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冬梅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中心幼儿园
小班的孩子刚刚入园,他们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差,其绘画发展水平也正处于“涂鸦期”。由于他们年龄小,手部小肌肉群发育不够完善,手部力量不够且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目的不太明确,又没有一定的技能做基础,所以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基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个人觉得游戏情境式美术教学最合适。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机会和条件有关。
小朋友都喜欢打电话,并且都见过电话,因此我利用《打电话》这个主题,利用游戏作为引导,请幼儿表演打电话的情境。在情境表演后,带领幼儿开展绘画活动,使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一研中雷老师首先出示了电话机一台,和幼儿模拟一起打电话的情境,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由于是小班,小朋友喜爱模仿,而且是刚开学第二周,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只是出示小猫手偶,并没有进行情境的表演,所以情境在一研中不明显。二研中再出示小猫手偶,引出小猫家装了新电话的故事,请幼儿为小猫的好朋友家里安装电话,并连接电话线。老师先做了示范,再请幼儿上台做了演示。到了三研情境的创设时,因为有了在一研二研的基础,因此更加完善了。先是教师出示小狗手偶: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狗,明天是我的生日了,我想邀请我的好朋友一起庆祝生日,可是怎么通知他们呢?请小朋友为我想一个办法。引出为小动物家安装电话的想法。
这个意境创设了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的美术物质环境。让幼儿在感知观察中积累经验,为幼儿接下来的创作,储备必要的感性经验。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在《打电话》活动中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引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一个良好情境的创设,能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也要沉浸在情境中去,运用情境语言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一研、二研中教师出示小猫手偶,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将小猫的图示贴在纸上,并提问:小猫家的电话装在哪里?以简洁明了的情景语言来向幼儿提出问题,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三研中雷老师让幼儿来作画前,用了大量的情境式语言,如拿出话筒:“嘟嘟,咦?怎么打不通,原来是没有电话线。”“现在,请小朋友们帮小狗的好朋友家都安上电话接上线,这样小狗就可以把它的好朋友都请到了。”老师借助情境式的语言,先示范作画然后请幼儿操作,并用情境语言把油画棒的用法告诉幼儿。情境语言自始至终贯穿示范操作的过程,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积极性。
教师作为游戏情境的设计者,在活动实施中的作用非同一般。要使孩子认同游戏情境愿意主动参与其中感受体验并大胆表现,执教者切不可以“教师”自居,应扮演游戏角色共同融入情境之中,这些生动形象的角色能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真实”,信其真才能投入其中。在这过程中,教师自身要沉浸在情境当中,对情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师游离于情境之外,如在讲解演示环节、分享欣赏环节,教师往往会投入技能的指导或目标的达成而忘记刚刚创设的情境,如《打电话》在二研中称呼也在“小狗”与“老师”之间游移不定。老师拿出小狗手偶扮演小狗说:“明天小狗的生日,小狗想邀请他的好朋友一起庆祝生日,可是怎么通知它们呢?”老师过了一会儿又说,“我是小狗,是小猫吗?我想请你来到我家做客,好吗?”在后面指导小朋友自己操作的时候又说:“让老师看看哪位小朋友把小动物的电话装好,哪位小朋友没有装好。”使幼儿有种错乱的感觉,教师既是情境的创设者又是情境的破坏者。到了三研的时候,通过选择幼儿熟悉的游戏情境打电话,用情境导入,通过师幼进行情境表演,加上大量情境语言一直贯穿始终。为孩子选择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情境,让他们自己亲自加入到情境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绘画激情很高,也很乐于画。
1、一研中教学具的准备:
教具准备:小狗手偶,小猫、小熊、老鼠等小动物图片各一张,电话机一台。
学具准备:幼儿人手一份小猫及各种动物的贴纸若干,水彩笔。
2、二研中教学具的准备:
小狗手偶一个,小狗、小猫、小鸭、大象图示各一个,电话机一部。
学具准备:幼儿人手一份贴有各种小动物的操作纸及油画棒。
3、三研中的教学具的准备:小狗手偶一个,小狗、小猫、小羊、小鸭等小动物的图片各一张,电话机一台,音乐《生日歌》。
学具准备:幼儿人手一份贴有各种小动物的操作纸及油画棒、粗水彩笔。
在一研、二研活动过程中电话机是和幼儿一起模拟打电话的,电话线是连着的,没有让幼儿观察,限制了幼儿观察和想象。于是在三研的时候,雷老师只是出示了话筒,把电话线拔出,让幼儿观察。幼儿很快说出了电话不通是因为没有电话线,雷老师出示电话线并把电话拉直放松,让幼儿观察电话线。幼儿在观察中大胆想象,电话线是弯弯的,一圈一圈绕起来的,像绵羊的毛、像龙卷风、像弹簧等。
一研发现给幼儿用的彩色笔,太细了,不利于小朋友用手拿,且有的颜色很淡,色彩不丰富,于是二研中改成油画棒;还有给幼儿的操作纸,一研的时候是白色的纸,后来我们感觉用白色的纸有点单调。图示是让幼儿自己撕贴的,在实际操作过程发现让幼儿自己撕贴有点困难,于是在二研的时候操作纸换成粉线色,上面的图示老师准备好,让幼儿直接画就可以了;到结束时我们又发现彩色纸有点干扰幼儿画画,还有贴的图示少了,幼儿很快就完成了,于是在三研的时候又调整为白色的操作纸,操作纸的图示也增加了,笔也换成了油画棒和粗水彩笔两种,让幼儿有所选择。
教学具的使用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包括教师运用的教学具和幼儿操作活动的具体材料。由于小班的孩子知识经验的缺乏,年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具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具运用得当可有效地帮助孩子理解、记忆。小班的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因此老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将绘画活动当作是一种游戏,幼儿绘画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在游戏中得到绘画的实践,绘画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的绘画活动,体现其游戏与生活的关联,从而引发幼儿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中得到发展,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美和表现美,从中体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