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如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江苏南京 21004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想要能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一定离不开审美教育的启蒙。幼儿阶段健康、高尚、真善美的情感将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幼儿正处于激发潜能、培养能力、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应抓住这一关键期,从小将美的种子播种到幼儿心田,将他们塑造得更加活泼、更加自信、更加完美,实现我园畅美课程理念——美丽儿童创造美好童年。
在美育的范畴内,幼儿的愉悦感称之为“美”,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的一样“美就是快感”,无论是哪种美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开心、愉悦,就如同丑可以产生痛苦一样。“善恶”是功利判断,“美丑”是情感判断,这就是所谓的悦情为美,痛苦为丑。基于美丑观的幼儿启蒙教育,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并在此指引下使幼儿的一切言行都向善、向美,追求美好的事物,发现美好的世界,进而收获更多的愉悦和快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时曾说过:“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幼儿的心灵最为纯洁、干净,也最为无知和懵懂,但随着他们慢慢长大,需要逐渐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这就需要他们树立一定的规则意识,并以此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基于幼儿美丑观的启蒙教育,能让幼儿初步形成识别生活中人、事、物美丑的标准。随着幼儿不断加深对美丑的认知,其会进一步认识到美的本质和内涵,并且,美丑观会进一步升华为幼儿的一种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幼儿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践行真善美。
幼儿美丑观的启蒙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能力,扩大幼儿对审美的认知范围,同时能拓展幼儿美术教学的空间。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认识美、感受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丑观的启蒙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幼儿完美的人格。美可以理解为快乐、愉悦的体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快乐的情绪、宽松的氛围,以及幼儿感兴趣的美术素材,致力于为幼儿拓展更为广阔的欣赏美及创造美的探索空间,使幼儿收获更多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开展幼儿美丑观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懂幼儿的心声,教师是幼儿的导师及良伴,要用爱心和智慧敲开幼儿的心门,真正走进他们,正确解读他们的心灵,并对其进行美与丑的启蒙和引导。教师要经常与孩子聊天,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记录幼儿感兴趣的美丑话题,在对话中掌握幼儿对美丑的认知,了解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的观点和想法,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关爱、呵护与包容,让幼儿体会到被爱的美好,同时激发幼儿关爱家长和朋友,用一颗宽容的心与人相处,如此便会收获更多的美好体验。此外,幼儿十分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美与肯定,所以要用鼓励的方式,为幼儿传递美与丑的标准,从而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幼儿的美丑观念和审美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真善美”随处可见。这就需要教师将美丑观念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使幼儿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名向美、向善的好孩子。例如,班级设置“最美宝宝”专栏,每天根据幼儿的表现,评出最美宝宝,并奖励一朵小红花。比如,帮助老师分发餐具、修补破损的图书、用语文明礼貌等,帮助幼儿强化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同时倡导幼儿的父母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幼儿树立美丑观念。例如,公共场所不喧哗、购物要排队、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遵守交通规则、捡到物品要交还等,同样,一些反面现象,如随地吐痰等,可以让幼儿通过美与丑的对比,强化对善与美的追求和向往。
艺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大领域,是培养和提升幼儿审美素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将美丑观渗透到幼儿的艺术教学之中,让幼儿从小获得美的启迪,初步掌握美学的基本常识,培养对美的直觉意识,以美涵养幼儿的视野、举止与心灵,从而不断强化幼儿的美丑观念。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幼儿通过聆听,体验欢快旋律带来的美妙体验,并有效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使其跟随音乐的节奏畅想美好的画面和故事。同时,还可以让幼儿聆听一段噪音,并引导幼儿谈一谈噪音带来的感受。幼儿纷纷表示噪音的不可忍受,而且很明显也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如急躁不安、心烦意乱等。在音乐的美与丑的对比中,进一步拓展幼儿对美丑的认知范围。
总而言之,审美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和影响。幼儿园应通过美丑观启蒙教育,让幼儿心灵中的那颗美的种子,通过阳光、雨露的浸润,逐渐发芽、散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