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农机化助力产业扶贫研究

2020-01-09 07:48胡伟军吴红霞
湖北农机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黄梅县购机农机化

胡伟军 吴红霞

(1.黄梅县农业农村局,湖北 黄梅 435500;2.黄梅县农机推广站,湖北 黄梅 435500)

0 引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每个环节中都离不开农机化。当前,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农机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形势下,黄梅县农机化部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路径,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农机化基本情况

2018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6.5×105W,比2017年末,净增加3×105W,增长率为5.1%,全县水稻耕整、收获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8%左右,油菜、小麦、大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引进推广秸秆打捆机具52台套,安装北斗监测终端218个,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发放农机补贴资金1500余万元,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经营管理骨干1200人,培育省级示范农机合作社1个。农机农艺融合度不断增强,种植方式基本实现了农艺为主农机配套向农机农艺并重、融合、集成转变。一批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茁壮成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2 农机化助力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2.1 以农机购机补贴为指引,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

农机购机补贴是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黄梅县农机化部门在开展脱贫攻坚调研的基础上,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工作,以农机购机补贴为指引,主动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把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助力产业扶贫。一是通过积极广泛宣传引导,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精准帮扶;二是在购机补贴实施过程中,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对有购机意愿的贫困户优先给予购机补贴,对贫困山区如停前、独山、大河、五祖等乡镇以及行动不方便的贫困机手给予上门服务;三是突出政策的调节作用,侧重补贴产业发展急需的农机具,真正使补贴政策更好地助力产业发展,黄梅县还在农机全程机械化等示范项目中,优先安排贫困村和贫困户,降低贫困户种植作业成本。通过一系列措施,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2.2 以农机技术推广为手段,加快推广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

农机化助力产业扶贫,关键在农机具,核心在新技术推广。黄梅县农机化部门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和脱贫致富中的主导作用,以农机技术推广为手段,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助力精准扶贫。目前,黄梅县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偏低,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不高,为促进农机技术推广,更好助力产业扶贫,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机化部门安排推广人员深入72个贫困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深化当地农民对农机技术的了解。例如2018年10月在重点贫困村大河镇永安村举行了水稻秋收秋播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成功示范推广了水稻收割、油菜机播、无人机植保等全程机械化活动;2018年12月在曹坝村、胡坝村开展新型农业机械宣讲会,散发宣传手册,重点推广新型农具和农机操作技能,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增加广大贫困机手认可度,从而促进农机普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产业扶贫。同时,针对各贫困村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具体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如除草机、植保机、投饲机等,通过引进农机具,适用贫困户简单操作的需要,满足贫困村和安置点后续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广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2.3 以农机技术培训为基础,大力培养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生产技能是贫困户的立身之本,是他们实现脱贫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019年以来,黄梅县农机化部门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结合贫困村的具体情况,精准确立培训对象,扎实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的农机技术理论知识,提高贫困户的农机驾驶操作技能,为他们发展致富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019年1~9月,组织培训6次,共培训贫困户300余人。同时,引进专家讲座,进行技术交流。苦竹乡油铺村作为全县重点贫困村,也是华中农业大学驻点帮扶村之一,通过结对帮扶,请来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水生蔬菜生产机械化岗位专家张国忠教授,副教授段宏兵,高级工程师孟亮等专家,深入到谦益农业水稻养殖基地和湖北青山绿水生态农业产业园实地考察,并且组织当地贫困户、企业代表在农业机械技术方面进行指导交流,为培养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人才提供了平台。

2.4 以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为载体,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户和产业的覆盖面

产业扶贫关键在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黄梅县农机化部门已遴选培育扶贫企业、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种养大户等农机经营市场主体113家,其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40个,发展家庭农场8家,种养大户65个。着力引进和精心培育一批有较大生产经营规模、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市场主体。通过农业主管部门项目扶持、政策引导,加强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带动贫困户脱贫。如:刘佐乡志红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5000多亩,从事稻田综合种养,机械化种、收、耕,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带动县重点贫困村杨东湾村及周边农户300大户,2万多亩共同养殖小龙虾,结对帮扶50多户贫困户,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一起养殖小龙虾,保证他们年户平均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同时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代耕代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个农业生产经营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为贫困村村民外出务工后出现的劳动力紧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过以农机经营组织为载体,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对农户和产业的覆盖面,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机购机补贴范围不够宽泛

