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2020-01-09 04:53黄承伟
关键词:攻坚精准发展

黄承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重要内容[1]。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以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重要指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带领人民为消除贫困作出了巨大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开展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中心的国家减贫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标志,全党全国全社会全面动员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0年来,中国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在发展中国家中,只有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2020年,中国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14亿人共同迈向全面小康,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一、实践探索: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基本形成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国情,适应贫困演变规律,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施不同战略政策,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发展的。

1949—1977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战略,新中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减少了农村贫困现象。1978—1985年,实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推动减贫的战略,通过建立和完善具有缓解贫困作用的农村制度实现减贫,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1986—1993年,实施区域开发式扶贫战略。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将“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单列一章。国家成立专门扶贫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启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专项扶贫行动,贫困人口继续缓慢减少。1994—2000年,实施综合性扶贫攻坚战略,颁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国家提出并实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构建综合扶贫战略政策体系,200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1—2012年,实施整村推进和扶贫开发政策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两轮驱动”扶贫战略,大多数贫困群体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扶贫开发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缓解区域、城乡差距扩大趋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任务依然艰巨。2013年至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扶贫开发的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在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2]。经过8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3]。

总结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从1949年到2012年,可以分为两大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年),扶贫开发核心战略和政策以减缓绝对贫困为目标,主要通过变革社会制度,建立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二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时期(1978—2012年),主要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和专项扶贫计划实现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国家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扶贫战略,实施不同扶贫政策组合。综合判断,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以前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已经基本形成,这条道路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基本经验构成。一是坚持改革开放。国家通过一系列改革,整体确立了以市场调节主导资源配置的经济体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极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率,为大规模减贫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二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中,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加强农业基础,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直接推动了贫困人口的大量减少。社会财富的增加、国家财力的增强,为国家实施减贫战略、动员全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三是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穷人发展的政策。在农村土地政策、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农村综合发展政策、社会发展政策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政策框架及体系。四是根据发展阶段及贫困人口特征制定和调整反贫困战略。把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实施了一系列加快落后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五是渐进式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提供制度保障。六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开发式扶贫的方式方法。把解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把增加经济收入与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在内的国土整治结合起来,把经济开发与解决社会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注意借鉴国际社会先进的减贫理念和成果。七是始终把培养和不断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核心。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反贫困的重点,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八是在政府主导下不断提高反贫困战略政策执行力。把扶持贫困群体、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专门机构,制定国家专项规划,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和机构建设。

二、脱贫攻坚: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丰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脱贫攻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持续八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而且从多个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明确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大贡献。党中央把扶贫开发与党和政府的职责、党的根本宗旨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结合,深刻阐述中国现阶段扶贫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定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为制定新时代脱贫攻坚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对全党全国全社会增强扶贫开发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六个坚持”的宝贵经验,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具体内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五级书记抓扶贫,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机制。二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真正把精准理念落到实处,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做到“六个精准”基本要求,实施“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达到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四个问题”的根本目的。围绕精准扶贫改革创新一系列扶贫机制模式,促进了贫困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三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使用监管,大力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做到阳光化管理。四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加大社会扶贫工作力度、凝聚更大扶贫合力。五是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把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把扶贫工作的从严要求和干部作风治理结合起来,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和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六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摆在突出位置,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出来,不断提高他们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

从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指明了全球减贫合作的发展方向。这是对世界减贫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中国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服务于国家外交、援外大局以及“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发挥扶贫软实力在树立大国形象、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上的特殊作用。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依然还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从现阶段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丰富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八个方面: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严格考核评估制度,坚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4]。

三、时代价值: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历史世界意义

新时代脱贫攻坚,大幅度提高了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明显加快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明显提升了贫困治理能力,明显促进了全社会合力攻坚良好局面的形成。构建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创新完善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力促进了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实践证明,脱贫攻坚是中国乡村发展的深刻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有力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有益探索,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推动,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呈现。八年的脱贫攻坚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世界意义。

