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蔡文华
阅读是通过搜集信息来认识世界、继而进行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语文阅读受到更多地关注与重视。民族地区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通过图文、动画和视频等技术将语文经典阅读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不仅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资源,提出以下几点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语文阅读的初始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民族地区的教师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应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树立新课改教学理念。新课标潮流下教师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资源对小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研究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实施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利用合理的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阅读深度,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了解教学目标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正确看待信息技术资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信息技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资源,将网络教学手段融入学生的日常授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课堂注意力就会集中,学习动力也会十足,随之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为此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首要教学任务,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提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这句话也适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情境对实施有效教学具有特殊意义,设计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的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当下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
针对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仅仅通过语文教师的讲解很难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资源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工具。教师备课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授课,在课堂上以课程导入方式呈现。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烈,教师应抓住这些个性热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阅读情景。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对阅读文章充满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利用现代化技术设置阅读前问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增加阅读教学有效性,还能使学生在思索问题答案过程中认真完成文章阅读,并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精巧的课程导入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对启发学生参与阅读有显著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课程导入,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融入阅读中。这样的趣味学习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提高学习有效性。
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阅读教学,丰富课堂阅读形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在实施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堂阅读环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体会,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在丰富课堂阅读形式上,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开展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声阅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丰富的文章资源,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小学生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情景,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师生间感情,进而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模式寻找解决策略。同时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文章主旨,升华知识点,走入文章深处,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讨论环节,将网上的教学内容渗透到现实教学中来,使小学生利用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思维。
另外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积极性评价来鼓励和表扬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在学习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如手机短消息对阅读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评价,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同时激励差生加强阅读,争做阅读小先锋。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十分必要。随着社会科学发展,网络媒体不断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当前有很多教学材料和阅读资源来源于网络,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应给予正确指导,为学生推荐适合的、简单易懂的课外读本,如童话、寓言故事、古诗和文学名著。课外阅读不但能增加阅读量,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还能够积攒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深化,为小学生将来的写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带来飞跃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信息化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小学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