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脾论治少弱精子症

2020-01-09 21:53:41张副兴马健雄陈望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脾脏脾虚精子

张副兴 马健雄 陈望强

不孕不育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仅次于心血管及肿瘤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5%。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之为男性不育症。男性不育症占不孕不育的一半[1],而少弱精子症患者占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的绝大多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五版参考值,精子浓度小于1 500万/ml,即为少精,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小于32%即为弱精[2]。少弱精子症治疗是男性不育症治疗的重点,中医药治疗是少弱精子症治疗的重要方式,该病属中医“无子”“无嗣”“绝育”“不男”“精冷”“精清”“精少”等范畴[3]。少弱精子症是由于多种疾病或因素造成的结果[4],故其治疗方法众多。随着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肾虚”证,不应一味地补肾,更多地涉及脾、肝、心、肺等多个脏腑,需要精细参详[5]。笔者通过中医经典的研读和临床实践,发现从脾论治少弱精子症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疗效。

1 脾与少弱精子症息息相关

脾的生理功能与生殖密切联系:(1)脾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脾气散精,即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后天之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即肾藏精主生殖。陈修园认为:“人之既生,全赖中宫输精于肾,而后肾得以补益”。(2)脾主升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建立了“首重中气”的治疗法则。土分戊己,己土为脾主升,戊土为胃主降,脾土是阴阳升降的枢纽之一。肾水下寒则精病,肝肾位于下而法地道,地道升则健,脾升则精旺[6]。

男子不能生子者有六病,一精寒,二气衰,三精少,四痰多,五相火盛,六气郁[7]。从以上中医病因病机可以看出,其主证及次证,或多或少与脾(阳)气虚不运、脾不升清、生湿酿痰有一定的联系。有脾虚见证,自然是健脾论治。

部分少弱精子症患者临床症状较少或无症可辨,根据中医脾肾相生和精血互化学说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结局,认为脾肾两虚夹瘀是无症状性弱精子症的基本病理变化[8]。脾生化不足,则肾精失充,致精少、精弱。脾脏功能对肾精的盛衰与否起着直接和间接双重作用[9]。顾护脾胃,增强精微运化,利于精气充盛。此类患者虽无脾虚外在表现,但与强壮之人相比,可能存在相对不足。因此,无脾虚见证,从脾的生理出发,适当地健脾,促进精微物质运化,也是适宜的,适当运用可能会收到更好防治效用[10]。总之,从脾论治是少弱精子症中医治疗的重要治法。

2 少弱精子症患者脾虚的病因病机

2.1 思虑伤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素问·举痛论》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虑在中医由“心”所管,属火,脾为土,火生土,火为土之母,思虑太多,自然脾土损伤。当代男性以脑力工作为主,多思虑过度而“气结”,致脾脏损伤,气血耗损[11]。

2.2 肝郁克脾

肝属木,脾属土,肝藏魂,脾藏意,肝气有失调畅则肝木被抑,木郁克土,继而脾失健运[12]。当代男性工作及生活压力巨大,极容易情志不舒或过激。不育造成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逐渐增加,加剧肝气郁结,肝木克脾土[13]。

2.3 饮食不节或过度节制

《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部分男性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摄入过多。《内经》中记载“脾能转糟粕”,喜食肥甘厚腻导致体内糟粕较多,长此以往痰饮积聚可损伤脾气,导致肥胖的发生[14]。又饮食不洁,痰湿内生,进一步困厄脾脏。与之相反的是,当今社会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导致部分男性饮食过于节制,刻意维持“白面书生”体貌,瘦者恒瘦。相关研究表明女性过度节食、控制营养摄入,致使后天水谷之精的摄入不足,无以化身气血,精血无源,无以成孕[15]。男性过度节制饮食,亦可造成精血无源,生精匮乏[16]。以上两者均可致脾虚之症。

