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与对策研究

2020-01-09 02:54蔡书凯王浩琛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芜湖市经费支出芜湖

蔡书凯,王浩琛

(1.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学 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0 引 言

创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国外对创新城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创新城市的内涵,极大地丰富了学术界对创新城市的认知:Richard Florida(2002)提出创新力指数,通过对影响创新力的因素进行排名的方式来衡量城市的创新性[1].Charles Landry(2000)用4个方面、9个指标建立城市创新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衡量城市的创新活力[2].James Simmie(2001)通过对米兰、阿姆斯特丹在内的5个欧洲城市的创新水平以实证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3].Cohendet Patrick(2010)通过定义三个不同的层次介入创新过程以此来研究创新城市的结构[4].

国内在对城市使用创新城市评价体系进行判断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基于不同的方法或标准建立创新城市评价体系.邓智团(2016)通过构建特大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类型-阶段二维模型对14个特大城市进行研究以此来找出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方法[5].王保乾(2018)运用超效率DEA-CCR模型和双重差分法来对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测算并且分析对其的影响因素[6].张剑(2017)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创新城市建设现状的创新评价体系并对这些城市进行创新评价[7].第二类研究则考虑了不同城市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来对城市进行创新评价.张月花(2013)构建了“5维度-12层面-35指标”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视角下来对西安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8].蒋玉涛(2013)、童纪新(2015)通过不同的指标建立创新评价体系来对当前中国发达地区及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建设进行评价[9][10].

芜湖市凭借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合理的创新发展战略以及有效的创新发展政策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型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2018年进入全国首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本文根据《OECD科学技术和工业计分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创新计分牌》(欧盟)以及《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研究报告》(统计局)等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中西部中等规模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芜湖市近五年的数据做纵向比较而后又通过与其他12个城市做横向比较.有别于以往的研究主要以大规模城市为研究对象,本文以中等规模城市芜湖为例,总结、归纳中等规模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路径并结合芜湖市自身特点,并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

1 评价方法

准确把握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是确定评价指标的前提,基于相关文献,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1)更多的创新资源.创新虽然取决于高水平的经济发展,但是也需要丰富而可持续的创新人力资源和高水平的社会信息化.绝大多数的创新城市都是各类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

(2)更高的创新投入.投入决定了产出,创新投入会对各类创新活动(诸如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等)的开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3)更高效的创新主体.创新企业、创新平台等是整个技术创新中最关键的主体.有效的创新主体对于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4)更活跃的创新产业.一个创新型城市必然是集聚了很多创新产业的区域.高端创新创业对创新型城市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创新产业通过自身的创新活动,不仅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也带动了整个城市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5)更有效率的创新产出.创新产出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专利等申请、拥有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城市总体的创新能力.

表1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指标的可测性,本文建立了如表1的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标准主要依据《OECD科学技术和工业计分牌》(OECD)、《欧洲创新计分牌》(欧盟)以及《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研究报告》(统计局).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法把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进而形成各个二级评价值,随后把上述评价值根据创新资源、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等5个模型整合成5个一级评价值,随后再将这些一级评价值整合成一个总指数.评价值的计算方式为:

(1)把每个二级指标除以对应评价标准,结果即为二级指标评价值,其公式为:

式中:xij代表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xj代表第j个二级指标对应的标准值;若dij≥100,则将100当作其上限值.

(2)将二级指标评价值进行加权即可得到一级指标评价值,公式为:

式中,wij代表每个二级指标评价值对应的权数;ni代表第i个一级指标下具有的二级指标数量.

(3)将一级指标进行加权得到总评价值,公式为:

式中:wi代表每个一级指标评价值对应的权数;n代表一级指标的数量.

各级指标权重由专家打分法确定.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2018)》等.

2 芜湖创新型城市评价:纵向比较

由表2可知,芜湖市的创新资源量在2012年到2016年之间呈现增长趋势.在创新资源方面,芜湖市近年来,整体创新资源量呈现出较好的趋势.2016年以来,为增加创新资源量,芜湖市积极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共引进人才近两万人,其中,包括中高端人才2000人,学术型人才15000人,另外,为不断加大对研究型团队的吸引力,近年来共签约21支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团队,其中,3支团队来自中国工程院,4支团队由长江学者和“百人计划”人才组成,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高大勇团队入选安徽省重点扶持10个团队.

