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代一合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初级中学,甘肃 合作 747000)
因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当代中学生中普遍形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象,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不健康学习方式,不仅限制了中学生课外生活,还对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当前中学语文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有效地开展阅读显得越发重要。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阅读可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然而,课内阅读时间和内容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大力提倡中学生课外阅读。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三大场所,因社会、家庭指导阅读欠缺可操作性,因此,语文教师需更多地承担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任。本文在总结中学生课外阅读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师指导阅读策略。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优秀读物,体会和感受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培养自身审美能力和想象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视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为课外阅读指明了具体任务和要求。因此,语文教师不仅需重视课堂阅读教学,还需积极地组织和引导中学生参与课外阅读,从横向和纵向拓展中学生阅读视野。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中学阅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教育学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较好的学生都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这是因为书籍记载着人类历史和文明成果,记录着人类经验和知识。与书本教材相比较,课外读物的题材更多样,内容更丰富,故事情节更生动,更能吸引中学生去阅读,这有助于中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备考中考和高考阶段的课堂时间有限,难以为中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通过课外阅读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
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和快速提升作文水平,不少语文教师针对不同的文种给学生规定相应的写作套路和模块,严重限制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散。中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偏少,如果阅读量偏少,缺乏足够的素材积累,就难以写出好文章。课外读物中生动的风景、人物、事物、事件描写和变化多样的句式变化能让中学生记忆犹新,成为中学生写作素材。此外,如果中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将经典字词、句子和话语摘抄下来,理解记忆,并在写作时将摘抄的字词、句子和话语引入文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文章质量。
兴趣是人认识某一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心理上的倾向,它是推动人去认识和探索事物、活动或真理的重要助推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由最初的对学习活动和过程感兴趣慢慢过渡到对学习实质性内容感兴趣;由最初的完全感兴趣慢慢演变为以求知为主,兴趣为辅,求知欲望取代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密切关注和积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喜欢推荐合适的、有价值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阅读,逐渐养成喜欢阅读和勤于阅读的好习惯。
“大语文观”是国内著名教育研究者张孝纯先生提出的一种新语文教学理念。它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点,并由此将语文知识辐射至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学生的社会、学校、家庭生活有机结合,将语文教学和育人有机结合,将教授语文知识和提升语文素养有机结合,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接受全面而系统的语文培养和训练。用“大语文观”去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开阔阅读视野的同时,获得感性体验,更清晰、更准确地认知世界,从而构建起融会贯通的语文知识体系。
目前,可供中学生选择的课外书籍种类繁多,层次高低不一,思想也纷繁芜杂,让中学生难以选择。此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上各种鱼龙混杂的书籍随处可见,这些不健康的书籍会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正确而合适的阅读书籍和材料,如古诗词、文言文、经典文学作品等。教师可给中学生推荐一些与语文教材内容相似的文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也可推荐中学生阅读某一作家的系列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旅行杂记》等;教师还可按照文本类型依次向中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文学类、文化类、实用类、学术类,等等。
科学的阅读方法能够提供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语文教师应向中学生介绍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并让中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如对于普通报纸杂志、自然文史类读物选择略读法,快速阅读,捕捉信息,丰富知识,活跃思想;对于美文佳作、经典片段类选择精读法,细细品味,品其精华,悟其精妙;对于诗歌、散文选择诵读,领悟情感,培养语感。语文学习技巧的特点之一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强调多摘多抄。在课外阅读初始阶段,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将经典、优美词句、精美段落分门别类地摘抄下来,并定期对学生的摘抄笔记进行查阅,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对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需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一是评价阅读态度。课外阅读的态度直接影响阅读质量。如果学生只是心不在焉地随意翻翻课外书籍,阅读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需根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学生的阅读态度;二是评价阅读时间。评价课外阅读时间有助于督促中学生多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自主安排阅读时间;三是评价阅读量。评价阅读量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合理地安排阅读任务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语文知识需要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体会和积累。课外阅读既能让中学生开阔眼界,积累知识,还能培养中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所以,语文教师需加强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大语文”理念下,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和阅读方法,通过多元化阅读评价体系推动中学生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