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学校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2020-01-09 09:17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心理学学校

■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耿 敏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有关教师压力的研究中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承担着来自社会变迁、教育改革及个人成长等方面较重的压力。在学校管理因素中,管理盲点的存在、教师评价的单一性、过重的工作负荷、学校管理参与权缺失、个人主义的工作氛围等,成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对教师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对教师职业压力成因进行分析,并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改进对策。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因素分析

(一)管理存在“盲点”

学校管理重在以人为本,但在落实中更多的是强调“关注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特别是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心理困扰并没有进入管理者的视野,这种管理上的“盲点”使得教师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压力相伴,有时难以逾越。

(二)评价标准单一

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非朝夕就能立见成效,如果无视教育长期性、影响因素复杂性、学生差异客观存在性,而在学校管理制度中仅仅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情况与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等直接挂钩,这种以考试成绩为衡量工作情况的隐形的、单一的评价标准使教师心力交瘁,无疑会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工作事务繁琐

除了教学、备课、批改作业、进修学习等工作外,现在教师抱怨最多的是各种行政会议、不间断的各级各类检查评估和过多的书面总结、反思、论文要求等。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四)缺乏基本的管理参与权

虽然领导与教师职位不同,但主体人格应该是相同的。可是在我国旧有的学校管理模式中,领导与教师处于不平等地位,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性长期被忽视,缺乏基本的管理参与权,工作中更多的是被动服从和执行决定,最终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五)考评过于“个体化”

在以往的教师考评中,学校更多的是对教师个人绩效的评价,而很少提供以团队为整体完成一个任务的机会,更不会对一个团体的合作进行鼓励。教师往往单兵作战,必须靠个人的力量去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与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相互隔离。这种“个体化”的工作气氛,使得有些教师觉得工作有困难时难以找到沟通与咨询的对象,同事之间难以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师职业压力的改进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倡导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自身力量、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领域: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积极的个人特质(如个性力量、兴趣)、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这里有一个理论: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因此,学校作为重要的工作机构,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高教师幸福感方面可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加以考量。

为了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扫除盲点,重视并理性认识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创设激发员工积极情感与工作参与度的环境、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关注“全人”发展,完善培训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

(一)扫除盲点,重视并理性看待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

学校管理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学校管理者把精力放在学生安全、健康、身心和谐发展上,而忽视了教师的体验。这种管理本身就是不全面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师作为精神和文化创造主体的价值和意义。

从现代学校发展和建设来看,学校管理者应建立一种学生、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理念,把教师的心理成长作为管理的目标之一,体察并疏导教师的职业压力,为学校的整体发展进入健康轨道奠定基础。同时,科学、理性地看待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带给教师的各种压力,避免在教师出现压力反应时做出错误的解读。

(二)创设激发教师积极情感与参与度的环境

1.目标明确:在学校管理中,要提高教师的参与度,要向教师传达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位教师清楚地了解学校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愿景,让教师知道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因为工作目标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更容易得到教师内心的支持。

2.任务多样化: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工作任务多样化与新鲜感可以让人全身心投入。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可以尝试在某些活动中采取“随机分派工作任务”的方法,打破惯性思维和行为习惯,为教师创设新的工作机会,鼓励教师寻找更多完成任务的新方法。

3.基于教师“优势品格”选人用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对个体“优势品格”的挖掘和发现,包括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六大类,又细分为二十四个小类。基于“优势品格”选人用人,能让不同个体享受发挥长处的过程,有效提升工作效能和个体满意度。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

专业成长是每个教师的渴望,需要在充满情感和合作的特定教师文化环境中发展。现存“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使得教师群体之间关系疏远,情感冷淡,竞争趋于严重,生活在渴望交流又相互防备的怪圈。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1.建设积极的上下级关系:体贴入微、善于鼓励、乐于助人的领导对教师提高工作满意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领导应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格,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

2.淡化竞争:构建以学校为基本单元的学习型组织,营造和谐、合作的工作氛围,打造平等对话和知识协商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学观摩、教师沙龙、拓展性训练、团体辅导等方式让教师跳出自私、狭隘的个人空间,在共事中获得具体策略并获得情感的支持与激励,释放压力,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3.总结经验:针对一个项目的成功,以小组或以部门为单位探讨取得成功的原因,这种分享就是基于团体的激励,可以有效提高团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未来的目标中去。

(四)关注“全人”发展,完善培训内容

国内研究人员比较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这符合目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向。但是,教师角色中“社会人”的需求也不容忽视,如教师的生活、休闲等。

职业只是生涯一部分,职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活品质的写照。博格(Burg,1991)的研究提出生涯满意度与生活满意度有极度的相关,印证了生涯的定义不应只是工作而已。

谢忠武以高雄市公务人员为调查对象所进行的“公务人员生涯发展、工作满意与学习需求之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雄市公务人员学习需求程度依序为“专业工作知能、基础行政知能、生活信息与保健、个人适应与发展、休闲活动”,最后为“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等六类。

以上研究给我们以启示:当我们把“工作”放到人的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去考虑,专业学习或进修是需要的,但这不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唯一途径。关注职工的生活品质,满足他们的生活要求,对促进工作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有效的教师培训应把教师首先作为“社会人”来考虑,视野要扩展,内容应更加丰富。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压力问题不可避免,作为管理者应具有敏锐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艺术化的管理方式有效缓解教师压力,真正让教师在职业中获得幸福,而积极心理学研究视野引领下的策略探讨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心理学学校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学校推介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