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中心幼儿园 马丽娜
家庭是获得文化资本的主要场域,尽管每个家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儿童的成长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自教学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关键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从而使学前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得自我提升。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日益突出,所以坚持应试教育的观念来实施家庭教育,让学前儿童在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还要在课下参加各种辅导班,为小学教育打基础,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削减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使学前儿童成为学习的工具,忽视了儿童心理、情感的培养,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很不利。总之,目前大多数家长缺乏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使家庭教育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阻碍了其的发展。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坚持传统的教学理论,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公平,家长一直是权利的持有者,孩子一直处于被管制、被训斥的状态,导致自主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再者,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处于被动状态,不敢与家长进行愉快的交流,所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敢与家长交流,久而久之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对核心素养的发展很不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儿童的成长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很多家长仍然采用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成长需求,只会给孩子带来反感和不耐心。所以,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采用原来的传统教学形式实施教育,这样不但使孩子产生疲倦,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影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使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相反,较差的家庭环境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扭曲,阻碍儿童的未来发展。因此,家长首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宽容,从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母的指引,获得幸福感。例如,为了让儿童在家庭中得到满足,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并且在工作之余,还要加强与孩子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如针对垃圾分类这一公共事件,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来帮助孩子形成一定的思维。
父母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关键人物,所以父母的素质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发展,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和成果,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日益熏陶,使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父母,做到严格规范自己行为。例如,为了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当地相关部门开办了家长学校,使家长进行在职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出合理的解决策略,最终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家长学校还让家长对《家长行为规范》进行了学习,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自律习惯、创造力、优秀品质、耐心和恒心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培养,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以此实现家庭教育的意义。
为了让家庭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家长可以采用亲子活动,家庭主题教育会议等形式进行教育,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自己的地位,并且正确地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家庭发展的过程中每位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加强孩子的认知能力,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例如,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带孩子参与一些创意大赛,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再者,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参观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并通过家长的介绍和讲解,加强认知,获得成长。家长还可以将平时生活中的家庭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比如,母亲负责买菜,父亲负责做饭,而孩子负责打扫卫生等这些家庭事务的安排,使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培养责任感和成就感,提升孩子的生活技能。
为了实现理想的教育成果,推动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家长不仅要注重家庭教育,还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了解孩子在园内的表现,以及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家长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加以指导,解决学习困难。例如,很多幼儿园为了能够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的认识,于是创建了家长QQ群和微信群,以此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来做出分析,针对其中的不足来实施家庭教育,从而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以此完善教育体系。
总之,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人物,必须肩负起这一重任,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长规律,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培养学前儿童的核心素养,使学前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努力学习和探究未知世界,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