表2 芜湖市2012-2016年各指标得分情况

近五年芜湖市创新投入一直呈现上升态势.近年来,芜湖市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整合创新资源,使创新资源集中在高成长性和技术型企业.目前,包括奇瑞、海螺、方特、华东光电以及长信科技等在内的一大批芜湖本地企业迸发了强劲的创新活力.政策方面,芜湖市完善企业税收政策,实施土地调控、以奖代补、融资担保等方案与扶持政策相结合,积极引导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公司研发平台.

芜湖市创新企业一直呈现出快速成长态势.芜湖市近年来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筹资、市场融资、市场引资、自身节资为手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项目选择、合作对象确定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激活芜湖城市创新发展的脉搏.构建创新载体和中介服务体系,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实际支出的增幅,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工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创新优惠政策,坚持挑商选资,着力引进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发明成果和产业项目;集中力量兴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孵化大楼和二号中试厂房,完成留学人员活动中心工程建设,加快国家动漫产业孵化中心和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扶持海螺等企业建设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对公司申请专利的帮助力度,鼓励和支持公司及时将相关研究成果、技术以及使用的商标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鼓励和扶持专利代理、商标代理、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采取措施吸引专业品牌策划、品牌咨询企业落户芜湖.芜湖创新发展呈现出以企业为主体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科技型人才占全市人才总量的80%,全市研发投入中80%来自企业.另外,企业研发平台占全市研发平台的84%,全市85%的科研项目有企业承担,科技成果的81%来自企业.

芜湖市创新产业呈现不断壮大趋势.芜湖市委、市政府把自主创新作为提升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大对产学研用结合方式的探索,积极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2016年,芜湖市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科院等国内10多所知名高校院所组织产学研对接20余次,搜集了560多项公司技术需求,各高校共计发布4000项科研成果,并产生230多项合作意向.此外,还有350多项科研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市政府和多个高校(诸如清华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哈工大等十余所高校也在当地成立了技术转移机构.芜湖积极吸引高层次科技团队在芜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同时,积极推进核心企业牵头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优化科技资源,奇瑞公司集聚了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集群内各公司共计申请6393项专利,其中包含540项的发明专利.

芜湖市创新产出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以来,芜湖以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切实有效推进专利工作.2016年,在企业研发投入的基础上,芜湖以近3%的GDP财力支持研发,获批发明专利853项、实用新型6772项和外观设计1309项.在鼓励创新创造的同时,芜湖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大力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把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以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点,主要查处软件、音频图像等产品,促进软件的合法化、正版化,并积极对现有的市场环境进行优化,并抓住此机会,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全方位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构建优良的投资与技术创新环境,形成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有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3 芜湖创新型城市评价:横向比较

为了更全面地观察芜湖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状况,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本研究进一步地选取部分长三角城市和芜湖市做横向比较.在选取比较对象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一些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和芜湖市有相似之处的城市,地理位置上又在芜湖市的周边,容易形成对比,比如:马鞍山、宣城、铜陵等地.二是长三角一些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前列的城市,比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选取这类城市,可以进一步发现芜湖市和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与短板.

由表3可知,芜湖市的创新资源在安徽省基本处于领先位置,在安徽省城市中仅次于合肥,但是与长三角其他5个主要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芜湖市的创新资源量得分为35.76,现有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5.4%;百万人口大学生在校学生数3.38万人;人均GDP 6.76万元.安徽省内城市最高的为合肥,创新资源量得分为49.48,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2.11%;百万人口大学生在校学生数6.35万人;人均GDP 7.95万元.创新资源量最高的为南京,创新资源量得分为74.77,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2.24%;百万人口大学生在校学生数9.87万人;人均GDP10.42万元.由数据可以看出,芜湖市百万人口大学生在校学生数明显低于南京.

表3 芜湖市与长三角城市2016年各指标得分情况

芜湖市的创新投入在以上各市中排在中等.芜湖市的创新投入得分为28.41,具体来看,R&D经费支出和GDP比例为2.8%;政府投入在公司R&D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为3.99%;基础研究支出在R&D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1.5%.安徽省得分最高为合肥,创新投入得分为35.96,其中,R&D经费支出和GDP比例为3.14%;政府投入在公司R&D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为4.37%;基础研究支出在R&D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7.23%.创新投入得分最高为上海,得分为43.08,数据显示:R&D经费支出和GDP比例为3.73%;政府投入在企业R&D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6.19%;基础研究支出在R&D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为8.22%.可以看出,芜湖市的基础研究支出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与上海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芜湖市的创新企业得分为19.33,其中.现有相关数据显示:公司R&D经费支出在产品销售收益中所占的比例为1.03%;进行创新活动的公司所占的比例为20.71%;公司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比例为26.32%.安徽省最高的为合肥,创新企业得分为23.7,数据显示:公司R&D经费支出在产品销售收益中所占的比例为1.19%;进行创新活动的公司所占的比例为25.4%;公司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比例为21.09%.最高的是苏州,创新企业得分为29.82,数据显示:公司R&D经费支出在产品销售收益中所占的比例为1.13%;进行创新活动的公司所占的比例为30.84%;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比124.45%.由数据可知,芜湖市的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比与苏州相比差距很大.

