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成人教育中心 孙树东
主题活动式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进行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特征的一种特殊教学形式,也越来越为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钟爱。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应用主题活动时,确定主题是核心,主要包括教学主题设置与生成性思维引领两大部分,这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相契合,教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主题活动是指在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网络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一个主题或者一系列事件,以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获取为主要目标,并以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主要载体和研究手段,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开展的一系列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种比较适于初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设置与应用主题活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使其融入主题活动所创设的情境中,形成师生良性互动,以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结构。教学“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采集和加工图像的方法,为图像添加背景、文字、图案、人物和简单处理等。教师可以“母爱”为主题,首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集与加工图像,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设计背景、文字和图案等。同时,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分别负责搜集素材、设计版面、合成图像等各项操作,然后集中加工,突出所选的主题,选派代表阐述设计理念、制作流程等。最后是小组评比,选出主题鲜明的作品,给予适当奖励。在上述案例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在主题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增加主题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使其高效完成主题任务,掌握相应的技术。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设置和应用主题活动,教师不能提出硬性的主题要求,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选择主题,也可适当延伸,如社会中的一些涉及道德的问题或者环保的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思维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
主题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将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个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学习,再将过程串联,随之得出最后的答案,因此,主题活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设置与应用主题活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确定好主题后,应让学生根据具体主题制定学习目标,包括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把主题分解成多个小任务,使其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和制作作品,突破信息技术难点。例如,实施“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教学时,首先教师可设置录音主题活动,明确主题任务,录音内容包含问好、介绍自己和祝福语等。然后播放一段录音,提问:这段音频由哪些因素组成?如何获取人声、背景声?怎么把人声、背景声合在一起?指导学生思考、回答。接着,教师布置任务:1.自主学习Audacity软件,尝试录制“三句话祝福”;2.保存项目文件,导出音频;3.合成音频。学生按照任务开始录音,在计算机上操作删除音轨和音频片段,调整轨道音量,编辑处于停止状态时调至起始位置,保存项目文件;导出音频。课堂上,教师播放部分学生的作品,请其他学生点评。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不仅强调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巧的熟练掌握,还关注培养他们构建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使其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主题活动中,教师应选择生活化的主题,贴近学生实际,提升对所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使其通过对主题任务的完成,亲身体验到信息知识的实用性。在“电子邮件”教学中,学生要学会申请和收发电子邮件,利用网络通信。教师可设置“给同学送上生日祝福”的主题活动,先带领学生申请163网易邮箱,演示在邮箱中选择收件人、设计主题、在正文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的方法,然后让他们模仿练习。接着,组织学生独立创作,使其在操作中利用文字及图片,设计一封具有特殊祝福意义的生日邮件,表达出对同学的友爱,创作属于自己特色的作品。最后,让学生询问对方邮箱,把这封生日祝福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对方。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激发他们参与主题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所学内容,并且能更好吸收新的知识以达到熟练运用。
初中生往往比较喜欢新颖、个性的事物。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设置和应用主题活动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新颖与个性化的主题,这不仅能调动他们参与主题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统领整个课堂教学。不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置主题时,应考虑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良好的主题活动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视频的采集与简单加工”的教学时,教师给出的一个主题是“校园新闻”,让学生思考怎么获取校园新闻?从而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出新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视频信息该如何处理?当学完新课内容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校园新闻”这一主题采集和加工视频,带领他们通过局域网将教师计算机上的视频素材下载到本机,利用“会声会影”这一软件处理视频,展示学校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搭配相应的视频、字幕和配音,体现学校的特色。随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发现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了解其掌握情况,指出容易发生的错误。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主题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联合性、全面性、探究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灵活设置和应用多种主题活动,全面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并且合理地设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以突破信息技术难点,从而拓宽知识范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