从发展理论看,脱贫攻坚最伟大的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减贫实践成就表明,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显著科学性、实践性、战略性、指导性、国际性特征,不仅为打赢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而且为全球的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脱贫攻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发挥基础性作用。脱贫攻坚对于从政治上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内需,拓展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乡村的治理能力,激发了脱贫地区的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移民搬迁、生态保护脱贫等一系列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内生动力的激发结合起来的有益探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脱贫攻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最好成果的呈现,是全面依法治国,促进整个贫困治理法制化、规范化的有益探索,是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实践平台。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开展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治理,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层层落实责任制,促进了抓党管党措施的有效落实。

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更需要软实力的持续增强。脱贫攻坚所积累形成的贫困治理思想、理论、模式、经验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和全球推广度,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从全球减贫的中国贡献看,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贡献了减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八年近1亿人脱贫,有力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标杆,提供了榜样,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同时,脱贫攻坚实践回应了发展中国家减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脱贫攻坚的实践充分证明,以扶贫对象的需求为导向,综合性的扶贫思路与精准性的扶贫方法有机结合,扶贫资源的有效供给与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机衔接,是治理贫困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脱贫攻坚还树立了政府主导减贫的“典范”。在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政府是贫困识别、贫困干预、贫困退出以及脱贫成效评估等减贫全过程的主导性主体。脱贫攻坚工作中除了加大政府投入,还通过“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多层级政府间合力协作制度安排提升政府扶贫整体效能,激发并形成扶贫合力,不断完善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的大扶贫格局,这是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动力来源。此外,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解决贫困治理一系列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比如,以贫困识别及瞄准为例,我国逐步形成的自上而下(指标规模控制、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有机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为国际减贫工作中的贫困瞄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脱贫攻坚还促进了国际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发展。如精准扶贫思想中内源式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等,从多种层面认识和构建了中国农村反贫困理论,不仅对中国减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实践性,而且也是对国际贫困治理理论的超越和创新[5]。

