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聪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40)
当前,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势头空前迅猛的大环境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精神,推进职业教育配合行业企业“走出去”,天津市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提出并创办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鲁班工坊”。自2016年3月在泰国落成启用中国首个境外“鲁班工坊”开始,到2019年3月非洲首个“鲁班工坊”在吉布提举行揭牌仪式,截止目前,该模式已在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以应用,十余所天津市职业院校参与到已建成或在建的“鲁班工坊”项目中。其建设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家喻户晓的鲁班被誉为“百工之祖”,是距今2500余年前中国的一位杰出的能工巧匠,也是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云梯、石墨等木工工具、兵器及农业机具的发明家。其发明在世人中流传甚广,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现如今,鲁班作为中国古代技能大师的代表,已然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象征。“鲁班工坊”以鲁班命名,弘扬及传承班墨文化的核心及精髓,代表着精益求精及不断进取的中国工匠精神。同时,“鲁班工坊”还满载天津这一“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优秀职业技术及教学成果,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教学模式,采用中国现代教育理念,将我国的优秀职业教育及产品技术向合作国进行输出,使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及中国先进技术,为当地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鲁班工坊”模式得到了我国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足迹遍布欧洲、亚洲、非洲,已然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新典范。在已合作建成的“鲁班工坊”中,大多数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水平和职业教育发展均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及当地劳动者的技术技能水平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及提高,部分国家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尚未紧密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鲁班工坊”模式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其“共研、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五共”机制,与当地合作开展中、高职阶段的学历教育及相关专业的职业培训,为当地“一带一路”相关建设培养大批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依据专业特点与当地大型中资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培养,成为了当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示范性模式。而在职业教育体系十分成熟的英国,由天津市第二商业学校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集团合作建设的英国“鲁班工坊”则定位鲜明,即向英国提供正宗的中餐烹饪技术学历教育和资格培训,培养国际化烹饪技能人才,成为中餐烹饪技术培训基地。围绕这一定位,英国“鲁班工坊”成功创建并输出了中餐烹饪教学标准,成为了被列入英国国家职业教育资格体系范本(ROF)的中国职业教育课程。
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环节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通常轨道交通类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教学阶段的训练,可以具备更高的设备常规操作能力、岗位核心综合能力、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等。当前,国内各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普遍采取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重点建设校内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同铁路、城轨等行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成立顶岗实习基地,开展订单培养模式。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这便要求各相关院校在“走出去”的同时要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的力度,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由政府、有关企业及相关职业院校在当地共同打造高水平轨道交通类实训基地,以确保当地学生能够打下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基础,成为当地铁路、城轨等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创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实训基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从2019年起要多措并举,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在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过程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包含中外双方合作院校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在与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时,我方应在师资培训上下大力。首先,注重选拔我方技术技能过硬的骨干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能力培养,同时尽可能请合作方教师代表来华进行访学并进行一定的专业汉语学习,为其后续实训设备使用等打好一定的语言基础。其次,安排有国际合作教学任务的双方教师前往合作国的铁路、城轨等轨道交通类行业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及顶岗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探索适合当地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最后,以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对双方师资队伍进行轮训,实现“双师型”双语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双方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国际化水平。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上,“与国际接轨”大多体现为引入德国、北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标准等进行借鉴和学习。反观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输出且得到国际认可的成果则相对比较少。当前,我国在高铁、5G等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职业教育伴随行业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随之同步进行的是“中国标准”的输出。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应抓住机遇,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注重高铁技术相关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及多语种教材的开发,弘扬以班墨文化为本源的中国工匠精神,培养出具备优秀职业素养、掌握中国高铁技术及标准的本土化国际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合作国及周边国家的高铁及铁路建设进行人才储备,进一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以及中国高铁“走出去”。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双边产能合作的旗舰项目,中泰铁路项目自2017年底开始进行第一阶段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及开通后的运营需要大量高铁技术人才。为进一步满足泰国未来铁路发展的需要,2018年7月20日,由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泰国“鲁班工坊”的第三期建设项目,也是我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高铁类技术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现已建成两个高铁类国际化专业,分别为(高铁)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和(高铁)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在实训教学方面,中心建成了与专业相对应的两大教学区,即中国高速列车CRH380B教学区及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教学区。首批当地教师代表已来华接受了技术技能及语言培训,成为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双师型”师资的代表。中心首批招生的部分学员也正在应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进行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同时,中方正在致力于开发适用于泰国本地的双语教材,将中国高铁的技术标准写进教科书,为中泰铁路项目培养熟悉高铁“中国标准”的储备人才。
综上所述,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的各项建设符合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特点,在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及开发并输出国际化“中国标准”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中心成立后,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等8所泰国院校共同组建“中泰高铁职业教育联盟”,而该中心则成为了各个职业院校围绕中国高铁技术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
吉布提共和国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是亚非欧市场的重要连接点,也是“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吉两国近年来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包括亚吉铁路、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工程、吉布提国际自贸区等一大批中吉合作项目不仅有利于促进吉布提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助于当地人民提升生活水平。其中非洲大陆目前距离最长的亚吉铁路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跨国电气化铁路。根据亚吉铁路的中方建设方及运营方中土集团的计划,该铁路将在六年后全部移交当地进行运营及维护,急需在当地培养出大批掌握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技能人才。这也是许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必须要考虑的人才“本土化”问题。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点实施的“八大行动”中在“能力建设”方面明确要求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技能培训。这项要求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非洲当地的人才“本土化”问题,还将助力部分非洲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及教学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层次,进一步加深中非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以此为引领,2019年3月28日,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家“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在吉布提工商学校揭牌启动运营。为更好的服务亚吉铁路建设及吉布提国家工业园区建设,工坊现开设了与轨道交通及物流商贸相关的四个专业,其中包括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及铁道工程技术这两个符合亚吉铁路建设及运营需要的铁路主专业。在轨道交通类实训基地建设上,吉布提“鲁班工坊”也表现不俗,现已在其首都吉布提市的那噶得车站建成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设完成机车模拟驾驶实训区、铁道运营沙盘教学区及铁道工程室外教学区等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当地教师及学生进行高标准、高质量国际化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在铁路专业师资队伍及教材建设方面,由工坊共建方之一—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开发适用于亚吉铁路建设与运营“中国标准”的中法双语铁路专业教材,同时选派优秀“双师型”教师代表前往当地对该校部分师资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此外,有部分当地教师已完成来华进行的系统化培训。 “鲁班工坊”还为吉布提的职业教育带去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该模式符合非洲学生的特点,得到了吉布提教育部长的充分认可,并有望在当地其他专业得以推广。
据此,吉布提“鲁班工坊”的各项建设及预期也完全符合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特点,在其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开发并输出轨道交通类国际化“中国标准”方面均展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实力与水平。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民通过吉布提“鲁班工坊”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先进技术增进了了解。通过这一平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得到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即将“走出去”的其他中国企业有了展现实力的国际舞台。
“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中国与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共建成果。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应在这一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国际合作的力度。由天津原创、首创并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鲁班工坊”在其近年来的应用实践中,展现出其适应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特点的优势。其中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及吉布提“鲁班工坊”两个实例为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配合并助力高铁等行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公认的“范本”。在不久的将来,“鲁班工坊”模式还将继续同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优秀成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通晓中国先进技术标准的本土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