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09 13:17朱昱蓉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探究

朱昱蓉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江苏 南京 210022)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的定位与要求。“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阅读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增强语用能力。”传统课堂对于识字与阅读的教学往往表现出一种“灌输”色彩较为浓厚的风格,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往往表现为被动地接受。所以,与其枯燥地教给孩子,不如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有章有法快乐地学会阅读,那么有哪些帮助孩子进行快乐阅读的策略呢?我们主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形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学习默读;提升学生文章理解力,悟中显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四个方面着手进行阐释。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画面感有着独特的爱好,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手段的选择,都要努力营造童趣的氛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选择多元的教育技巧,为教育活动增添更多的画面感。

比如观看相关图画,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角色扮演,采用现代化的新媒体手段,综合使用声、光、电等技术,让学生能够感知、欣赏美的声音、美的画面、美的形象,通过再现课文内的相关画面,激发学生的表演欲与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实效性。教师还应联系教材特点和儿童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书香伴我行”“诗歌朗诵会”“课外读物推荐会”等等。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培养正确的读书姿势,可以采用一些孩子喜欢的小口令的形式“头正、肩平、身直、足安”“书捧起、向外斜”等等,让孩子对照口令矫正自己的读书姿势。再如,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标出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不认识的字的习惯以及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小学低年级养成这种习惯,对未来语文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形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学习默读

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读书只能使他们厌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采用不同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读的形式有很多种,下面选择代表性的三种进行阐述。

一是教师范读。教师范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开课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课文介绍给学生,因为老师讲故事的语气非常生动有趣,因此成功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发现读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适时的范读指导,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乌鸦喝水》一课,其中“但是”一词前后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孩子把握不好,老师进行范读指导,效果立竿见影,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是表演读。比如在二年级《狐狸分奶酪》一课中,课文描写了狐狸给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情景,故事非常有趣。为了帮助孩子体会两只小熊想分奶酪的着急心情,我抓住段落中的“吵”“急”“咬”三个词语,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表演,其他学生观察表演是否到位,在学生点评表演的过程中融合这三个词语的识字教学。“吵”用“嘴巴”,“吵”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少”。熊哥哥和熊弟弟“心”里着急,想分吃奶酪,“急”字是心字底。狐狸十分贪婪,张着大嘴咬着小熊的蛋糕,“咬”字左边是口字旁。三是学习默读。朗读,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并不少见,而默读的存在感却小了很多。在二下《小毛虫》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对孩子提出这样一个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同时老师在课件下方还对“默读”作出了解释,“用眼睛看,不出声音,在心里默默地读。”针对《小毛虫》课文本身文字较多的特点,运用默读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快速把握全文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面对低年级儿童,还要详细指导使用默读的学习方式时,比如“动眼,不动唇”“带问题读,边读边思考”“用笔读,边读边画”等。

三、提升学生文章理解力,悟中显读

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的功效,小和尚念经式的读书往往是低效的。学生能在读中见悟,悟中显读,读与悟相辅相成才是理想状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联系图画。适当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图画,使学生能有较为直观的体验,进行最初步的语言训练。例如在《荷叶圆圆》一课中“亮晶晶、笑嘻嘻”两词是本课阅读和积累的重点,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这两个词就是本课的重中之重。其中对“亮晶晶”一词的理解,我出示亮晶晶的小水珠图,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片,直观地了解到“亮晶晶”就是干净透澈闪亮的意思,无须教师过多言语解释,一幅图就能轻松突破难点。带着对词语的进一步了解,学生自然而然地更加投入地朗读与积累。二是联系上下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帮助孩子了解词句的意思。例如在二上《风娃娃》一课,对该学段的孩子来说“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这句话过于抽象。到底可以帮助人们做多少事情呢?教师通过过多的语言进行解释并不合适,而结合学习下文中风娃娃帮助风车抽水、帮助船工拉船等事例,孩子能自主体会到风娃娃的确能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对句子的理解也就不仅局限于字面上,更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便能在朗读中恰当地表达出这样的共鸣。三是联系生活。例如二上《日月潭》其中“朦胧”一词相对抽象。此时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白纱遮挡在脸前。“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得清老师吗?”学生立即兴奋起来,喊着“变模糊了”“看不清老师了”。是啊,下起蒙蒙细雨后,日月潭的景色看起来变得模糊起来,了解词句的过程是轻松自然的,再读起文中“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这句话时,学生便能入情入境,读中见悟,悟中显读。

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阅读,不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谈到阅读的方法,大家讲到阅读方法想到的往往是泛读、精读、浏览、速读、范读、领读、齐读等概念,这里从更为宏观的逻辑,倡导学生要进行“探究式阅读”,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活力。

所谓“探究式阅读”,简单说指的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教师的良性引导下,以综合的阅读方法,以探索的姿态、合作的形式去完成相关阅读任务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一种特定的结果。它以获取知识为目标,但是又不仅局限于此,也以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为结果。与传统的阅读教学不同,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从主导地位变成了引导地位,学生从被动的位置变成了主动的位置。这种“探究式阅读”有几大特点,首先,“探究式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它不是在教师的任务安排下的被动接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仅仅发挥引导作用。其次,“探究式阅读”还是一种合作性阅读,它不是学生一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探究式阅读”要求学生要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谈论,根据阅读任务与阅读场景,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最终实现阅读目标。最后,“探究式阅读”还是一种创造性阅读。这种阅读理念富有开放性与挑战性,学生们在“头脑风暴”后,阅读过程中往往会迸发多种创造性的想法,这种想法最终将丰富文本阅读的内涵与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低年级而言,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多形式培养朗读能力,学习默读,要提升学生文章理解力,悟中显读,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各种巧妙的教学策略去丰富阅读技巧,让阅读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教会学生快乐阅读。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