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解放进程中科学性别意识构建的现实路径

2020-01-09 14:28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意识价值家庭

周 璇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1)

现代劳动方式使力量、性别隔离逐渐消除,女性的能力和价值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得到极大释放,与此同时,女性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与工作程序保持同步的需求逐渐凸显,但是女性相对于男性的生理差别使女性担负着无法推卸的生理责任,传统观念的禁锢使得女性也更多的承担着家庭内部分工,从而与社会的持续性个人需求产生了无法避免的矛盾。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都是围绕女性群体来展开,比如政策规定上延长产假、弹性哺乳假等,同时,在性别意识形态上用家庭完美、事业成功、保持外表年轻等女超人意识来绑架女性。这种试图通过解决单一性别群体所面对的问题来解决社会与家庭,性别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是对男女性别群体的割裂和对立,是女性价值被低估的性别歧视、男性价值被高估的性别压力双重作用下统治性性别意识的现实表现和隐性支配。

一、平等性诉求实现了女性生存自主

女性从被统治、被压迫的阶层性群体存在,到如今获得能够自主参与社会生产的权利,经历了从最初的诉求独立人格、生存权利到要求男女平等的政治性诉求的辛苦历程。时至今日,性别平等成为反对性别歧视的口号和价值衡量标准,但是,政治上、经济上的性别平等并不能看做是性别解放运动的目的和归宿,也不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性别秩序,与之相对应诉求平等的性别意识并不是科学、完善的意识内容。

平等性性别意识,重点在平等,男女平等的享有社会上所存在的一切权利,平等地履行相应的义务,但是平等的衡量标准在当前社会中无法清晰定义。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生理差异感受的非传递性,导致无法科学、明确的界定不同性别之间的真正平等,最典型的:男性无法明白、也无法感受女性为什么需要经期假;全社会范围内既无法真正了解女性生育过程中所遭受的来自身体和工作的压力,也无法感受生育过程的生理痛苦,从而导致我国全社会范围内有60%的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状;另外,我国普遍存在的传统性别价值评判标准一般无法接受父亲有大段空余时间参与婴儿生命的成长。

平等诉求是相对于性别压迫的里程碑式胜利,但是平等诉求因其衡量标准的不确定,无法正确指导性别解放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实现了政治、经济上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性平等之后,绝大多数家庭的相处和分工仍处于绝对的非平等、非平衡状态,这种矛盾状态普遍存在于全社会范围内的广大家庭中。

性别解放需要诉求包括生理、心理的整体被解放,诉求男女生理性别对立前提下平衡互动社会关系的构建,诉求共同付出和承担的家庭关系的构建。

二、保持对统治性性别关系的批判

“精神分析宣称,男性生殖器与格罗斯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对身体合法用途的性别划分建立起来的”[2],从最初到过去,男性的身体部位多代表着统治性的、积极的用途,通过生殖器官之间的对立表现出性别的对立和统治关系:高/低、上/下、干/湿、热/冷、活动/静止、积极/消极等。男性是热烈的,女性是灭火、消热、解渴的,同样,传统意义上的性行为被认为是男性占上风的社会分工配置的位置合法化,而以性行为为主导的家庭关系是男性性别权力实施的第一场所,也是各种社会秩序和统治关系在家庭中的遵照。传统性关系的原则是女性被动的服从,男性的力比多通过统治欲望和统治行为表现出来,这一点在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越是男性统治欲望强烈的时期或地区,越无法容忍同性恋。同性性行为的特殊性使得性关系中的主动、被动角色无法明确界定,这就导致展示男性力量的占有和征服无法在同性关系中完全体现,“因此,对古希腊人而言,同性恋占有会给承受者带来耻辱,使他丧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地位和公民的地位”[2],这也是西方地区试图以极端同性行为来实现性别解放的原因之一。

1.统治阶级灌输的普遍性别意识

被统治者把从统治者视角出发建构的意识形态应用于统治关系,使统治关系看起来自然而顺畅,导致社会群体内无意识的自我认知缺失——表现为自我贬值、自我诋毁。当前,大多数女性希望拥有年纪比自己长,身高比自己高的配偶,而年龄和身高恰恰是性别等级一般特征的最典型表达,这样的男女关系中普遍居于统治地位的是因为年龄和身高优势而占有更丰富社会资源的男性,女性通过男性的地位来展示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被普遍认可的社会尊严。从严格的理性计算角度来说,所谓的浪漫爱情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资源的占有和交换,这也是职业女性会更多的面对男女关系问题和婚姻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女性参与职业劳动打破了男性对力量的象征性统治,模糊了男性统治和女性服从的逻辑界限。

