序选测点的沉降数值绘制成曲线,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列出部分数据,具体如图3、图4所示。

图2 东北角大楼坑中坑周边沉降位移曲线图

从图2可看出随着基坑的开挖,坑中坑周围的竖向位移不断增加,且在距离基坑9 m处有最大沉降位移9.2 mm。而由于同基坑距离较近,在基坑周边5 m和9 m处所受开挖基坑的影响较大,且具有相近的位移沉降趋势,即前期开挖时出现小幅度隆起,中后期出现沉降,而5 m处的隆起和沉降位移变化量远小于5 m处;在距基坑较远的18 m处,所受开挖基坑的影响较小,沉降位移趋于基本平稳,波动值小于3 mm。

图3 西北角大楼沉降位移曲线图

图4 环保局大楼沉降位移曲线图

从图3、图4可看出,坑中坑周边建筑物伴随着基坑的开挖整体呈现出沉降趋势。由于基坑开挖时土体的扰动,致使原有土体平衡遭到破坏,最为明显的是土体的竖向位移变形,而后期由设置了内支撑,对坑中支撑力有所填补,对坑外的土体压力产生一定的抵抗作用,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使坑中坑周边建筑的位移变形得到一定的有效控制。而由于采取了分段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使得不同建筑物的位移沉降趋势有所不同。距离基坑较近的西北角大楼多为隆起状态,且由于楼层较低,对周围的扰动较小,整体隆起趋势较小;在环保局大楼处由于距离基坑较远,以及开挖基坑时的支护影响,使该处整体呈现较为平缓的沉降。该建筑物前期施工时均呈现出隆起状态,然而随着基坑的不断开挖,向下沉降的幅度不断增大,导致施工后期呈现出向下沉降的位移出现。建筑有附加应力在地基上,而支护桩外侧的主动土压力会由于附加应力而提高,在该种作用下,靠近建筑的桩体变化会有所增加,进而降低了桩后土压力,距离基坑较远的监测点的位移沉降量小于距基坑较近的监测点。

3 桩顶沉降和桩身位移监测

3.1 桩顶沉降监测结果

在基坑中选择39根C01-CY4支护桩桩进行监测,并取坑中坑基坑中部外坑侧C12和东北角部外坑侧C13,基坑东侧最窄处C14和东南角端部C17进行18次监测,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位移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桩顶沉降曲线图

从图5可看出,C12桩的横撑具有较大的支撑力度,且纵向基坑处无土压力存在,整体具有较大的位移变化量,且随着基坑的开挖和内支撑的施加整体出现起伏趋势;C13桩由于设置斜撑作为内支撑,且基坑跨度较小,在施工时损失了较大的预应力,桩顶具有较为平缓的沉降,无明显的突变趋势,稳定于0.1 mm处;在C14桩处由于施工为由东至西进行,因此施工并无造成较大的影响,故该处桩顶具有最小的位移量;C17桩处设置有部分斜撑,且坑边堆载具有较大的变化情况,在初期和后期的监测中桩顶具有上升的突变位移,具有较大幅度的隆起变形情况,其余阶段则保持在小幅度位移的稳定状态。

3.2 桩身位移监测结果

监测基坑中的CX01-CX17共17根支护桩,按照间距为0.5 m的方式在每根桩桩顶到桩底设置监测点。其中选取三根较有代表性的桩的5次监测数据作分析,三根支护桩分别为CX07、CX13和CX15。数据分析如图6~图8所示。

图6 CX07桩水平位移示意图

图7 CX13桩水平位移示意图

图8 CX13桩水平位移示意图

从图6~图8可看出,支护桩桩身的水平位移随着基坑的不断开挖而不断增大。在施工时,桩顶处有桩身的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当土体在开挖时,由于对原有土体产生一定的扰动,导致在施工前期的桩身水平位移有较大的增加速率;桩身的水平位移在施工后期则趋于稳定。CX13桩由于长达23 m,以及周围环境的多变性,导致桩身变形具有较多的突变点;跟CX13桩相比,CX07和CX15桩的位移变化较为平稳,整体变形较为显著。三根支护桩的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第五次监测中,其中CX07桩在距地面0.5 m处有最大位移出现,为7.90 mm;CX13桩在距地面2 m处有最大位移出现,为8.20 mm,CX15桩在距地面1 m处有最大位移出现,为10.15 mm。

4 内支撑轴力监测结果分析

选取坑中坑基坑处所设置的内支撑监测ZL11,ZL13位置的三层支撑轴力,其中第一层内支撑为ZL11-01和ZL13-01,第二层内支撑为ZL11-02和ZL13-02,第三层内支撑为ZL11-03和ZL13-03,轴力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

图9 内支撑轴力曲线图

基坑外侧土压力的累计值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较大,由于支护桩的位移变形朝向坑内,导致有较大的端部荷载需由内支撑承受,不断增大了三道内支撑的轴力。在施加新内支撑的时候,三层内支撑相互影响,土体对原有内支撑的压力逐渐减小,轴力具有减小的突变趋势,在新内支撑施加完成后趋于平稳。由于基坑具有较大的深度,第一和第二层内支撑具有较为稳定的轴力,且整体的变化较小,曲线较为平缓,在完工前期第三层内支撑的轴力较为平稳,而在完成施工的后期则有明显的增大趋势。ZL13-01处的内支撑由于坑顶处堆载较为长期,且周边建筑物同基坑距离较近,应力较为扩散,致使该处第一层内支撑的轴力同ZL11-01处的内支撑轴力相比较大,而后期由于未能及时清除施工荷载等原因,导致该处的桩后主动土压力进一步增加,为使桩后主动土压力有所平衡导致该处内支撑轴力不断增加。该处具有较为良好的下层土体,变形较小,ZL13-02处和ZL13-01处相比具有较小的轴力,在添加了第三层内支撑后,ZL13-01处的轴力得到缓解。

5 结 论

本文以某地铁车站坑中坑型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坑中坑新基坑桩-撑支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受力进行分析研究,共得到以下结论:

(1)随着基坑的开挖周边建筑物的竖向位移不断增加。基坑开挖对距离较近的建筑物影响较大,在位移前期有小幅度隆起趋势,中后期则呈现出沉降的趋势;基坑的开挖对距离较远的建筑物影响较小,位移基本趋于平缓下沉趋势。

(2)随着基坑的开挖支护桩的水平位移不断增大,桩顶处为最大位移。在设计时需增强支护桩的顶部整体性和强度。

(3)坑中坑型基坑三层内支撑相互作用,且轴力逐渐增大。第一和第二道内支撑的变化较小,整天较为稳定;在施工前期第三道内支撑较为稳定,而后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因此需对第三道支撑加强设计和后期监测。

猜你喜欢
支护桩轴力大楼
供水泵站基坑排桩支护局部失效引发连续破坏机理研究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基坑支护桩结构土体受力变形机制、稳定性有限元分析及支护桩结构合理间距分析
未来已来8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土体参数敏感性分析
LCT ONE大楼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