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 刘 艳
诗词是架起时代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了解每首诗词创作的渊源,感悟时代的精神烙印,感受诗词文化的精神冲击,这将是对小学生精神品质培养的有利途径。时代需要有理想、有明辨是非能力、有涵养的人,而诗词学习中,小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热爱,这对于他们阳光健康的成长大有裨益,那么,诗词教学该如何展开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呢?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古诗词距离我们的生活时代已经很久远了,但其中沉淀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特质,品味诗词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审视一段历史,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故事引入的策略让学生亲近古诗词,使其在了解大概的意思后再去关注诗词在语言表达以及情感蕴藉方面的特点。小学生都爱听故事,而讲故事的策略也要因学生的学段而做出恰当的选择。低学段和中高学段的学生喜爱的故事不同,那么教师讲述的方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在《山居秋暝》这首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老师最近很是疲惫,我找到了一处闲适之所,大家跟我去看看吧!这座山空气清新,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此时已经是深秋季节,大家看我都穿起了大衣呢!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就这样离家出走了,走在这样的山间小路上听着泉水的声音,忽然我还听到了嬉戏声,是你们也跟我一起来了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人这么晚还在这里?好像是打渔归来的人们,他们很开心地笑着,我猜也许是他们丰收了吧!”这个故事伴随着山间美景的图画,学生开始体会诗人的感情,也对故事产生了探究精神,“同学们,王维是不是也像我这般疲惫呢?大家再来体悟一下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激发。当然,故事讲述可以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或者喜爱的人物入手,立足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到能激发学生探究古诗思想性的那个点,由此帮助学生建立古诗词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背诵和记忆,更要关注情感。教师在帮助学生感悟诗词中的情感时,定不能忘却朗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学会美读,关注诗词情感,进行自我理解欣赏式的美读,朗读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和关键的词句,细细品味和赏析,在不断的诵读中参悟诗人的情感,感悟文本的节奏和肌理,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会慢慢激发出来。学生自读、教师导读二者之间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诵读中层层深入,渐入诵读佳境,以古人的情思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启美读之深刻体验。
例如,在《示儿》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美读,这首诗情感强烈,传递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情感复杂,这就需要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能把握好情感基调,这首诗中有着诗人满腔的悲愤,也有着大业未就的感伤,情感极其浓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情感,在诵读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共鸣。“同学们,大家想象一下,一个爱国至深的老人在临终前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而你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什么情感?”学生开始揣摩起这首诗的情感。通过他们的思考、理解和感悟,诵读就变得非常有效,进而实现美读目标。
想象是诗词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会参悟诗词的现代意义,会与诗词进行精神对话,将诗词的外延拓展开来,在想象中得到思维的发散和延伸,诗词的情感得以强化。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呢?怎样让学生在想象中亲近诗词的情感呢?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此,教师的引导应以诗句的意境展开,以诗句的意境为主要出发点,使学生的心灵丰盈起来,因诗词而变得更美好。
例如,在《春日》这首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去想象,感受这首诗中的情感,当前小学生虽然在物质上非常优越,但是他们的生活很枯燥,而这首《春日》恰可以使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去想象,放飞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中有着春日游览的愉悦心情,也有着对春天的热爱之情,非常具有画面美,能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有着极其强烈的生活情怀,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象此时你就在泗水之滨,看到了哪些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嬉戏,欣赏春天的美景。当然,想象是现代与古代诗词的心灵交融,在这样的交融中,每个学生都应从诗词的意境中获得审美情趣,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交流的空间,强化诗词情感。
活动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在活动中加深体验,使他们能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看到诗词文化的魅力。小学语文课堂要拒绝沉闷,诗词虽然难懂,但是如果加之以活动,那么他们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理解诗词,具体的活动形式有很多,教师可以采取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多种学生喜爱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活动的安排要有严密的计划,否则就会使课堂陷入无法控制的局面,学生天生好动,在没有计划安排的情况下,容易走到课堂之外的领域,这样就会阻碍课堂有效性的发挥。
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教师就可以安排一个情景剧,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角色,设计好自己的台词,与诗词心灵交汇,从而感悟送别的场面。“同学们,人生中最不愿意经历的就是离别,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就讲述了一个离别的故事,面对分别,我们怎样处理?怎样面对有些人的离开?我们来读诗,然后我们设置一个情景剧,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来,道具老师已经准备好,各个小组要赶快设计台词、角色,我们当堂表演,感悟离别之情,感悟美好的友情。”这样的活动非常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让他们自己设计台词,既理解了古诗的内容,也从自己亲身参加活动的实践中体悟了离别的氛围和情感,获得了对于友情深刻感悟,也懂得了如何面对人生中那些无可奈何的事情。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思想成长以及审美情趣形成做出自己的努力,深挖诗词中的精神意蕴,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令其感悟意境,品评其思想,深悟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