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 刘佳瑾
摘 要: 毒品犯罪一直是国际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世界各国毒品预防打击政策进行阐述,在“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减少需求”、“社区治疗”、“毒品联合战争”影响范围比较广的政策趋向基础上,结合目前已有的四种技术手段:接触式技术手段、非接触性技术手段、基于智能手段的培训技术、情绪辅导手段进行政策比较与技术效应的分析,发现还存在技术研发不到位、各相关单位协调能力不到位、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针对以上,本文提出加强禁毒有效性的对策建议,为毒品预防打击提供政策方案的借鉴。
关键词: 毒品;禁毒政策;技术手段;技术效应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20) 02-0042-07
Comparison and Technical Effects of Drug Prevention and Combat Policies in Various Countries
GAO Qun LIU Jia-jin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China 2.Fujian Provincial Drug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Fuzhou, Fujian350108, China)
Abstract: Drug crimes seriously threaten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social security and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all countries, and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Explain the drug prevention and combat policies of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combine the four existing policies on the basis of the policy trends of “minimizing harm”, “reducing demand”,“community treatment” and “drug joint war”. Technical means: contact technology, non-contact technology, intelligent technology-based training technology, emotional counseling means for policy comparison and technical effec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techn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all relevant units is not in place, society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logic of the coupling of innovative technical talents and educational talents, strictly controls the transfer of power from the central to local limits,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rug law enforcement process for drug prevention. Strik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olicy options.
Key words: drugs,anti-drug policy,technical means,technical effect
一、引言
毒品問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点,联合国《2019年世界毒品问题报告》指出,世界上约有2.71亿人使用毒品,其中,约占全球成年人口5.5%的人在使用毒品过程中造成身心健康受损,每年只有1/7的吸毒者接受毒品治疗服务。在各种新型毒品来势凶猛的背景下,禁毒行动反应不及时,政策的更新周期赶不上毒品研制、流通渠道的速度。毒品流通贩卖方面,重大贩毒案件持续上升,贩毒团伙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形成隐秘的跨区域贩毒网络,利用特殊人群进行贩毒活动,暴力对抗禁毒执法工作,与其他犯罪活动紧密联系,增加贩毒网络复杂性,贩毒区域和能量呈现扩张性,贩毒活动出现国际化交织的特点。
互联网信息背景下,利用新技术研发新型毒品的周期缩短,毒品种类更加丰富和隐秘,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毒品犯罪提供捷径,新的药物进入传统的供应渠道,增加了涉毒人员的需求源头。随着贩毒群体的增加,涉毒区域的扩大,跨国性毒品犯罪的影响范围扩大。
二、世界各国毒品预防打击政策综述
毒品问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越发严峻,世界各国应对毒品的政策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黑三角”地区作为毒品生产的主要地区国家,大麻吸食率>5%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毒品政策。 逐步形成一系列系统的政策导向,“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减少需求”、“社区治疗”、“毒品联合战争”是影响范围比较广的导向。在这些政策导向下,促使各国先后制定各项禁毒政策。
