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六小学 周 诚
当前,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实现道德素养的明显提升。这便需要教师在着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规划教学目标之前,率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兴趣、学习需求进行观察和考量,使其最终能够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在课堂上应用的教学模式得以与学生相适配。在我的观察和分析过程中,一方面,小学五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很难做到在40~45 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全神贯注地聆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因此,这便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环节的衔接部分增添一些趣味性内容和元素,以便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我发现,教材中往往会在文字性内容旁匹配一些漫画或插图,借此丰富教材的知识呈现形式;此外,教材中纯理论性和具有强烈说教意味的内容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这便使我获得了思想上的启发。由于学生在阅读教材上的案例时往往津津有味,但并不乐于接受叙述性语言中承载的重难点知识,因此,我认为,不妨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利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道德理论和行为准则融入其中,以实现学生对知识更为有效的接受、理解和运用。
若要将生动的故事融入课堂之上,教师首先要保证的是故事内容的趣味性,使故事中的趣味元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使学生在聆听故事、思考情节与内容的过程中更为享受课堂教学所带来的乐趣。因此,这便要求教师在创编故事时,应当尊重五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其喜爱的故事框架及元素,将其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节课的主题和重难点内容联系起来,致力于利用完整的故事内容和其中的精神线索,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冲击和触动。此外,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应当注意随时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语气,使其与故事情境和情感色彩相符合。或可加入一些肢体语言,以便突出故事中人物或动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更为广泛而深刻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带动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促使学生自觉自发地依据关键信息剖析出背后的知识内涵,培养其探索精神。
若是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将故事作为一个知识的承载体,在备课时间不注重斟字酌句地对故事语言进行调控,对故事情节进行精炼和打磨,则其创编出来的故事也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思考与深入探究的兴趣。虽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故事被认知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但故事本身也应当具有完整、丰满的精神内核与跌宕曲折的情节,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转折,这样才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关注,使其在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故事发展结局的过程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从曲折的情节发展中感知到故事中人物行为的逻辑性,最终发挥出故事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到的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想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对知识和故事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切勿设计情节过于曲折的故事,应遵循“适度”原则,不要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因为过于注重深挖故事情节而忽略了对其中有关道德品行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只有在依照教学内容设计故事时,将与学生自身经历息息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提升故事的现实性和可信度,才能够真正利用其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行为。因此,在利用故事教学法展开教学时,教师也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将时下的社会热点话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融入其中,将案例扩充为故事,以崭新形式重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具有现实内涵的故事,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为教学提供真实资源,使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和对生活的观察,进行有关自身行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拓展其思维深度,使其形成将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根据我对正在应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所进行的分析,发现如今的教科书内并非都是大段的叙述性话语,其中蕴含着一些需要学生背诵、理解的重难点知识,而是利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和一些色彩鲜明、具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图画,使知识更为鲜活、生动、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基于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对故事的喜爱,其往往更能接受这种“精炼文字+插图”的知识传授形式,这也为教师采用故事教学法提供了切入点。因此,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插图作为蓝本,基于图片中所呈现的内容为学生创编一个个趣味故事,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知下对其中的故事内涵、思想道德知识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在兴趣的驱使下跟随着教师的进度,实现学习过程的逐层深入。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依据课本上出现的“到医院就诊”“与家人外出旅游”等相关图片,为学生讲述一件在公共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如当妈妈带着小梁到医院看病时,发现有一位未能依据病情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老人正在与他的主治医生争吵,老人的亲属甚至对那位医生推推搡搡,一度惊动了医院的保安。当看病的老人及其家属终于被安抚带走之后,小梁便对这位马上要为他诊治病情的医生温暖一笑,还将妈妈早上给他的糖果取了一颗,放到了医生的掌心。通过这个故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与医生争吵的老人的行为,启示学生在公共场合应当尊重公共秩序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小梁善意的举动,教导学生如何通过一个细微的举动安抚他人,使其能够在公共生活中始终保持心底的温暖和善良。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教师在设计故事、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从小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完善的、能够引发学生醒悟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学生的种种警醒、所应用到的教学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感知到这一学科的实用价值所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启示教师,在采用故事教学法时,首先应当注重观察学生生活,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常常进行的活动、采取的行为和遇到的学习、沟通方面的问题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课堂故事创编的重要素材。
例如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选举班委会成员、与同学发生争吵、相互道歉,并最终达成和解的事件,均可称为在故事中应用到的内容。其次,在进行故事编写和讲授时,教师可分别依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选取学生在学习、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作为故事的主体框架。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还可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事件,启发学生从相对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从中汲取出指导自身未来发展的有效经验。
通过这一形式,有助于拉近学生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间的距离,使每位学生均能在故事中找到自身生活的缩影,进而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将所学习到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修养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