四、未来展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将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但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性质没有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国情没有变,脱贫攻坚解决的仅仅是绝对贫困问题的现实没有变。同时,贫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会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涵会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总目标对减缓贫困的要求会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党中央的新决策新部署,决定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必然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和重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多重属性。一是政治性。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确保脱贫地区、脱贫人群稳定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最生动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生动实践,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最生动实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是中国共产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需要,是在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引领全球减贫事业、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需要。二是长期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现实性。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开发式扶贫,不仅减贫效果明显,而且增强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提升了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增加了人力资本供给,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显然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四是多维性。致贫原因多维,如收入不平等,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地域间农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农民内部收入不平等加剧。收入水平提高但有可能不足以抵御地域风险,资产和社会保障不能满足疾病、自然灾害、教育等风险支出需要;贫困户的市场风险性是转型性次生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主体多元化,包括丧失劳动力人群、教育水平低人群和健康水平低人群、应对风险能力差人群,还存在一部分深度贫困地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先要确保稳定脱贫。一是巩固近1亿已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果。在产业扶贫方面,继续推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带贫机制,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加大消费扶贫力度,着力解决扶贫产品销路问题,推动产业扶贫项目长期有效、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在就业扶贫方面,继续推进劳务扶贫协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入地要千方百计加大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岗就业的工作力度。贫困地区要加强扶贫车间建设,提升带贫能力,给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更多就地就近稳定就业的机会。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把集中搬迁安置区作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防止出现后遗症。在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动员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实施,防止政策“养懒汉”。加强典型示范,对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人员,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开展陈规陋习、不赡养老人等治理,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二是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边缘人口,给予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技能培训、扶贫公益岗位等扶贫政策支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提高脱贫质量。一是稳定有效的脱贫攻坚政策。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不减,驻村工作队不撤,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帮助贫困人口建立稳定增收渠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防止出现死角盲区。二是坚持脱贫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三是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加强常态化督导,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开展科学抽查,确保稳定脱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区域精准帮扶与到村到户精准帮扶有机结合。首先,实施区域政策精准解决制约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的外部约束。继续加大物质基础设施投入、市场信息供给、劳动力技能培训、合作性组织建设、技术推广及其他社会化服务供给。加强区域性投入,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问题,补齐短板。通过增强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文化教育、短期和长期帮扶相结合为脱贫人口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着力创新开发式扶贫政策提升脱贫人口向上流动的能力。通过教育和健康扶持积累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产业和金融政策机制设计提高参与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有劳动力且有劳动意愿的脱贫农户参加扶贫项目、增加收入的机会。再次,继续实施精准滴灌式帮扶政策为特殊困难脱贫人口和新的致贫人口兜底。针对劳动能力低下或者无劳动能力等特殊人群,建立精准滴灌式保障体系,实施社会救助、生活照料服务、营养健康干预和养育服务等,为特别需要帮助的、潜在贫困风险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创新机制解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贫困问题,用精神扶贫解决光棍、懒汉贫困问题,加强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管理,解决精神障碍患者贫困问题,提供精准康复服务,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注重儿童早期发展,解决儿童贫困问题。最后,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贫困治理体系应对城乡流动中的相对贫困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打破城乡分治的二元扶贫模式,促进城乡减贫一体化融合,建立城乡一体的帮扶模式,如在城乡居民医保、养老逐步并轨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居民低保、就业、创收、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等领域的并轨。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构建多元化支持政策和综合性治理体系。绿色减贫政策体系。把增加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作为减贫发展的新路径。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发挥特殊资源优势,提供特殊产品和服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志智双扶政策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和科技普及力度,提倡理性信仰和家庭伦理等,积极、主动、有效地对“自愿贫困”人群进行“意愿校正”,使之更积极、更有效地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激发内生动力,使之想脱贫致富、会脱贫致富、能脱贫致富。加强完善立体式贫困救助法律体系。促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集中救助职能,整合多个部门所管理的社会救助内容,实行大部制。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有步骤、分阶段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统一衔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可得性、可及性。城乡就业、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制度逐步实现统筹,补齐共同富裕短板,促进城乡居民“获得感”不断提升。就业帮扶政策体系。从贫困救助的制度设计上增加就业激励,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进行职业培训,制定更加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实行分类精准救助,将贫困救助从关注群体性贫困转变为关注个体贫困,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与残疾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更加完善的帮扶大格局。继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完善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健康教育、兜底保障等精准帮扶机制持续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实施路、水、电、气、房、网、人居环境、文化、科技、人才等精准帮扶工程继续提高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水平。通过组织城市帮扶乡村、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以及高校、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际组织、公民个人、社会工作等社会精准帮扶行动,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继续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扶贫小额信贷、驻村帮扶、产业就业帮扶、治理能力建设等重点支持政策。更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要由单纯的救济式救助向开放式救助转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救助发展格局,创新贫困救助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各方的整体参与,整合贫困救助资源,形成贫困救助发展合力。“管办分开”社会组织政策框架下,社会组织资源供给和扶贫需求实现更有效对接,政府更多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减贫服务从而承担帮扶责任,同时不断完善贫困农户的参与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体现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加强国际减贫合作,助力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作用更加凸显。多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国际领域减贫合作交流,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减贫方略与经验,还在发展教育、农业现代化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数十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减贫的国际交流,助力其他国家探索本国脱贫道路。2020年后,中国与国际社会在减贫战略方面的沟通、交流、合作、双赢潜力巨大、情景广阔,建立和加强区域性、国际性减贫合作,携手各国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将成为中国面向2030年减贫战略的重要选择,必然成为中国特色减贫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动力。而乡村全面振兴,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和支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

猜你喜欢
攻坚精准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