在政策制定方面,Susan Boyd(2018)在研究加拿大毒品政策时,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在政策制定中的使命作用,毒品政策不应该是一个政府部门独立承担的事情。①丁波文(2016)研究发现墨西哥政府在2000年至2012年多次与周边国家在禁毒领域开展合作,以规模跨国联合禁毒制定特殊政策。②盖沂昆(2006)提出各国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同治理跨国毒品问题的政策框架,成员国可以通过这个政策框架建立自己的行动协调机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下的一体化全球禁毒战略。③Tim Rhodes(2016)提出在一些东非国家,比如毛里求斯,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禁毒政策特点是适应状态,与国内利益相关的政党进行谈判合作,并且适应全球化、国际合作的趋势。④1996年土库曼斯坦建立了部级的禁毒协调委员会,2005年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情报搜集分析中心,卫生、教育部门分别建立部级的禁毒协调委员会,形成由禁毒协调委员会统筹制定禁毒计划、协调各个部门禁毒打击行动、组织教育部门进行禁毒科研工作的禁毒体系。⑤2018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文件重申,成功解决和应对中国毒品问题需要联合推动专项行动、禁毒重点整治和禁毒示范城市治理体系,国内当局,特别是卫生、教育、司法和执法部门,要考虑到各自的领域专长,发挥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⑥
在政策行动方面,澳大利亚是联邦一级联合国毒品公约的签署国,但是州一级的《毒品法》规定禁止个人使用或拥有非法毒品。Benedikt Fischer、Yoko Murphy(2015)认为,虽然加联邦政府采取了若干法律和政策措施,加强了对非法药物使用的压制办法,但近年来,较低一级的司法管辖区(例如,省、市一级)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和保健等方面对毒品政策的干预加强,由此在加拿大造成了一个日益分叉的和内在矛盾的政策行动格局和现实。⑦林臻、张潮(2016)研究台湾新型毒品过程中发现,青少年是新型毒品使用的高频人群,从人群特点出发,台湾政府从社会倡导、管制缉拿、劝戒勒戒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行动。比如,多方面倡导、个案辅导、探索(冒险)教育、行为追踪的“春晖项目”。⑧
在政策作用方法上,David R Mares(2003)提出美国可以依靠现役军官来担任毒品战争中的行政职务,将军队拥有的人力、技能、装备等资源贡献到毒品打击中,认为军队具有打击毒品生产和贩运的特殊能力。⑨Wilson R Palacios(2011)主张在美国禁毒政策中加强个人和社区网络在禁毒监督中的作用,以减少与非法药物使用相关的场景,从而达到自然而然的无毒生活方式。⑩Karsten Lunze,Olivier Lermetb(2018)通过对柬埔寨、中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七个国家戒毒中心的数据分析,提出国家应加强社会一级的合作伙伴,借力民间社会组织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模式,扩大社区现有的药物和艾滋病毒服务。而不是强制治疗方式将有效解决该地区的毒品和艾滋病毒负担。○11董志敏(2018)提出在禁毒工作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禁毒宣传的方法,做好新媒体技术在禁毒宣传中的预防工作。○12
在政策刚性与柔性方面,Karsten Lunze,Olivier Lermet(2018)研究发现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实施了强制性药物拘留设施,对使用毒品的人或涉嫌毒品流通的人强制拘留管理。强制性政策是一种缺乏治疗同意的方式,然而这种侧重惩罚的措施,对毒品管理起到很大的威慑力。○13Alex Stevens(2011)提出将使用毒品的权利和吸毒成瘾者的权利加入到禁毒政策的制定理念中,目前各国毒品政策的论点在减少使用者欲望与减少吸毒者的健康危害之间偏重二者选一,没有平衡禁欲与减少危害,仅将毒品政策目标作为政治手段或政群偏好问题的基本选择降低禁毒政策制定的需要。○14Andrew Groves(2018)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毒品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禁毒政策需要更多关注减少吸毒者的健康危害,同澳大利亚的毒品政策,将降低毒品危害最小化作为本国的毒品政策立场点。○15 Martin P Wegman(2017)比较强制戒毒中心与自愿戒毒治疗中心使用毒品的人,发现强制拘留者在釋放后的阿片类药物使用复发速度明显快于自愿—社区—基础治疗。○16 D.Werb(2016)认为强制治疗环境中可能存在侵犯人权的行为,政策制定者应优先考虑非强制性治疗方式,以减少与毒品有关的危害。○17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阅读,国内外学者在毒品政策问题的研究丰富,涉及内容广泛,从政策制定、政策行动、政策方法、政策强制性多角度探讨各国毒品政策的变化。首先,政策制定的多部门协同。面临复杂的多部门协同制定政策,没有独立负责的政府部门,它是多角度、多类型,包括卫生、安全、教育、司法各个政府部门。其次,政策行动上的联合统筹。各国受联合国颁布的毒品正式条约的约束,包括本国的毒品政策和地方政府毒品政策进行毒品的管制。第三,在政策方法使用上的多元化。利用政策的导向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具体政策的执行。最后,政策刚性与柔性的冲突。为了减少毒品在社会的流行率,通过强制性力量降低毒品对人身健康、人身安全的危害,过程中缺乏对人权合法化的考虑。笔者发现,国内外研究中对毒品预防打击的技术手段的研究稍显欠缺,本文将结合各国禁毒政策的理论指导,对禁毒预防打击领域使用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探讨。