2.4 生活过逸过劳

过逸对人体的影响,从持久性、稳定性到普遍性都超过三因对人的影响,过逸伤真阳、伤元气、滞津血[17]。脾主四肢肌肉,当代男性从事体力劳作的极少,多数为“久坐伤气”的室内工作者,轻体力工作,甚或长期无体力工作,缺乏锻炼,肌肉过逸,用进废退。与之相反,过劳对人体亦有较大影响。过劳分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劳可致脾虚气陷、升降失调[18]。

2.5 药石所伤,矫枉过正

少弱精子症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并非某一种特定的疾病,治疗无常法,无特效药,因此临床用药方案层出不穷。选择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暂无行辅助生育的意愿,或希望服药与辅助生育同步进行,多数患者知晓中医药见效缓慢,能够接受中医药治疗的长期性。精子的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5个发育阶段,其发生周期为64~72天,平均为70天[19]。故用药时间多数以3个月为一疗程。理论上每月的最大自然妊娠概率为20%~25%,半年的怀孕概率75%左右[20]。多数患者服药时间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服药时间甚至超过1年余,温补过于大辛大热,驱邪过于大苦大寒,长期的服药易造成脾脏虚损。

目前治疗男性的药物种类众多,除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外,还会给予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辅酶q10)、改善细胞能量代谢药物、微量元素制剂及氨基酸制剂等[21]。临床上往往众多的药物叠加使用,易加重脾脏负担,而健脾助运则可促进药物吸收。因此,少弱精子症的治疗本身,是潜在地致使脾虚的一个因素,佐以健脾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未病先防”的体现。

3 中医临床诊治概述

当代中医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已逐渐形成了从整体(体质)辨证、局部(肾肝脾)辨证、微观(精液)辨证的辨证思路[22]。从整体辨证角度,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为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及血瘀质,主要兼夹体质类型为湿热气虚质、湿热阴虚质,湿热痰湿等[23]。从局部辨证角度,少弱精子症辨证分型包括传统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两虚型、湿热下注型、痰浊凝结型[3],其中较为常见的为以下几种:肾阳(气)或肾阴虚弱、气虚两虚、肝郁气滞、湿热下注[24]。以上体质及证候中,脾虚、痰、湿、气虚等体质均与脾有相关性,病位在脾脏以10.49%的频率位居第二[25]。从药物归经角度分析:(1)从古代至近代用药规律来看,对114首治疗男性不育症方剂分析后,发现归属脾经药物多用当归、茯苓、菟丝子、山药、人参、补骨脂、白术、肉桂、白芍,频次仅次于位列肾、肝经[26]。(2)从现代用药规律来看,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发表的145篇文献,215首处方用药规律进行了分析,归属脾经用药频次亦仅次于肾、肝经,位居第三位[27]。笔者本人临床实践中,发现神疲乏力、腹满、不思饮食、大便稀溏、舌苔厚腻的患者较为多见,处方以健脾为主,补肾填精为辅,亦收效甚佳。因此,通过对体质、证候、归经的总结,少弱精子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证候,健脾具有广泛的临床基础。

基于以上论述,脾为气血之本、升降枢纽、五脏之本、后天之本[10],在中医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过程,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如有脾虚见证,则以健脾为法。如无脾虚见证,从脾的生理特点出发,也可佐以健脾为法。健脾是少弱精子症治疗普遍适用的重要治法,健脾之“健”,可理解为强健、康健、健运等,它的内涵不仅限于传统理论所认为的“补益”,此外还有健运,助其运化之意,恰如学者所言“脾健在运,不在补;健脾贵运,运脾贵温”[28]。随着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之人的病机特点,由虚转实多见,抑或是虚实夹杂,健脾运脾尤为重要,适时或全程给予健脾治疗,能较快提高精子数量及活力。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建立首重“脾土中气”的治疗思想,规范给予健脾治疗,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种体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脾脏脾虚精子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精子求偶记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脾虚证的辨证要点与临床举隅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