芜湖市的创新产业得分为24.50,现有相关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84%;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2.87%;新产品销售收入在总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为16.28%.安徽省最高的为合肥,创新产业得分为46.85,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4.27%;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2.23%;新产品销售收入在总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为6.75%.最高的是上海,创新产业得分为63.29,数据表明: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5.28%;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2.30%;新产品销售收入在总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为21.86%.芜湖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人员与上海比较有明显差距.

芜湖市的创新产出得分为49.88,现有相关数据显示: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73个;百万人美国专利拥有量为4个;百万人驰名商标拥有量8个.安徽省得分最高的为合肥,创新产出得分为52.63,数据显示: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34个;百万人美国专利拥有量为23个;百万人驰名商标拥有量3个.样本城市中最高的为上海,数据创新产出得分为71.73,数据显示: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97个;百万人美国专利拥有量110个;百万人驰名商标拥有量15个.芜湖市百万人美国专利拥有量与上海相比差距较大.

芜湖市的创新评价总指标为32.30,安徽省最高的为合肥,数据为41.57,总得分最高的为上海,数据为49.80.芜湖市与省内城市相比创新能力位列第二,但是芜湖市与其他沿江靠海的发达城市与地区相比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

4 芜湖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芜湖市进一步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积极整合创新资源,合理规划路径,根据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芜湖创新之路”,进一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具体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创新资源积累方面,芜湖市应该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主力军,通过政府部门协同引导,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模式,扩大科技、产业、品牌、人才的四大成果的作用,推进成果转化,集聚创新要素.同时,要制定好“芜湖方案”,体现出芜湖特色:加快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苗圃建设,大力开展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深度对接机制;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使企业能够整合创新资源,加大技术创新升级,同时,使企业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应用的主体.最后,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芜湖市应该进一步加快对创新资源的整合并同时鼓励科研院所与高校设立研发机构与技术转移中心.并且加大对“五个中心”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建设芜湖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化研究平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专业技术交易平台结合.

(2)创新投入增加方面,芜湖市应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一方面对基础研究的布局上进一步完善.在教育建设方面,对重点基础性学科要大力扶持;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进一步健全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在开展基础研究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推动科研项目和经济管理改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者的融通,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创建一套紧密贴合基础研究特点的评价机制,增强企业科研诚信建设.在对科技金融的扶持上,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研发科技金融产品以拓宽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及补偿制度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为降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设立风险投资平台以及投资基金是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中介服务体系,要实现创新活动与市场的无缝对接,相关金融机构应该为创新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跟进投资的方式加大对创新型初期企业的支持力度.

(3)创新企业扶植方面,芜湖市应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投入量.通过放宽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联动体系.在缺乏协调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资金的过量浪费,挤占了用于消化和吸收阶段的资金.同时,芜湖市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引进协调机制,成立引进技术协调小组,负责各公司在引进相同技术时对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将结余资金投入到消化吸收阶段,成果共享,并将经消化吸收后所研发的产品进行出口.支持各地区产业内公司协同进行技术的引进,构建技术创新联盟.鼓励科技企业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在科技孵化器的建设方面,首先,具有丰富经验与高新技术的国家级孵化平台要发挥带头作用,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与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建设,完善多元化孵化培育体系.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器建设,让更多的创新资源投入到科技孵化器的建设中去,对地方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大力支持.

(4)创新产业发展方面,芜湖要加大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当放宽或优化行业管制.应以提升营商环境为总目标,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简化相关资质审批,放宽准入门槛,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市场机制.其次,加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芜湖市政府应该加大对经济开发区的扶植,同时为其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建立发展模式.其次,加快新兴科技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最后,推动服务业的集群发展,综合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及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三山物流园、大浦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园等9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优势和功能,做大做强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城东金融中心等多个服务业专业园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5)创新产出提升方面,芜湖市政府一方面要着力构建自主创新新局面,支持自主创新新技术,提升创新芜湖新形象.加大对重点企业如奇瑞、海螺、方特和华东光电等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和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和鼓励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支持和鼓励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期能够更好地进行技术攻关,并提供产业战略咨询服务.

猜你喜欢
芜湖市经费支出芜湖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芜湖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方高校经费支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