三、技术手段的政策适用性与技术效应分析
各国在履行联合国公约对毒品打击做“伤害最小化”原则导向的基础上,从“吸毒筛查、毒情打击、戒毒治疗”三个环节更新禁毒措施的技术手段,目前研发的技术手段包括接触式、非接触式、禁毒宣传培训设备、情绪辅导。技术手段配合各地执行政策“双管齐下”干涉毒品活动。但是,毒品犯罪受到压力时,各国犯罪者通常会采取转移,即从一个技术影响效应深的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影响效应低的地区,地区之间的政策偏差增加技术手段适用的难度。
(一)接触式技术手段
接触式的技术手段通过采集人体尿液、血液、唾液等生物液体,利用脑电波、瞳孔收缩、脉搏等生物反应,通过物质媒介监测人体涉毒情况。接触式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为检测毒品使用情况做科学精确的分析,准确定位涉毒人群使用毒品的证据,为我国禁毒打击工作提供技术证据的支撑。
接触式技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对现实的应用。第一种方法是收集最近一段时间内有毒品使用的个体生物样品,对收集的生物样品进行药物检测,检测个体使用药物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侧重对事后的反馈,需要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样品采集,超过时间范围会减低样品数据的分析,并且该方法的采集是否顺利与样品对象的配合度有很大的影响。没有具体的法律政策对此做出强制性要求人体必须配合,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被测试者的正当拒绝。
第二种方法是可穿戴的检测技术,通过物质媒介收集人体信息,比如汗液、血液等生物液体和脑电波、脉搏等生物情绪反应情况,将收集到的生物反应信息进行设备数据分析,检测人体用药情况,这种方法允许人们实时监控毒品的使用,对药物滥用检测特别有吸引力。接触式技术需要与人体进行互动,生物液体的分布腺在人身体各个部位,液体的分散是不均匀的,生物液体与情绪反应的产生也取决于人的运动活动、外部环境影响、自身情感状态的影响,无法判断是否因为涉毒才引起的反应。并且收集生物液体标本并对其进行反复分析的过程耗时,需要复杂实验室设置。提供的信息多是回顾性的,可能失去对药物使用者执法的最佳时间,最后没有对药物使用的时间或模式做可靠分析。
(二)非接触式技术手段
非接触式的技术手段通过人像摄影、视频分析、图像鉴别是否使用毒品。非接触式技术主要通过一些图形特征的变化判断样本是否有吸毒表现,目前主要的技术产品有人脸识别,长期使用毒品会改变使用者面部特征变化。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散射变换的人脸识别算法,对人脸的变化轨迹进行计算,得出变化轨迹,与吸毒人员的人脸变化轨迹对比,精确判断样本是否存在使用毒品的情况。
非接触式技术手段可在毒品交易高发的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视频图景解析人类行为、活动分析、人格预防、范围预测。非接触式的技术手段在过去几十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研发能力。但是视频监控的手段,是基于对视频中的人脸、图像行为的再分析技术,所以视频中人的行为动作、图像焦点、面部识别清晰度是很大的技术难点,图像必须有稳定的呈现,检测和识别必须实时进行,要达到图像数据与数据分析的双向及时互动,视频监控技术就必须要自动的。在毒品打击执法工作中,通过远程视频和遥感技术为缉毒行动提供战略指导、信息互动,让提供者能够参与新的信息、新行动方案的制定中,视频会议可以提供快速覆盖大量受众的潜力,同时解决个人和组织问题的互动过程。
(三)基于智能化的培训技术手段
毒品预防宣传技术手段利用现有智能制造,研发出一系列深入社会教育的技术。需求是推动毒品犯罪的源头,有需求就有供应,供应催生了贩毒团体的生物链。从需求源头减少吸毒人员的需要,加大社会禁毒宣传教育,建设禁毒教育基地,扩大禁毒宣传的社会影响范围,人人都参与毒品犯罪的预防工作中。目前,利用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技术研发出一系列设备,这些设备在禁毒宣传中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互动技术在宣传教育中的應用,让普通人模拟吸毒场景,切实感受到毒品给生活、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自动形成危机意识,增强对毒品的防范意识。例如,VR投影、互动吸毒体感设备、地面互动投影、吸毒模拟人脸变化。智能化的培训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远距离目标信息的侦查,搜集、分析、处理搜集的信息,从而达到对地面信息的综合整理,克服了因为地势原因导致缉毒工作无法进行的难关。
(四)情绪辅导手段
禁毒工作目标在于将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伤害降到最小,降低对社会安全的威胁,将人权放在首位,尊重涉毒人员的自尊需要,提高社会对涉毒改正后的边缘人群认可与社会接纳,从而降低涉毒人员后期犯罪风险,由内而外做到康复治疗,将社会风险减少到最小化。情绪辅导的对象不仅是被治疗者,包括普通社会民众。对民众进行情绪辅导提高他们对涉毒边缘人群的接纳度,以更高包容的社会氛围帮助边缘人群认知自己,加强自我认同,有助于自我定义与亚文化的创造,重新建立和维持与社会的人际关系,增强回归社会的归属感。情绪辅导的具体方法诸如心理咨询、音乐治疗法。心理和音乐对个人有很强的影响,因为它将一个人强烈的个人和主观体验重新融入了集体文化。情绪辅导手段成本低,对患者的治愈能力有效。通过社区的参与进行新手段的应用是一种新趋势,可以减轻执法人员强制性的工作难度,以更温柔的形式进行治疗干预。情绪辅导手段近年来才开始兴起,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稀薄状态,因此辅导人员的专业性水平受到限制,缺乏对毒品知识与情绪辅导结合的具体研究形式。而且吸毒人群本身的特点,对辅导人员存在安全威胁。
