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锴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山东东营 257500)
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负着改善气候、净化空气质量、抑制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责任。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在平衡大自然、调节生态环境上起不容小觑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面积庞大,自然资源丰富并且种类繁多,为了保护好自然资源,我国设立很多的自然保护区。然而,我国目前在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上却出现一些问题。人们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乱砍乱伐,使我国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再加上人们的防火意识较差,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被损坏。为了提高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国必须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并完善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监督系统,以此实现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基础概念,浅析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要意义,提出目前我国在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探讨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顾名思义,就是国家采取措施、运用各种政策方法和管理手段,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进行全面的监管与保护,使管护工作更科学、更系统、更规范、更有效。通过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管护,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
森林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水土流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可怕的自然灾害,而森林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把雨水保存下来,是一个天然的“绿色水库”。
众所周知,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森林释放出的氧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障。根据相关科学调查,1kg 的森林大约可以释放730kg 的氧气,不仅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且在保持空气清新上也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叶子也会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把它当做天然的“空气净化器”。我国的自然保护覆盖着广阔的树木,在广大人民群众眼中,是一个可以暂且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和亲近大自然的“世外桃源”。除此之外,森林还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降低噪音,具有重大意义。
森林中的生态系统为动物们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条件。因此,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成为很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保护森林资源也相当于保护野生动物。森林的自然环境为动物们营造自由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在很多地区,有很多不法分子和黑心商家为了追求过高的经济利益,对森林乱砍乱伐、过度开采。然而,森林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森林资源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过度采伐会使我国的林业状况雪上加霜,加速减少我国森林资源总数。
除此之外,由于森林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到自然保护区旅行的游客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然而,有很多游客的森林防火意识不强,在树木茂密的地方肆无忌惮地抽烟、进行野炊活动,这些不良行为森林火灾埋下祸根[1],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进行。
在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森林资源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为了经济效益,对于那些过度开采林业资源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忽视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资源的重要意义,丧失作为管理人员的使命和责任。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也会严重影响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管护工作的效果微乎其微。我国有些地区,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任务不明确,对于管护工作的规范流程一知半解。这样的情况,很容易使管护工作出现混乱,导致出现问题时没有相关负责人处理,使管护工作成为“形式主义”,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负责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管护人员素质不到位。他们有些并不是科班出身,不具备专业的林业知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导致业务水平不过关、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得过且过、偷懒放任。这样的人,并不能及时发现树木存在的病症,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树木,使管护工作缺乏系统的规划。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对于护林员的薪资待遇并不好,即便有专业人才,也很容易因为苛刻的环境望而却步,难以体现森林资源的管护作用。
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提供法律支撑。政府部门也要担当起主要责任,坚持行政管理不动摇,不仅要积极引导,还要对那些乱砍乱伐、过度开采的人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控制与惩罚[2]。为了抑制我国很多的不法分子和黑心商家对森林乱砍乱伐的现象,我国必须加大对乱砍乱伐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那些对乱伐树木的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通过制定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条文,对那些乱砍乱伐人员产生震慑作用;通过罚款或者拘留的惩罚方法,让那些不法分子望而却步,没有可乘之机。合理采集才能保障树木健康成长,因此,要坚决杜绝过量砍伐的行为,以此保护森林资源的多样性。与此同时,为了增加我国森林资源的总数,除了要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外,还要鼓励有能力的人植树造林,使二者结合起来,增加植物覆盖面积。
要想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就需要管理人员转变管理理念,改变经营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信息化是势在必行的。通过防火系统,对森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实时的监控与动态管理,当发现森林有安全隐患时,系统会及时发送警报,并将定位信息发送到护林员的手机上,保障护林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我国还要完善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监督系统,划分自然保护区域的具体范围,保证每一片森林都有专业人员的看守和管护。
护林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我国森林资源防护工作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国应该提高护林人员的素质,建立并培养专业的护林人员队伍,保证护林人员有较强的保护意识、专业素养、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培养一批有责任感、有团队精神、有爱国情怀的优秀护林员。通过规章管理制度,让护林人员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通过培训制度,让每一位护林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护林人员的奖励机制,提高他们的薪资报酬和福利待遇,以此来留住森林管护人才,让他们在岗位上发光发热。除此之外,对于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护林员,政府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优先考虑给予晋升机会。
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很多人喜闻乐见旅游模式,森林旅行的客流量也在随之增加,这样的形势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的承受能力带来严峻的考验和极大的挑战[3]。森林火灾会严重危害森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水火是无情的,森林中的一丁点火星,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并采取措施补救,很有可能使火苗迅速覆盖整个森林,使森林化为灰烬,造成无法遏制的情况。因此,景区要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对那些进入野外森林的人员进行全面搜查,严禁将火种或者容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带入森林,确保万无一失。一旦发现有人破坏森林,要根据法律对其进行制裁,绝不姑息对肇事者不良行为,保证依法治火、违法必究。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完善森林防火预警以及救援机制,比如建立森林防护带、完善灭火工具、配备全套的灭火措施等等。
总而言之,森林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要转变管理理念、建立管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提高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质量,增加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