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琴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对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校长培训作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有效开展,并将其落到实处,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按需施训,一直是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立足学校师资优势成功获批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项目,自2016年以来,该项目已连续四年培训了福建省乡村校长近400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调研发现,目前仍有不少的乡村小学没有建设网络教室,部分学校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机房,在利用信息网络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实质性开办信息化课程。虽然有的学校已经落实信息技术设备进校园,但配套设施不足、机房管理不规范,许多设备成为摆设,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严重影响了乡村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出现这些问题,根本上还是校长队伍的思想观念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落实国家信息促教战略的力度不够,信息化办学强校理念不新。
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设备的投入,但不少偏远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还比较落后,教学教具、教室宿舍、文体设施、配套硬件等比较老旧。有的乡村中小学基本教学设施(如体育场地、水泥地操场)都没有,基本难以满足教学育才需要,导致美术、音乐、体育课都难以开展,素质教育成了“空中楼阁”。根本原因还是领导“花小钱、办大事”的决心和力度不够,教育资金投入投向有偏差。
部分地区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合理,在职称聘任、福利待遇、评先评优诸方面缺乏完善的评估制度,现行的职务评聘分开的办法,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导致农村教师流失较为严重,也致使乡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素质结构矛盾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领导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用好职务评聘机制这一杠杆强化人才兴学理念、树好用人导向、激发教育动力。
当前,由于农村不少家庭为生活所迫,夫妻双方纷纷外出打工,子女成了缺少正常家庭生活、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留守子女问题是乡村教育必须直面和重点关注的。留守子女普遍存在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现、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本质上还是乡村办学主体定位意识不强,以人为本抓教育做得不够,课堂教育延伸做得不好。
部分校长办学理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策略方法、组织构架、权利规范、个性张扬与办学特色等,都与现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农村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加上办学经费与工学矛盾,农村中小学校长也鲜有机会外出学习与培训,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知识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总量难以满足现行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的需要。多数农村小学校长是从普通教师中产生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扎实,但教育管理理论不足,这成为其难以补齐的短板。
要实现满足校长专业发展需求、提高校长培训质量的目标,必须对校长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做好校长的培训需求调查是实施有效培训的首要环节。以下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乡村校长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
50%以上的乡村校长认为,培训应侧重于校园文化管理、学校特色建设、教师、教学管理。主要希望学习特色学校建设与品牌打造、学校文化建设、国内外学校改革与发展趋势、教学创新与高效课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60%以上的乡村校长对参加培训的期待是能够获得新的管理理念、管理的技巧或技术、帮助解决学校管理中碰到的实际问题。35%以上的校长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是学校发展策划能力、校园文化建设能力、教学与课程管理能力、教师管理能力等。
90%以上的乡村校长最希望的授课教师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校长,80%以上的校长喜欢专家学者,反映了他们求变、求提高的愿望。85%以上的校长喜欢实地观摩考察,希望到名校跟岗学习、交流经验,直接学习来自教育管理一线的经验。73%以上的校长喜欢阶段式培训+教育考察+专题研讨式培训这种混合式的培训形式。
调研分析结果为我们设计培训方案提供了事实参照,鉴于调研中校长们表达的需求和乡村教育实际,笔者基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培训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校长专业发展的内涵,针对乡村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学校管理能力提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提高培训的引导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吸纳现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最新发展趋势,吸收省内外学校领导与管理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提升校长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政策水平、办学水平和文化品位,提升校长规划学校发展、引领学校变革、实施变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协助校长实施更有效的变革。
依托学校百年老校的深厚文化底蕴,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富有特色的培训专题。在实践能力价值导向的指引下,从提升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校本研修能力等切入,帮助校长提升促进学校发展的专业能力。同时,坚持“诊断式”“情境培训”“参与式”等实践导向的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方案,同时做好培训后的跟踪指导,收集参训学校发展的典型案例,转化为培训资源,形成培训成果。具体的培训课程设置包括校长领导力、教师团队打造、学校管理案例分析与实践、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等校长最为关心的现实课题,同时增设校长素质能力拓展板块,以选修课的方式任学员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重点围绕乡村学校教育理念跟不上、教学水平比较低、师资队伍不整齐、配套建设较落后等问题,充分发挥新时代“互联网+”办学助教的优势,分批次、分类别、分阶段,灵活采取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主题研讨、学校实践、在岗研修、网络学习、跟岗实践、校长论坛等方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培训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阶段跟踪相结合、线上研修与线下辅导交流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农村小学校长在培训中反思,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治校管理能力。
通过培训前需求调查,培训中质量反馈,培训后问卷反馈、发函、跟踪了解学员训后在岗情况等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以及线上教育网络学习反馈情况,近几年校长培训成效明显,学员对培训效果、培训师资、培训组织管理、培训资源、训后跟踪等方面的满意度均为95%以上。学员们珍惜培训机会,立足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把培训所得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