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策略

2020-01-09 22:02高苗苗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道德互联网+

高苗苗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1]210。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他们通常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独具个性,其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关系到高校未来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水平提升及全民素质提高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概述

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习惯、道德意志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4]。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则是指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自律行为,主要包括教学科研道德素养、学生管理道德素养和自我监督道德素养。

(一)教学科研道德素养

韩愈的《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学,而教学道德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行为规范,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是教师在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积极性和热情,尊重学生、善于学习,将培养更多高、精、尖人才作为己任,其最终教学成果能体现出一名教师,乃至一所学校的教学道德素养水平。

科研道德素养是高校教师为科研行为所制定的一套规范体系,是在追求真理,用科研成果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相应规范和承担的相应责任。一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术研究氛围,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在专业领域保持不断探索研究的精神,才能带领学生走在专业最前沿。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科研的主力军,理应端正学术作风,以良好的科研道德感染学生,做好表率。

(二)管理道德素养

高校青年教师除了是教学者,更应该是教育者,做好学生事务管理也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青年教师管理职责包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对出现的学生问题进行教育引导,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各项服务工作。陈艳红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者的管理素养”中指出,管理素养包括能力素养、心理素养、知识管理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谐管理素养等[5]。高校青年教师类同于企业行政管理者,其管理道德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应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增加管理学知识储备、把控管理尺度等。

(三)自我监督道德修养

高校青年教师需具备自我监督的意识与能力,时刻保持对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态度的自查。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师团队的主力军,其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想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体系、熟练的专业技能,需要青年教师始终保持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遇到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和科研手段存在一定问题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高校正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这需要高校教师打破传统束缚,善于结合互联网背景、探寻新思维方式进行教学。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模式,简单地照本宣科,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法让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另外,部分青年教师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新颖的思想理念,但热衷于钻研科研项目,忽略了教学本身。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信息平台与更多元的交流方式的同时,也使人们获取信息、窃取成果的成本越来越低,这导致部分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急功近利、科研质量不高,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出现学术造假现象。

(二)互联网背景下面临更复杂的学生群体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能够获取大量信息,思想普遍不再保守;社交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而是更具社会性;行为也不易把控,活动的空间更加宽泛。因此,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与模式已不再完全适用于现在的学生,青年教师面临更复杂的学生群体,需要积极思考如何更个性化地进行管理。

(三)互联网背景下全方位的监控体系使教师压力变大

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面向公众的透明度增加,教师的言行需要接受审视。媒体作为监督主力具有公众性,而随着媒介手段的增多,这种监督性变得越来越强;学生家长作为外部监督员,除了可以通过学生了解教师日常工作,还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微信公众号了解,对教师进行侧面监督;学校作为内部监督者,还有种种教学质量督导与保障制度,青年教师在不断透明化的工作环境下压力越来越大。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措施

(一)运用新思路进行教学和科研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高校教师需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当前,众多学科之间的交互性越来越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会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变革[6]。在这一背景下,青年教师需要运用新思路,掌握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首先,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当下,高校青年教师应紧随时代潮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利用新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利用新媒体工具将社会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其次,教师的科研活动要与时俱进,在综合考虑自身专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挖掘新的研究方向,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新能源等热点话题都可以作为科研的优质选题。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应将新热点与传统研究相结合,使自己的研究适应社会发展,并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辅助教学工作开展。另外,学校作为教学科研的平台,也应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完善信息化教学评估体系,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更高水平的资源链接。

(二)运用新手段进行学生管理

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说教、权利化管理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高校青年教师有更多新方式了解学生、亲近学生、管理学生。在沟通方面,许多社交软件都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工具,例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在群内和学生互动交流,还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朋友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管理方面,类似于企业用于员工管理的OA系统等可以作为教师管理学生的一个工具参照,具备计算机技能的教师甚至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定制管理软件。在管理平台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打卡时间、地点,以及同学间的互评,其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功能实现对学生的网络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现代化、便捷化、精细化,学生更易接受。

(三)运用新态度进行自我监督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公益性服务行业,这种便捷性在督促相关部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容易让公众产生从众效应。加上自媒体和新闻传播媒介质量参差不齐,标题党和假新闻屡见不鲜,公众容易因为一个新闻标题群起而攻之,也容易因为个案而质疑整个行业,如医闹事件、幼儿园虐待事件。这样的效应会让公众用更为苛刻的标准来评判服务行业。高校青年教师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互联网时代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并用坦然的心态面对,不惧怕、不轻视。其次,“互联网+”时代下多方位的监督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改进的方向。青年教师可以从学生评价、同事互评、网络舆论等各方评价中了解外部对自己的期许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将外部监督内化为自我监督,时刻提醒自己弥补短板。再次,在“互联网+”与教育行业密切结合、知识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彰显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学科素养、道德素质和教育水平多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道德互联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