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2019 年12 月16 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本刊摘编如下:
一是贯彻中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其作为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和主线遵循,贯穿文件稿的始终。二是立足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当前中央关注、教师关心、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分类,找准问题根源,坚持因地制宜,定向精准发力,力戒形式主义,力求标本兼治,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把时间还给教师。三是坚持正确导向。减负不等于没有负担,要认清减负的根本目的是提质增效,减掉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改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先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也不是说中小学教师跟地方工作完全脱节,要强化中小学教师责任意识,参加社会事务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找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四是抓住关键环节。教师工作负担来源广、渠道多,减轻教师负担工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要抓住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等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开展重点治理、优先治理。五是明确责任主体。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额外的工作负担来自方方面面,必须厘清责任,坚持刚性治理。省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意见精神,列出具体减负清单;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督促落实;教育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督导。
文件包括六个方面20条,可分为3大部分: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包括第1、2、3 条。阐述了重要意义,分析主要问题,提出总体要求,强调聚焦教师主责主业,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让中小学教师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二是明确减负内容和主要举措,包括第4 至17 条。分别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相关报表填写工作、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等四个方面,明确了减负的主要任务、责任主体和重点举措。三是加强组织实施,包括第18、19、20条。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导、加强引导等三个方面明确了落实工作要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是加强领导。教师减负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把审批和报备关口。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督促落实。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好组织实施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之中。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作为教育督导和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对于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三是加强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努力引导有关部门和全社会进一步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