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词月意象研究

2020-01-08 02:25丁佩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清空词作首词

摘 要: 月这个意象广泛分布于张炎的各类型词作之中,其词作中的月意象具有色彩明丽、富于动感、画面感强、象与情合的特点。张炎描绘月意象的方式非常独特,其描写源于前人又有所发展,并且经常在尾句写月,余韵悠长。月意象的出现则使其词作更加清空骚雅且促使情感更加深沉蕴藉。

关键词:张炎词 月 意象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一直是诗人、词人笔下重要的书写对象,也是他们情感的寄托与内心思想的投射。南宋词人张炎,现存词三百多首,其中数十处写到月亮,并且词句都异常典雅空灵,极具美感。其词作一直以清空骚雅著称,深入挖掘其对月这个意象的描写,能从中窥见以及深入了解其词作及其词作的此种特点。

一、张炎不同类型词作中的月意象

(一)咏物写景词中的月意象

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数十首涉及月,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描绘月这个意象来歌咏其他的事物,以此来表达内心情思。月亮在这类词中只起到了一个渲染的作用,其目的在于用月来突出其他事物,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开阔。其中最常见的是借助月这个意象来歌咏花草以彰显出花草的美丽动人,例如其词《真珠帘》(绿房几夜迎清晓)为描写梨花的词作,但是张炎并没有一开始就描绘梨花的情态,而是写“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描写得清雅素净,让人在瞬间就能想象到梨花在如水月色中的情态和洁白优美的模样。《庆春宫》(蟾窟研霜)为描写桂花而作,张炎用月亮构建了一个美丽洁净的场景,突出了桂花的清幽与美丽。在这首词中,张炎对桂花进行了细致描写,但是却并没有以对桂花的夸赞来做结语,相反,张炎宕开一笔,转到了描写月亮“广庭人散,月淡天心,鹤下银桥”,写得非常开阔,衬托得桂花越发优雅迷人。

借月歌咏花草之外,张炎还直接描写月亮下的美丽景色。因为月亮升起,潮水上涨,张炎觉得神清气爽而写下的词作《壶中天》(长流万里)便是如此,這首词从词序到正文都是在描绘月下的场景,“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在空明月色中,月光如水映照着楼台,一切都非常洁净,这首词极具画面感,写出了月的空明洁净,也写出了月的消长和人生如梦的一缕愁绪。张炎在大德乙巳中秋所作的《夜飞鹊》(林霏散浮暝)也描写了月亮下的场景,“明月明年此夜,颉颃万里,同此阴晴”“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风起潮生”,因为有月的出现,一切场景都显得清空流丽。

(二)题画词中的月意象

除了咏物词,张炎还频繁在题画词中用月来展现画面,描绘出一种空明洁净的感觉。《南楼令》 (曾记宴蓬壶)便极具代表性,尾句“隔水一声何处笛,正月满、洞庭湖”,有声有色,虽未见这幅图,却能想象到这幅图画的美妙。其词《浪淘沙》(回首欲婆娑)以及《西江月》(缥缈波明洛浦)和《甘州》(想不劳)都为题画词,其中也涉及月,“弱水夜寒多,待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月照英翘楚楚,江空醉魄陶陶”“怕误他、看月上银床”等句子,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能够让人想象到图画所描绘的场景,月亮作为一个引子,能够快速地把读者带入这幅图画之中。

(三)酬答寄赠词中的月意象

张炎在与朋友的酬答寄赠之作中也经常借用月来表情达意,张炎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之作《壶中天》(扬舲万里)的尾句“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得到陈廷焯激赏,陈廷焯认为“(下阕)下字琢句,精炼无匹。结更高更旷,笔力亦劲”a,还称“结句眼前景,写得奇警”b。这首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与张炎借助月亮构建了一个如画的图景是分不开的,并且“孤白”既是指月亮也是指作者内心的孤洁和北上的落寞情绪,景与情、月与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异常动人。其他涉及月的酬答寄赠词作也是如此,《台城路》(扁舟忽过芦花浦)中的“正独立苍茫,半空飞露。倒影虚明,洞庭波映广寒府”写得空明萧瑟,极其高妙。《甘州》(听江湖)中的“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也是饱含深情,借月表现出环境的清幽以及张炎内心的愁绪。《瑶台聚八仙》(带雨春潮)也非常突出,这首词的尾句“玄真子,共游烟水,人月倶高”意境高远,超凡脱俗。在寄给戚五云的《探春慢》(列屋烘炉)中,张炎则借月这个意象,写出了积压在心中的非常深厚的情感,“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一句句都表达出了内心浓烈的忧愁和物是人非之感。

