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娟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肇庆 526000)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y)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其在1792 年出生于条件优越的家庭,早年深受卢梭影响,一生都充满了对自由和美好社会的向往。雪莱才华横溢,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如《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且创作的诗歌体裁广泛,既有悠扬的抒情诗、动听的爱情诗,也有充满政治抱负的诗歌。然而,不幸的是,1822 年,雪莱在一次海难中去世。《奥西曼迪亚斯》(Ozymandias)是雪莱创作的一首十四行诗,诗歌中的奥西曼迪亚斯是古埃及王拉莫西斯二世(Ramses II of Egypt,13th century B.C.E.)的希腊名[1]768,也是他的陵墓名字,诗歌主要描写奥西曼迪亚斯的雕像矗立在一个古老荒凉的地带。曾经辉煌一世的他多次发动战争,死后雕像上的面目表情依然冷峻威严。然而,年日已久,雕像倒塌,只剩一些残片。已有研究显示,国内学者对雪莱的研究大多
集中在其作品《西风颂》上,对其作品《奥西曼斯迪亚斯》关注度还不够。笔者尝试从反讽角度入手,解读此诗的符号及话语的深刻内涵。
Ozymandias
I met a travel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Who said—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 of stone
Stand in the desart... Near them, on the sand,
Half sunk a shattered visage lies, whose frown,
And wrinkled lips,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Which yet survive, 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And on the pedestal, these words appear: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Nothing beside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
弗莱定义反讽时与讽刺加以对比区分,“讽刺是咄咄逼人的反讽,是单纯的抨击或怒骂,没有同情。而反讽是读者并不太清楚作者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意图,很少含有敌对成分”[2]325。“瑞恰慈认为反讽是把对立面放在一起为了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沃伦用‘张力’来表达反讽这一概念”[3]72。现代批评使用反讽一词,是“为了达到特殊的修辞或艺术效果而掩盖或隐藏话语的真实含义”[4]184。诗歌《奥西曼迪亚斯》讲述了一个昔日拥有丰功伟绩的埃及王的故事,从其雕像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曾是多么目空一切,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曾经的卓越功绩都被流沙一样的时间所淹没,所剩的只是在沙漠中被人们遗忘的碎片。全诗虽没有犀利的言语,看似轻描淡写的场景背后充满了反讽的意味。全诗及译文如下:
奥西曼迪亚斯
道遇游客,来自古国
诉说两石腿,巨大又残碎
屹立大漠间,近旁沙砾间
破碎石脸,被半掩
面容依旧,高冷威严
独具匠心,深谙其人
神情犹存,嘲弄之手
高傲像心,皆已归尘。
石座之字,赫然醒目
“吾王中之王,奥西曼迪亚斯,
丰功伟绩,无人匹敌!”
此外无物。废墟四周
寂寞无尽,荒漠无边。
“符号反讽是符号双方的排斥冲突,是集一些反差很大,极不相容的符号于一起而形成的反讽效果。符号反讽的运用也会使语言反讽的效果加强。因此,反讽充满了表达与解释之间的张力”[5]209。符号反讽的作用下,读者看到的话语之意似乎显而易见,但实际另有所指。符号反讽赋予诗歌词汇及整首诗双重的讽刺效果,所以,诗歌意义也由此变得丰富而深刻。诗人雪莱把伟大的人物奥西曼迪亚斯之名作为诗歌的题目,然而,目的却不是歌颂他的丰功伟绩,而是借描绘此人雕像在沙漠之中的残碎不堪来达到对权力的嘲讽、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伟人名字这一符号与“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a shattered visage”“colossal Wreck” 等这些破碎凋落的符号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讽效果也显而易见。另外,石像上的表情符号“frown and wrinkled lips”“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与后面的“Which yet survive,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形成强烈的落差,前句看似鲜活的表情,依然保留着王者风范,而后句却表达此人已化作尘埃。这种特意为之的面部符号描写更能衬托出作者的反讽意图。往日的权力只留在面部表情中,实则荡然无存。然而,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奥西曼迪亚斯所谓的“流芳百世,名垂不朽”都没能实现,只有残存的雕像碎片,这些残存的雕像及表情的留存却归功于艺术家之手而非因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此句反面衬托了权力易失,唯艺术永恒。
“言语反讽传统意义上被归结为一种比喻,指的是说话人真正想要表达的隐含意义与话语表面陈述相差甚远。这类讽刺话语往往表示说话人的某些表面的看法与评价,而实际上在整体话语语境下则说明了一种截然不同通常是相反的态度与评价 ”[4]184。 诗 句“My name is Ozymandias,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ye Mighty,and despair!”中的“despair” 一词的选用,使整首诗的反讽效果达到了极致,言语反讽的运用会吸引读者去阐释该词背后的深层意义,一方面此句的表面意义看似为“看看我伟大的丰功伟绩,你们永远也无法与我匹敌,做到像我这样的伟业,你们应该折服,应该绝望”,通过语言,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奥西曼迪亚斯那种目空一切的神态。然而,表达意味接着急转直下,写道“Nothing beside remains.Round the decay/Of that colossal Wreck,boundless and bare,/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形成了极大反差,产生了强烈的反讽意味。此句也暗指作者想表达的深层喻意,不管曾经拥有多么大的权力,发起过多少战争,终究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正如老子所言:“金玉满堂,莫之能守。”[6]184财物的拥有尚不能永久, 更何况是权力。
诗歌《奥西曼迪亚斯》反映了雪莱对通过战争所赢得的权力充满了嘲讽,战功赫赫,却抵不过岁月的冲洗。过度沉醉于功名利禄,甚至迷失自我的人生最终只能被历史遗忘。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历史才会永远铭记我们的功劳。
注释
诗歌译文为作者所译,并参考了王佐良、杨绛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