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建 陈然
摘 要: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而对教育行业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许多高校在网络平台开设网课,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标,也让网络课程实现了进一步发展。可是在网络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难以把握线上线下教学的区别,无法适应网课特点,所以出现了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于疫情期间的高效网络课程教学展开分析,在分析中发现网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学;网络课程
一、高校网络课程现状
现代教育的信息化与互联网化发展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而未来的教学中,网络教学也必然会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特殊时期,诸多高校开展多元化的网络课程教学,这为各学校“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推进网络教学迈进了一大步。
可是在当前的网络课程中,却还存在着由于对网络教学不了解、不熟悉而造成的趋势,许多教师将网络教学和线下教学等而观之,由此让课程乏味枯燥、进展不顺利,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高校网络授课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无吸引力
我们的课堂安排大多疏密有秩,重难点错落分布,并夹杂许多引导性、启发性、趣味性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中都会因学生的反馈而适当调节教学时长,是否对作品展开剖析、是否对背景细致介绍、是否增加人物小传或者趣闻,都会依据学生课堂反应进行增减。但网络教学却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笔者有时习惯性增加课堂趣味,但却不知学生反馈如何,所以在现实课堂中调动课堂气氛的趣闻,以及许多拓展背景故事便逐渐削减,进而一笔带过。
(二)形式枯燥乏味
多元化的课堂,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创新、展示自我、培养能力,这是现代高校课堂的重要体现。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们的探讨、陈述以及展示所占比例较多,这既可激发学生兴趣,也可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能力上、思维上给予培养。我们发现,网络授课却重新回到最初的教授方法,教师讲述占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偶尔引入互动却收效甚微。短则一小时、长则两三小时的被动式听取,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形式枯燥,课堂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三)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网络平台的限制,与学生的互动流程较为繁复,学生的参与度大大降低。在实际网络课堂中,很多学生所用设备不同,而许多使用台式电脑上课的同学,尝尝因为台式电脑未配备麦克而无法回答问题,有时简单的随机交流就需要一两分钟的准备和调试设备时间。事实上,在笔者的线下教学中,学生们无需举手和起立回答,鼓励随时、随性而言,已经形成了十分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均非常愿意畅所欲言。可是线上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学生的踊跃度也大大降低。
三、高校網络课程优化建议
(一)把握好节奏与内容
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的师生沟通与反馈更加缓慢,网课更需要精研教学节奏,“紧抓”学生心理。网络授课不能照搬线下教案,更需依据网络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总体而言,求大求全不如小而精致,机械输出只能徒有其表。而在备课时,教师亦应当将内容模块化整理,有目的的拆分整合,让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分层更加清晰。
例如笔者在备课时,将每节课进行“10分钟”划分,确保形成3~4个清晰的教学板块,各个板块包含引入、讲授、互动、评价等环节,引入部分可借助图片、视频增加吸引力,讲授部分难点清晰且时间分配适中,互动与评价做到高效有内容,让整个网课节奏清晰且有较强吸引力。同时在网课教学中,笔者会将教学目标在每节课前展示,以醒目的字体或页面单独呈现。而每完结一部分教学,均会以划去或删除的方式强化目标完成这一结果,让学生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二)多元化的课堂互动
由于网络授课的诸多客观元素,学生们不在课堂、相隔较远,自然注意力集中更加困难,有时懈怠放松也难形成督促,这就让学生走神可能性大幅增加。而尽量维持学生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加强互动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教师可多用问答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同时随机与学生连麦互动,了解学生思考状况,调动全部学生积极思考。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因网络不佳、设备不支持等原因,无法实现课上连麦,等待与调试既失去了课堂节奏,也浪费了课堂时间。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增加互动方式,例如要求学生将答案简写并拍照上传,教师则当堂点评学生所书内容。学生所述内容投放于直播屏更加直观,同时也节约了学生调试设备的时间。
(三)重视课上课下衔接
现在大学生群体具有更强的独立性、自主性,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与反馈,能够更好的改进网络授课,让授课方式更被认可,授课内容更受欢迎。
在现代高校教学中,我们倡导将课堂还于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创新探究、展示自我、激发兴趣,但网络课堂教学却受诸多制约,常常难以实现。因此,我们更应当重视课上课下的衔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针对笔者学科,在每次课程完毕后,笔者都会将下周教学重点发布在学生交流群内,并在一两个教学环节专门灵活设置,征求学生意见。多个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学生们更愿笔者多介绍分析哪一个?是否有同学对此案例或是背景知识有了解,可在下节课利用3~5分钟为大家讲述?课下的探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即能让学生重新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能让学习兴趣更加盎然。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已在各领域取得优异成效,而在教学领域逐渐增加网络授课,更是必然趋势。由于本次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高校借助网络平台开设网课,这更让网络授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面对这样的趋势,高校教师更应当积极适应与调整,在网络授课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跟上“互联网+”的步伐,让网络授课效果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房书帆,丁成.“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5):35-36.
[2]姚光庆,王华,任双坡,杨眉,单华生.网络课堂:大学生的“第四课堂”,教与学的新空间[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01):50-53.
[3]罗春梅.读书研讨法在高校人文社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