2.性别统治赋予性别的社会意识

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统治关系是性别思维模式的源头,统治性社会关系通过颠倒性别因果关系,表现为一种完全独立于力量意义的系统应用。这种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和民族中都很适应,最源头的表现就是神话系统,不同的神话讲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诞生和社会体系,这些神话在讲述过程中已构建了男性为主导的性别秩序和社会法则,并通过崇拜行为将这些秩序变成熟悉的、公认的、法定的正式存在,并不断影响人们的性别认知和社会认知,从而建立起被普遍执行的统治性社会秩序。

男性统治社会资源,占有社会财富,维持其社会权力,而女性是其所占有的财富、资源和权力的象征,女性被物化为财产的一部分。社会的“性别制度”是建立在交换关系上的,从人类社会早期到封建小农社会,女性一直是被物化的商品性存在,显性的表现就是被买卖、被赠送等,隐形的表现就是普遍存在的婚姻关系,婚姻是财富和资本流通的合法途径,早期贵族通过交换以女性为代表的信物来维护血脉和资本的再生产,而男性则通过结婚对象的家族地位、美貌、以及女性婚后的生育和社交展示来维持其资本结构。

男女之间的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存在于整个社会空间里,这种统治的形成、确立和延续除了对女性依附作用和物化符号的强调之外,还有对男性权威的不断巩固,即对男性性别角色的强迫认知,男性是被告知、被培养成为权力的统治者和力量的象征者,性别秩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建立,并被刻意维持的。所以,要想打破男女性别壁垒,要首先打破人为创造的性别秩序,打破以从属关系为内核的物化性别意识。

3.统治性性别意识批判

“对一种统治形式的科学分析进行披露必然具有社会的,很可能是意义相反的后果:这种披露要么会从象征意义上加强统治,因为对这种披露的实录似乎再现或印证了统治话语;要么会以有点类似泄露国家机密的方式,通过支持动员受害者,有助于抵消统治的作用。”[2]尽管对性别统治的披露有受到误解的可能,但是与误解的相互了解过程也是科学分析、优化现实批判的重要过程。所以,在面对敏感的性别权力问题和纠正性别意识的行为上仅仅有美好的意愿是不够的,乌托邦式的价值诉求也仅仅是引起个体或集体动机的短暂非科学性动摇,所以,所有的性别运动最终需要“将其颠覆性的配置转化为批判”[2],转化为对自身的批判,对占有的资源和权力的自我批判。

福柯在他的被视为精神分析考古学的 《性史》中,试图通过将性别特征重新历史化以对抗对性别进行精神分析的自然化。现在,通过找到性别支配性关系转化的关键点,来确定性别支配的无意识,并将个体发生与集体系统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与男性中心无意识存在的不变部分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找到两性差别的无意识存在,构建非对立、非割裂、非统治性的性别意识。

三、科学性别意识的合理认知前提

传统社会中,男性的经济收入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经济来源,同时,一个家庭的经济权利和政治地位也基本由家族里的男性来继承,有效巩固了男性对经济和政治的掌控,从而将女性排除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之外。当前,女性要想实现价值回报,获得其社会性的被认可,首先需要参与进整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也即,要先脱离家庭对性别的束缚,实现与社会的全面关联,明确社会中的自我价值,获得独立的人格认知。

其次,经济基础和工作能力并不是女性价值被肯定的唯一渠道,也不是女性获得其社会性存在的唯一证明途径。当前社会普遍认为女性要想获得在社会上的话语权,主要方式是通过经济独立的经济自主权来实现,这种认知推理的主要依据是男性政治权力及其崇高的社会地位的确认源于男性掌握了从家庭到社会的经济、社会资源。逻辑推理的反向利用看起来是很合理的女性性别解放路径,但一般掌握家庭内部经济权力、管理家务的女性却得不到社会体系的任何主导权,反之,即便是不挣钱养家的男性在部分家庭生活中仍然占据绝对性别主导。所以,并不是女性有了经济基础就一定会获得相应的社会话语权,要通过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生理等诉求诉诸法律,实现全面合法化的性别权利和义务的执行。

四、科学性别意识的现实构建路径

(一)承认性别的差别和对立

女性性别群体及其解放进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不是单纯的女性生理性别造成的,也不是纯粹男性群体导致的,生理构造的不同将社会群体分为男性和女性,男女双方是相互依存,彼此定义的存在,男性和女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生理的差别决定了男女性别上的对立是绝对,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男女实现和谐的统一。传统男性主导社会,女性主导家庭内部工作的相处模式是对应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下的统一,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细化以及脑力劳动需求的增多,社会生产对工作的体力性需求下将,工作中的性别界限逐渐模糊,使得女性能够到社会中实现其个人价值。家庭是性别对立的集中性存在,家庭中存在对立的性别设置:家庭作为性别统一性存在,又需要两性双方采取统一和谐的相处模式来保证家庭的稳定,即,在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同时需要男性对家庭的回归。家庭所需要的情感维持、时间付出并不会因为性别解放进程的发展而减少,家庭是永远无法减少其必要劳动时间的实体存在。所以,女性走入社会实现生理和社会关系解放的同时,男性也需要对其社会关系进行改革,实现家庭的回归,以保持个体性存在的家庭内部性别关系的统一和家庭整体的稳定,从而保证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二)端正性别价值评判,引导科学性别意识构建