(四)祝寿词中的月意象

在张炎所作的祝寿词中,有两首祝寿词尤其清新脱俗,为后世词论家所赞赏。《壶中天》(波明昼锦)与《南楼令》(天净雨初晴)都是张炎为友人月溪即卞南仲所作的寿词,都描写了月亮,且以月作结,韵味悠长。张炎在《词源》中指出:“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当总此三者而为之,无俗忌之词,不失其寿可也。松椿龟鹤,有所不免,却要融化字面,语意新奇。” c张炎指出了作寿词之难,且指出需要“融化字面,语意新奇”,其所作的这两首寿词,尾句都写了月亮且非常新奇优美,“金尊须满,月光长照歌席”“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言辞不落窠臼,雅致清丽,以至于江昱评价道:“宋人寿词,虽出名手亦必沾带俗气。如此作雅润清丽,顿觉习语一空。”d后人对张炎的这两首寿词的评价都较高,而其词作之所以能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与其对月亮的描写是分不开的。

张炎为友人陆义斋所作的寿词《台城路》(清时乐事中园赋)则较为逊色,其中提到了月亮,但描述不多,仅仅有一句“白月光涵圆峤”,然后尾句是“渭滨人未老”,落到了实处,缺少韵味和意境,以至于高亮功认为“结语近俗”e。对比可知,月意象在其祝寿词中的重要作用,能为其词作增色不少,并且使得整首词更加清丽脱俗,空灵蕴藉。

(五)艳情词中的月意象

一直以来,后人对张炎的艳情词评价都较高,“出现于张炎笔下的女性, 一个个高雅、可爱、可亲、可敬,栩栩如生。张炎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f。其艳情词不同于传统的艳情词,其更多的是在艳情词中抒发身世之感和家国破碎之痛。在张炎的艳情词中,有几首词提到了月,并且整首词都非常具有特色和美感。例如有名的《国香》(莺柳烟堤),张炎在这首词中写道:“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虽然并没有写沈梅娇的情态,但是却通过写月,写出了对过去的不舍与现在内心的愁绪。而《甘州》(隔花窥半面)则是为散乐伎桂卿而作,整首词都在表达离合的悲伤和物是人非之感,尾句“争似得、桃根桃叶,明月妆楼”更表现了张炎对乐伎桂卿的际遇的同情,“明月妆楼”与桂卿此时的际遇形成了一种对比,更显哀愁。其《南楼令》(风雨怯殊乡)更是清雅之极,在词的上片,张炎回忆旧时歌舞,但是却在最后写道:“明月半床人睡觉,听说道、夜深凉。”后人评价此句“味在言外,最高、最雅。使秦、黄为之,不知多少佻巧”g。张炎艳情词中出现的月,澄净空灵,与词中的人物相互辉映,为整首词都添了几分清空雅洁的意味。

总之,月意象广泛分布于张炎的各类型词作之中,并且给这些词带来了独特的美感,使得其在同类型的词作中别具一格,清丽脱俗。而不论是在哪种类型的词作之中,其笔下的月意象,都具有四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二、张炎词中月意象的特点

(一)色彩明丽

无论是写景词、咏物词还是艳情词,也不论张炎是借助月亮表达哀愁或者愉悦之情,张炎笔下的月亮,色彩多是明丽的。张炎词中经常出现“白月”,例如“白月纷纷”“白月光涵圆峤”“月白枝寒雪满村”,也经常出现“明月”,例如“明月一方流水护”“倒泻半湖明月”“月明摇碎江树”“醉归明月千松”等。月总是有阴晴圆缺,但张炎更多的是描绘出一个明丽的月亮,不染尘埃,清晰洁白。相较诗歌而言,词更倾向于描写晦暗与阴霾,历代也多是描写残月或者黯淡月光的词作,但张炎词中的月,是明亮的、清澈的。