四、对中国毒品管制政策与采用手段的启示
中国作为亚洲“金三角”和“金新月”地区的毒品原料转运中介国之一,也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毒品消费市场。国内在制毒问题上突出,大量非管制药物流入制毒程序,使得未在传统禁毒政策管制内的新型药物大量出现。2018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0.96万起,捣毁制毒窝点268个,毒品犯罪活动的区域范围逐渐向管制薄弱地区转移,东北、西北地区毒品犯罪活动同比以往明显上升,毒品犯罪形式越发复杂。
(一)创新技术人才和教育人才耦合培养的逻辑
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成了毒品犯罪分子利用的重要渠道之一。毒品犯罪在传统流通渠道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线上支付进行资金交易、远程控制进行售卖等方式进行毒品犯罪,为贩毒团伙提供了更高效、快捷、隐蔽的犯罪渠道。为了使这些犯罪活动得到惩罚,在禁毒方面也要加大对禁毒领域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从预防、打击、治疗、教育四个环节实践应用的能力培养,包括毒品检测技术产品研发、毒品犯罪信息的情报搜集与判别、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能力、毒情识别与检验、毒品预防与戒毒康复管理、心理治疗六项基本能力。
需要有足够专业的人员根据毒品犯罪变化的形势,审时度势,快速选择对正确技术措施,以超前的思维与技术,合成传统工作方式、互联网情报信息、毒情监测情况智能发现精准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在治疗阶段,单纯使用强制性手段试图对人员进行康复管理的作用往往不够。通过教育的方式达到人员从内而外的恢复成为现时代禁毒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禁毒工作是一系列系统性的工作流程,每个环节产生的作用都会反作用于社会,因此具备宣传教育工作就成了贯穿全过程地重要方式。教育能力要求教育者有一定的知识积淀,知识涉及的内容全面、广泛和系统。建立禁毒预防打击过程中技术人才与教育人才培养的耦合关系, 对技术在禁毒过程发挥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并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进行教导轨迹干预和恢复,帮助回归。
(二)严格把控权力从中央转换为地方的限度
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地方自治的国家,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在毒品打击预防下的运动很难取得成功。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央政府为加强禁毒工作,包括制定国家层面的禁毒政策框架,进行一系列工作机制的创新行动,包括“4·14”、“4·15”、“网络扫毒”。开展全民禁毒教育“6·27”工程,积极深入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加强禁毒教育的集中宣传,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禁毒教育体系。务实开展国际和区域合作,参加区域组织的各类禁毒行动,务实开展双边禁毒合作,与俄罗斯、美国、新西兰等国进行禁毒技术经验交流,组织开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平安航道”跨国跨境联合禁毒行动。
另一方面,某些地区在省一级有很大的自治权。省级和下级行政级别政府对用毒、涉毒存在差别。例如,云南和广西省在支持、实施和倡导针对注射吸毒者的减害干预措施方面做得远远超过其他省份。相比中央级别的研究管理,地方政府因为自身经济的限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专门的研究人员去应对毒品问题,一些政府领导人缺乏对毒品问题的专业性领导,使得毒品问题被忽视。
(三)增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资源使用效率
中国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包括计划生育协会,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青年团,工会和各种学术协会。非政府组织可以做政府机构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非政府组织在向吸毒者提供毒品预防、康复和治疗等服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非政府组织的灵活性,使得他们对自己代表的人群情况能够做出及时与合适的反应,填补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在人情关怀方面的空白。例如,中国社会对有毒品接触史的群体往往污名化,政府没有办法对这些边缘人群伸出针对性的微观援助,使得他们心理无法受到排解,往往面临更高的犯罪风险。此时,社会组织在这里就承担很迫切需要的针对性排解和接纳工作。
通过非政府组织与人群的亲近性,全面了解涉毒、吸毒人群为什么参与吸毒的根本原因,并让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参与政策制定,以确保吸毒者相信他们的组织能够为他们提供真正的服务。采取柔性的措施对吸毒者进行康复治疗,而不是强制将他们送到戒毒康复中心进行医学管制,同时注重对这些社工人员的保护,提高工作人员自我保护能力。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改变原正式方式,提供更人性化、更灵活有益的救济服务,根据吸毒者的情况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安置。其次,由政府资助非政府组织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和学术文献的出版,加强与国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学术研究、技術交流,为社会工作培养大批专业人士加入到专业的工作教育中,提升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为涉毒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发展国家整体社会保障机制。
