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莲 余雨娟 吴雨晴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ERP沙盘模拟最早被应用于军事方面,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开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MBA课程,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引入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参赛队伍,每个团队有5个人数,分别代表着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等不同的角色。每个队伍经营一个销售量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并连续经营6~8个会计年度。涉及企业总体战略、设备的投资改造、产品开发、生产能力计划、物料供给计划、资金需求计划、财务指标分析、市场与营销规划、团队交流与建设等多个内容。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熟悉了企业所有的经营环节,增强了对企业自身经营思路与未来发展战略的体会。
ERP模拟比赛是把企业运营中,最精彩、关键的部分展现在学生的眼前,用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岗位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模拟比赛中,让学生洞悉投放广告和选单、管理仓储系统、现金流转、管理生产设备的技巧。牢固树立学生的整体战略意识,体会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企业的管理能力。
在ERP沙盘模拟的比赛中,从划分岗位、明确职责、交流协作、到业绩考核,每个队伍经过初期的组建、长期的磨合、逐步形成团队的默契。在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沟通不当、职责不清,造成治理上的困难,这些困难使学生认识到了要想实现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大家必须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念,要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明确目标,遵守比赛规则,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注意及时沟通,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在比赛过程中,小组成员们按照自己岗位的性质,做出决策部署。CEO的职责是提出企业为期6年的战略运营总方案,随后,剩下的部门在CEO的运营方案的基础上,做好采购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等。在经过多期的操作之后,如果出现企业运作不良的情况,就要相互包容和谅解,找到最优方案。ERP沙盘模拟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某些高校没有组建ERP协会、ERP俱乐部等社团,对沙盘模拟比赛不重视,没有看到比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积极作用,导致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不高。另外,有些高校组建了相关社团,但对比赛的宣传程度不够以及社团内部的制度体系、教学设施不完善和不完备。
一方面,学生对该比赛缺乏自我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所学专业知识流于表面,不能取得理想成绩。另一方面,在ERP沙盘模拟教学过程中,由于指导教师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对模拟过程不了解。ERP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训课程,该课程需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资源。但如今高校老师缺乏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储备,在ERP沙盘模拟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讲解重点为沙盘操作规则,淡化在模拟经营中运用管理思想、管理决策的讲解,造成了学生的理解漏洞,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中,应当积极组织建设ERP的俱乐部、ERP协会等学生社团,主动吸收感兴趣的同学入团,每年按时举办ERP沙盘的模拟比赛,选出优秀的佼佼者,去参加省级甚至是全国性质的ERP技能大赛等,激发学生潜力。还应关心社团的发展,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
部分院校应当开设ERP手工沙盘实训,还应当开展ERP企业管理等应用软件的实训。ERP沙盘的实训可与ERP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相结合,在ERP企业管理应用软件上操作,这一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实训的效率,还能使多种实训方式相互促进、相互结合。
在实训中,分派更多的、更优质的教师资源,并且使其结构比例合理化。其次,教师应提升多学科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本次的模拟经营活动,有利于学生把空洞、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实用的知识,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自身能够运用的实际能力,进一步促进理论与比赛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