1.不合理性别意识批判

社会范围内的性别天花板等工作性的性别歧视是限制女性群体与社会实现全面关联的外在束缚,这个束缚堵在女性离开家庭的门口,直接阻挠了女性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了扭曲性别审美的传播和践行。

传统落后性别意识的存在和禁锢,是限制女性群体离开家庭、与社会全面关联、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束缚。传统轻视女性、将女性看做男性附属,将男性看做社会力量掌控者和性别主导者的歧视性性别意识仍广泛存在于如今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合理的性别意识仍在向社会灌输女性的主要价值体现于其结婚、生育等附属性存在,男性的主要价值体现于其社会关系、力量施展等主导性存在;并不断宣扬衡量女性价值意义的标准是其家庭内部的和谐和整洁。传统落后的性别意识从家庭内部束缚了女性走向社会的脚步,拦住了男性走回家庭的步伐。

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不可阻挡的意识觉醒,但是,当前女性群体的社会价值仍需以男性主导的价值评判标准进行评价,女性群体的社会价值需要按照男性的标准来衡量,所以,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以完美的职场掌控力和工作能力以及传统附加的家庭完美的女超人意识来武装自己的意识,认为女性的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被认可是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谐和个人美丽的保持。女超人式的性别评判恰恰是男性主导的性别意识的隐形支配,女超人式的性别意识并不是科学合理的性别意识,它是女性价值附属意义的新的表现形式。

女性所负有的生理性差别使得女性不得不承担起孕育的责任,社会也需要女性的生理性存在价值,但是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范围并没有完善的保障体系和法律条例来规范约束并保护女性在社会中所面对的基于性别差别的工作性歧视、休假性歧视、以及特殊假期之后其职位的恢复、其社会价值下降等现实无奈;也没有合理的保障体系和完整的假期时间段来保证男性共同承担哺育、养育责任的实现,所以,只能通过灌输女性在外工作中能力出众、在内打理家庭井井有条的全面超人式性别意识来绑架女性价值评判,使女性在男性统治性性别意识覆盖下实现假性价值追求和极端的性别诉求。

2.科学性别意识的引导

单纯的增加、延长女性的性别专属假期是无法解决本质上的家庭、工作和社会问题为表象的性别群体矛盾的,随着社会劳动力性别界线的消除,必然导致相对于传统家庭模式下的女性家庭内部时间分配不足,所以不愿意接受更长、更多产假的是女性群体。从职业女性自身来说,产假时间越长,表示其与熟练的工作程序和工作状态的越加远离;从企业效率来说,离开岗位的时间越长,会导致其与整个运转流程的脱节,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增加企业各项成本;但是,从整体社会效益来说,女性的生产行为为社会人口的延续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力量,是社会潜在可观效益,女性的哺育行为为新生命和新的家庭结构提供了坚实力量,是社会人口稳定、和谐的推动力之一。所以,统治性性别意识下的性别关系矛盾是导致当前社会范围内家庭、工作等矛盾的根源,需要通过法律手段、通过审美引导、通过多元价值评判等渠道不断构建科学、合理的性别意识,以更好的指导社会进步,更深化性别解放进程

将性别认知拉出物化范畴,规范性别价值评判标准、规范性别审美引导,从而逐渐端正性别意识,构建科学性别意识,以使性别解放进程进一步深化、纵向化,使社会稳定、和谐更加顺畅。

五、结束语

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的现实,现有的统治性、“平等的”性别意识是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的价值标准与传统不平等性别关系遗留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性别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有着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但是,“生活中相同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6],绝对的差异要求性别矛盾的解决必须综合考虑两性群体对立统一的矛盾性、整体性存在。科学性别意识体系是女性价值衡量的非物化,如,女性适婚年龄的非外部力量干涉、不受歧视的自主行使其生育选择权、以及与其职位、工作环境同步成长的可选择性;是变革现实和心理上男性主导经济权力的家庭关系模式,增强男性家庭意识、给予男性家庭性假期等一系列使其参与家庭内部互动、实现男性性别价值的真实期望、改变对男性单向性别价值评判模式。

随着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革新,社会生产再分工也在不断变化,社会需要更加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只有合理的、科学的性别意识,才能真正推动性别解放进程的科学发展,才能完善合理婚恋观、家庭观和生活观的构建和实施,才能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猜你喜欢
意识价值家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家庭“煮”夫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恋练有词
一粒米的价值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给”的价值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