五、结 语
国家毒品预防打击政策仍然是世界各国争论的焦点。打击干预措施旨在通过更广泛的环境,更广泛的互动网络和更广泛的交流渠道来应对毒品风险,许多复杂的动态因素影响着各国制定和实施毒品预防打击政策的方式,进而使这些政策对潜在或已吸毒者产生影响。毒品打击预防技术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将不同的活动链汇集到国家禁毒战略框架中。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以最大限度减少伤害原则制定政策,当前全球禁毒政策发生变革的时期,更需要有关具体政策反应技术证据。
注释:
①Susan Boyd. Gendered drug policy: Motherisk and the regulation of mothering in Can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Volume 10, 2018.
②波文:《墨西哥禁毒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③盖沂昆:《欧盟禁毒政策及其制定——一个共同治理跨国毒品问题的政策框架》,《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
④Tim Rhodes, Reychad Abdool. Drug harms and drug polic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Implementation science and HIV epide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Volume 30, April 2016.
⑤谷维:《土库曼斯坦举办反恐禁毒学习班》,《中亚信息》2005年第8期。
⑥中国禁毒网.《2018中国毒品形势报告》。http://www.nncc626.com/2019-06/17/c_1210161797.htm.
⑦Benedikt Fischer, Yoko Murphy, Katherine Rudzinsk, et al. Pherson: iIllicit drug use and harms, and related interventions and policy in Canada: A narrative review of select key indicators and developments since 2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Volume 27, January 2016.
⑧林臻,張潮:《“减压阀”到“朋友圈”: 台湾青少年毒品防治的发展与经验》,《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7期。
⑨Wilson R Palacios. Dina Perrone: The High Life: Club Kids, Harm, and Drug Policy. Critical Criminology, Volume 19, March 2011.
⑩Wilson R Palacios. Dina Perrone: The High Life: Club Kids, Harm, and Drug Policy. Critical Criminology, Volume 19, March 2011.
○11 ○ 13Karsten Lunze, Olivier Lermet. Compulsory treatment of drug use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Volume 59, September 2018.
○12董志敏:《缅甸毒品问题的现状及其治理》,《国际研究参考》2018年第12期。
○14Alex Stevens.‘ Being human and the‘ moral sidestep in drug policy: Explaining government inaction on opioid-related deaths in the UK. Addictive Behaviors, Volume 90, March 2019.
○15Andrew Groves.‘ Worth the test· Pragmatism, pill testing and drug policy in Australia. Groves Harm Reduction Volume 90, Journal 2018.
○16Martin P Wegman, Frederick L Altice MD. Relapse to opioid use in opioid-dependent individuals released from compulsory drug detention centre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voluntary methadone treatment centres in Malaysia: a two-arm,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Volume 5, Issue 2, February 2017.
○17D Werb, A Kamarulzaman, M C Meacham.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ulsory drug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Volume 28, February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