自从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以来,广大农民十分欢迎,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助力产业扶贫上面亟待解决。主要是补贴名额少,覆盖面不广;补贴机型少,农民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少;补贴的农机产品与贫困地区不相适应,不能满足贫困地区农民的实际需求。由于黄梅县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自然条件和农业耕作环境比较恶劣,农机补贴资金及补贴指标有限,在资金分配上倾向于农机大户,而实行补贴的农机产品大多以大中型、价格较高的农机产品为主,超出当地贫困村农民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农户购买力不足。

3.2 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不强

由于贫困地区农民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而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并没有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优势,因此农民学习兴趣不高,农机化技术推广在贫困地区的示范不强。在技术推广上,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在推广新机具、新技术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立马解决,缺乏系统化的宣传推广,很难有后续跟进。

3.3 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不稳定

目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自“以钱养事”改革以来,乡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身兼数职,又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在没有上级硬性指标的要求下,推广人员积极性不高。北部山区乡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更加紧张,有的一人身兼多个乡镇的推广工作,而贫困村大多数集中在北部山区,任务重,压力大。推广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大多数基层农机服务中心推广人员,年龄偏大,接受新技术较慢,很多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本身就不了解,在推广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大大降低了推广的效果。

3.4 农机新型经营主体不强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种养大户数量虽然很多,但整体实力不强。散、小、乱情况普遍存在,全县核查登记的农机“空壳社”有10家,占总数的25%;“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比较松散,不够规范,合作社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比较脆弱,合同及订单履约率低,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4 下一步工作思路

4.1 做好农机购机补贴的实施工作

一是优化补贴范围,实行应补尽补。将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的所有适用于黄梅县贫困山区的机具品目原则上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做到“急事急办、应补尽补”。对贫困户申请补贴优先办理、优化服务,支持推动广大贫困户购机用机。二是加大宣传引导,确保政策落实。进一步完善农机购机补贴信息公开专栏,让群众更加方便、直接、精准地了解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新变化、新要求,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宣传力度,放开补贴指标,对贫困户购买农机机具的都给予补贴,切实维护购机者合法权益。三是严格补贴标准,突出补贴重点。严格按照湖北省2019年的补贴目录标准,对贫困地区的所需机具,重点补贴,突出绿色、节能发展。四是简化审核手续,提高补贴效率。购机者提供发票、机具行驶证、人机合影以及申请材料,及时受理,一站式服务,对于贫困山区或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及农户提供上门服务,定期将购置补贴申请对象予以公示,提高办事效率。

4.2 抓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一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多方式、多渠道地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二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春播秋收等各项现场会以及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搞好宣传,使广大农机手掌握农机各项法律法规、机具工作原理等知识,重点开展“深松整地、秸秆还田、联合机收、跨区作业”等农机化技术指导。三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与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利用示范带动促转化,鼓励示范基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种养大户、农机手带头应用新技术,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相结合,在农机化职业技术培训过程中,加大对先进农机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现场教学、现场演示,让农机手亲身感受先进技术的实用性,全方位提升综合农机化水平。

4.3 加强基层农机队伍的建设工作

一是壮大基层农机工作队伍,要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严格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的条件,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机推广队伍。二是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实施县级和乡镇农技人员定期蹲点制,并与职称晋升挂钩,与职务晋升挂钩,对晋升上一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职务拟提拔公众人员,必须具备乡镇基层全职蹲点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既加强了基层农机队伍建设,又解决了部分农机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三是保障好基层农机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每月额外给予农机推广特岗津贴,要让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定得下心,安得下身,同时增加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预算,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到位。

4.4 加大对农机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工作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整合项目资金,继续扶持一批省级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加大财政资金对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积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种养大户等申报各类专业培训,夯实新型经营主体的人才基础,推进高效生态专业发展。二是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以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为依托,推进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扶贫安置点后续产业发展上,选择发展规模大、带动农民收益高、内部建设较规范的合作社,开展示范工作,通过典型示范,扩大辐射面,提高服务能力,带动贫困村后续发展,争取2020年,着力打造1~2家县级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三是实现合作共赢,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将各方连为一体,实现农户增收、合作社壮大、企业发展等多方共赢。

5 结语

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户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但是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有一系列问题,对产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黄梅县农机化部门助力产业扶贫的一些做法进行研究,出现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对策,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助力产业扶贫。

猜你喜欢
黄梅县购机农机化
2022全国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天津市“三秋”农机化生产田间日活动在天津举办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黄梅县小池滨江新区全力打造教育“升级版”
黄梅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难点及对策
七嘴八舌话主流
360°帮您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