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蓉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翻译学院 四川·成都 611844)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宽广的知识面。而英语阅读教学是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以及获取信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英语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
笔者从事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多年,发现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解词汇、分析长难句、补充背景知识以及分析篇章结构等方式教学。教学方法的单一往往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使学生举一反三,把学习到的内容迁移到以后的阅读活动中,这是导致英语阅读教学成效不彰最重要的原因。
而国内外大量的阅读研究表明,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刘丹丹的研究发现,在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成功阅读者和不成功阅读者在阅读策略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孟悦发现,策略训练对学生外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流利性具有明显的直接作用。Urlaub对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进行的实验同样也表明,对学生进行显性的阅读策略培训能够有效影响其与文本的互动能力并进行批判性阅读。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习惯对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系统地使用阅读策略的习惯呢?笔者认为应该分两步走:一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二是分步骤、反复地进行相关的阅读策略训练,将阅读策略迁移到阅读活动的全过程中去。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贯彻到阅读前、阅读中以及阅读后的全过程中去。
阅读前要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有研究表明,阅读目的不同,人们从阅读中附带习得的东西也不同。阅读目的越是不明确的阅读,附带习得的东西也越少。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如果在阅读前设置了具体的问题,学生会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更敏感,而对不相关的信息则会自动排除。因此,在阅读前,教师一定要先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并设计相应的任务。而问题的设置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在训练的初始阶段,每次阅读训练可以设置2-3个针对具体细节的问题,难度不宜过大。随着学生逐渐适应了带着目的去阅读文章,可以设置5个左右的问题,同时可以加大难度,既包括宏观的大意或结构类的问题,也包括针对某些细节的具体的问题。
首先,注意每个段落的开头、结尾处,以及有转折、递进和因果关系的连词部分的句子,适当放慢速度,理解透彻;和设置的问题无关的部分可以快速略读,就算没有完全读懂也不需要回读。而在问题关键词或同义词出现的地方应该适当放慢阅读速度,理解清楚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默读、指读或心译等不良习惯,阅读时眼睛的视幅应该以意群为单位进行扫读,而不是逐一去读每个单词。先抓住句子主句的主干成分,略过不重要的附带成分,如介词短语、副词短语以及起修饰作用的定语和状语等,再根据逻辑连词去分析从句中的主干成分。
在阅读训练后让学生总结和思考自己在阅读中是否使用了所学的阅读策略,是怎样使用阅读策略的,以及使用阅读策略的效果。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条件反射,培养起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习惯。
在帮助学生建立起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后,教师应该从阅读前、阅读中以及阅读后三个阶段进行干预,分步骤、反复地进行相关阅读策略的训练使学生能将学习到的阅读策略迁移到阅读活动全过程中去。
在阅读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首先根据文本的标题或者开头的第一个句子去判断文本中最重要的5W(what,who,when,where&why)信息,预测文本涉及的内容以及体裁。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段落之间的主题句、逻辑连词、重要的衔接词等去判断文章的架构,猜测文章的走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相关的话题进行思考或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假设自己作为作者,会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样的逻辑方式去安排全文,有什么样的细节作为情节发展或论据,可能的结果或结论是什么。充分调动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预先假设,猜测文章的布局以及可能的走向。学生的预测得越充分,和文本符合的可能性就越高。而阅读的过程也不再是枯燥的文字任务,而是去完成一次探险游戏,探寻自己的预测到底和文本是不谋而合,求同存异还是大相径庭。
再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预测的过程中把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或连贯的图像,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语,激活形象思维。比如,如果文本是记叙文,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重新把信息串联在一起,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的联想整篇文章;如果文本是说明文,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信息整理为一块一块的图片,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将图片按照各种符号串联在一起,如因果、对比、类比等;如果是议论文,可以把不同的观点想象成辩论赛上的反方和正方,梳理出他们各自的观点;如果是描述文,应该把各个细节的描述形象化为具体的图片投射在大脑中。通过这些手段,把枯燥的文本整合为形象思维,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提高阅读的能力。
作为阅读课程,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首要的目的。交互式阅读模式是目前公认的对阅读过程最好的诠释,因为它结合了“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的一些特点,使它们相互结合,更好地为阅读理解服务。因此,在阅读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使其掌握“篇章——背景知识——单词”的交互式阅读模式来提升阅读能力。
首先,从理解篇章内容入手,通过略读,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找出中心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略读要注意主题句最有可能出现在段落开头和结尾处,并注意能表明作者真实意图的转折、递进以及因果等位置。其次,合理调用已经掌握的常识或背景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和文本中的内容建立联系,沿着作者的思路形成补充过的新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地吸收文本的内容。再次,对于文本中的单词,在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的情况下建议直接略过,但可以做标记,在完成阅读训练后再进行反思;如果是影响大意的关键词,建议学生使用上下文语境以及构词法去猜测判断词意,一定要克服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思考或者查字典的习惯。学生应该通过构词法以及上下文之间的下定义、举例、进一步解释、同反义关系、因果、递进、转折等去猜测词意。
在完成阅读训练后,使用补偿阅读策略可以帮助读者实现自我纠正的作用。要求学生回顾文本的大意、写作目的、语气等,更有效地把握阅读过的内容;复习主要的内容和细节帮助记忆;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补充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补充过的知识体系;通过笔记查缺补漏,扩大词汇量,理解长难句,拓展知识面;最后,反思和总结整个阅读过程以及阅读策略的使用,纠正错误并进行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通过帮助英语专业大学生建立起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在阅读前,激发学生合理预测、调动想象、激活形象思维,在阅读中,采用“篇章——背景知识——单词”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在阅读后,使用补偿阅读策略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步骤、反复地进行阅读训练,能够培养他们有意识、系统性地使用阅读策略的习惯,从而达到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