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08 02:23易亿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易亿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语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更为创新有效的转变。对于高中生而言,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更是为了应对高考。而传统较为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反而因此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压力。高中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过多的英语作业,力图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刷题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英语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即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将学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个高中都致力于从学习观念、目标、实施策略、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改进。

一、新课改下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三点:首先,转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观念,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教师处于组织者与引导者的地位,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其次,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潜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并兼顾教师的整体发展;最后,更关注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情感体验过程与思考过程等进行引导。

二、当前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效率达不到预期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较重、理论知识比重较高等特征,使得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师为了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仍旧以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为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性不强。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为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大量布置背诵任务等,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消磨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语言的学习与应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因此,英语课堂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讲解、问题分析方面,通常是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背诵文章、语句、单词等,课堂的主导权仍在教师手中,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普遍认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从而改革意愿不强,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三)教学规划目标与现实脱节

新课程强调对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理解,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与规划合理地融合在一起,创新学科教学形式,逐步推进教学目标的全面、有效落实。但是,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学进度的统一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忽视了课程改革目标的指导,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教学评价衡量指标单一

目前,以成绩为硬性指标衡量学生综合表现的问题仍旧是影响英语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问题。过于强调结果评价,往往会导致学生由于考试的失利而对自身价值、能力等产生怀疑,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养成。尽管学科成绩属于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表现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测评方式,注重结果测评与过程测评的平衡。

三、新课改背景下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合理选择课堂导入时机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能单纯地依靠理论讲解、知识分析等单一的教学方法,还需要适当引进设问法、案例法、小组讨论等形式,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更主动、踊跃地参与进来。为此,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任务等导入教学内容,及时转变教学形式,避免学生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在进行情境、问题、案例、背景知识等类型的教学设计导入时,教师应该选择教学热点或者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相关内容。

(二)围绕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中英语整体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是判断教学模式实效性的关键要素。在高中阶段,同一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课程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教师要依照实际规划目标选择教学形式。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英语阅读为例,教师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话、分段阅读、设问等形式,更快地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设置对应的情境,将理论知识点与生活实际串联起来。

(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为了更好地把握英语教学的阶段性规划目标与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规划进行调整,对学生学习的进度进行科学引导。教师还应该结合新课改下现代教学理念与技术,创新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推进有效课堂的建设进程。

现阶段,英语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需要通过评价机制进行衡量,评价机制不能只依靠硬性标准,还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对英语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定。为此,教师应该通过课上、课下的观察,掌握學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题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过程评价,避免评价结果的单一性、片面性问题。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创新英语实践教学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首要的便是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将新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让教育改革核心凸显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以往的教学模式只将重心放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而忽视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欠缺,英语运用能力也相对较差,缺乏灵活性,特别是在听、说能力上尤显不足。高中生已经逐步摸索到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教师要将以往的纯粹的知识讲授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即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并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减轻高中英语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使高中英语课堂更为高效。教师应当积极践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的方式,从而突破学生英语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熊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阅读英语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8(11):161-162.

[2]段燕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43.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