(二)富于动感

张炎在描写月亮的时候,经常使用动词,其将月光洒落的样子描绘得非常灵动。“明月闲延夜语”“月明摇碎江树”“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等,张炎将月亮视为可以行动的对象,对月亮的描绘,写得灵动且饱含深情。“端正窥户”“应有月明敲”这样的词句,让人能够窥见月亮的情态与模样,能看见光的流转与摇动。其作于元宵时节的 《风入松》(向人圆月转分明)中的“向人圆月转分明”,写出了月的情态与变换,一个“向”字,一个“转”字,摇曳生姿,具有极强的动感。

(三)画面感强

张炎词中的月意象,除了色彩明麗、富于动感之外,画面感还很强。张炎善于借助月来构建一个通透明亮的世界,让人能见到一幅幅关于月的美丽图景。其《摸鱼子》(爱吾庐)被后人赏识,尾句“凭高露饮。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描写得清空脱俗,高亮功指出这首词“闲适之致如画。结语极静、极豪”h。其《减字木兰花》(锁香亭榭)中提到“月色平分窗一半”,虽然简洁,却描绘出皎洁月光透过窗户照耀进窗户的情景。“张炎有《水龙吟·白莲》一首:‘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把白莲置于满湖烟月之中,那波光、那月色、那暗香,无不闪烁着莲花的神魂,而莲花却不可见。朦胧烟月,就为莲花营造出似有如无、似无还有的迷离之境,写尽了白莲的‘闲情淡雅‘冶姿清润之态”i。张炎词中的月意象,画面感极强,能写出月下事物或者月的迷人情态和景象,为读者展示了非常优美的画面。

(四)象与情合

月意象广泛分布于张炎的各类型词作之中,但这个意象始终都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高度契合。张炎随心驱遣着这个意象,应用自如。在经过旧居且有所感怀而写下的 《长亭怨》 (望花外) 中,张炎写道:“鹤去台空,环珮何处弄明月。”此句化用杜甫“环佩空归月夜魂”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哀伤和漂泊无依之感。如果没有这轮“明月”,张炎内心的凄楚不会被映照得如此动人。陈廷焯评价这首词“通篇无一字不呜咽,如断雁惊风、哀猿叫月”j。张炎的内心的情感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刻地表现出来,与选择了月这个意象是分不开的,也正是因为象与情合,张炎的词作才能够如此动人。在表达愉悦的时候,张炎词中的月便另有一番模样,在《绿意》(碧圆自洁)中,张炎在尾句写内心的愉悦“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澄明清澈,内心的愉悦之情跃然纸上。意象与情感契合程度之高,实属典范。

三、张炎描绘月意象的独特方式

(一)源于前人,有所发展

对于月亮的描绘,前人已经有了很多精辟独到的表达,张炎对月的描写有很多词句是源于前人的,与此同时,张炎又进行了一些改动,对前人的描写有所发展。“佇立山风晚,月明摇碎江树”反用张若虚“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则化用苏轼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朔流光”;“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则由杜甫的“凉月白纷纷”而来;“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则是化用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昨夜月明香暗度,相思忽到梅花树”则由卢仝的“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而来。张炎对月的描写,汲取了前人对月描写的独到之处,同时,又加上了更多的描写,使得月这个意象更加空灵有质感。例如“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更加灵动,还写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而“昨夜月明香暗度,相思忽到梅花树”较卢仝诗歌而言,月的出现使得词的意境变得开阔,映照着梅花,也显得格外雅致清新。

张炎对月的描写中,有一首词与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以至于论词者指出“亦翻用东坡《水调歌头》也”k。这首词是张炎在大德乙巳中秋所作的《夜飞鹊》(林霏散浮暝),在词序中,张炎就提到“余作此词,为‘明月明年佳话云”,苏轼曾有 《中秋月》“此时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张炎在词中写道:“明月明年此夜,颉颃万里,同此阴晴。”这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义,并且,张炎这首词也并不逊色,尾句的“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风起潮生”清雅且余韵悠长。可以说,张炎对月的描写,吸取了前人对月描写的精华,又有一定的发展。

