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健玮
(广东省中山市远洋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谋而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它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或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再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苦,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层面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满足不了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主战场在课堂,学生的知识源泉在课堂,要使学生学得有效,教师教得轻松,我们就要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学生普遍对学习存在索然无味的感觉,当学生处在这种状态下,知识接受就慢,效果就不好,这样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我认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在于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要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就要让学生对知识、课堂、练习感兴趣。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好学,这样就会提升课堂效率,实现高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课堂教学往往直接传授新知识,这样就导致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比较枯燥、难懂,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效果。所以,提高课堂效率要从知识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枯燥无味,是因为很多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比较陌生,对未知的东西产生排斥,据相关科学家研究:人的味觉、嗅觉、视觉都有很神奇的记忆,这种记忆效应被称为感觉“口味”,熟悉的东西因为陪伴过你,不知不觉中便会对它感觉偏好,所以就会滋生出一种“好感”。这种好感会让人想呆在舒适区,既然我们人类存在这种特征,那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特征利用起来,即用旧知识引导新知识学习。
例如,教授二年级“6~9乘法口诀”可以借助“2~5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行得出6~9的乘法口诀表。
俗话说,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一门把生活抽象概括化的学科,且学生的生活处处存在数学,但现阶段的大部分数学教学,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让学生直接、生硬地接受知识,失去了数学源于自身生活的体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感,导致数学课堂低效。所以,要让课堂高效,就要把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二年级“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整天见到且爱玩的滑梯来导入。
再如,学习三年级“千克,克,吨”时,教师在导入时,可出示各种动物园里动物的重量,通过视觉冲击激起学生的兴趣。
导入从时间上来讲是一堂课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同样适用,好的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从目标上,旨在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但目前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开门见山,“简单粗暴”地进入新课,讲解知识点,这样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数学,甚至对数学避而远之,使课堂效率越来越低下。对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让导入新颖[1]。
例如,学习三年级“图形运动”时,在导入环节可以用动画展示。
再如,学习四年级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时,可以导入田忌赛马的视频。
学生学习知识源于课堂教学,有趣的教学会使学生越来越感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要使教学变得有趣,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在素质教育下,合作交流越来越重要,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可以让全班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表达,能与同学互相探讨,互相争论,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数学知识产生渴望,进而让每个学生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选出小组长,针对老师或者同学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由小组长收集意见然后回答,其余组员补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得到别人羡慕的眼光,都会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豪感,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让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
在课堂中遇到同学疑惑的问题,可以选一些同学做小老师帮助解答。
课后可以在班里选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充当老师的助手,辅导同学等。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课后习题能够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水平,但传统教学的练习大多是重复机械地做题,信奉所谓的题海战术,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枯燥,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降低课堂效率。而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就要提高练习的趣味性[2]。
例如,学习三年级“认识时钟”,教师可在课后练习环节布置制作一个钟表的任务,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如,二年级“数学好玩——24点游戏”课后练习:
1.请同学们想想( )中填什么数字可以凑成24点。
(1)1,2,3,( )
(2)5,5,6,( )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知识有趣,让课堂有趣,让课后练习灵活有趣,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效率提高。当然,以上几点思考只是笔者个人的肤浅观点。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课,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在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只有提高课堂效率,老师才能有更多时间辅导学生,有更多时间备好课,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