(二)尾句写月,余韵悠长

《山中白云词》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大多是位于尾句,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言已尽而意无穷,余韵悠长。例如张炎在北游时候的作品,“待击歌壶,怕如意、和冰都折。且行行,平沙万里尽是月”描写得慷慨雄阔,结尾中月的出现除了让人感受到意境的开阔之外,更多的是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在其构建的画面中游走思索,有更深的体会和感受。就像歌声绕梁三日经久不绝一样,张炎的词因为月意象的出现也显得韵味悠长。在《摸鱼子》(爱吾庐)中,张炎在词作末尾才写月亮的情态“凭高露饮。正碧落尘空,高摇半壁,月在万松顶”,圆美流转,令人回味无穷。

张炎曾在《词源·咏物》中提出:“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l 其认识到了咏物中结句的重要性,并且运用到了具体的实践之中。不仅是咏物词,在其他类型的词作中张炎都很重视结句。张炎所作的两首后世评价颇高的祝寿词便是如此,都是在词最后才写到月这个意象,“金尊须满,月光长照歌席”“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长照的月光与端正的月亮,让作者的情感表达摆脱了俗套,且极具韵味,让读者沉醉其中。其还提到“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m,张炎深知尾句的重要,并且其在写月的词中落实了这一点,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月意象给词作带来的美感

(一)使词作更加清空骚雅

张炎认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n,并且把“清空”和“骚雅”作为评价词作优劣的标准。张炎笔下的月亮,洁净空灵,无论是借月亮来写花、题画还是酬答寄赠,月亮都是清空明亮的,花朵在月光的映照下美丽动人,画中的图景借助月光能非常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酬答寄赠的诗歌中那皎洁的月亮也随着词人的情感一起流转变换,使得整首词的意境都是清空骚雅的。“张炎的‘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摸鱼儿·高爱山隐居》)不仅深得万壑松风、玉宇无尘的明月夜之妙,更是其超凡脱俗、皈依自然之品格的写照。他那种心游碧落、‘散发吹箫‘跨鹤遨游的奇思妙想,显然是来自道家求仙飞升的启示,为我们营造出清丽流转的美学意境”o。后人对张炎词作所给出的这种较高的评价,与其词作对月的描写是分不开的,月这个意象,营造了清空的意境,提高了整首词的品格。月这个意象的出现,还能够令词作变得更加骚雅。这一方面是因为月这个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与词人的描写,已经被赋予了一些雅致的意味和品格;另一方面,来源于张炎月这个意象的极其雅致的描写。无论是在咏物词、题画词还是祝寿词甚至艳情词中,张炎笔下的月意象都是超凡脱俗,不染尘埃的,这使得张炎的词作毫无艳俗之气。清空骚雅,读之让人神观飞越。

(二)令情感更加深沉蕴藉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p。王国维曾指出景语与情语的关系,而意象与情感也是这样的关系。张炎借助月亮来表现了内心的深沉情感,月是其情感的依托,这使得其情感深沉又含蓄。与此同时,他积极地化用前人词作中写月的句子,也使得所表达的情感是多重的、复杂的、蕴藉的。在写物是人非之感时,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鹤去台空,环珮何处弄明月”“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笑语当年。情款密、思留连。记白月依弦,青天堕酒,衮衮山川”“怀人处,任满身风露,踏月吹箫”,这一句句关于月的词句,都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哀悼,读者能在字里行间见到张炎内心的痛苦,空对着旧时明月,张炎的情感沉积下来,变得深沉蕴藉,词作更加具有感染力。

五、结语

古往今来,诗人或词人们离不开月,对月这个意象的描绘,能让其诗歌增色而变得别具一格。张炎对月这个意象的描写,清新优美且具有特色,了解其词作中月意象的特点与描绘方式的与众不同,能够更加明白其词作的美以及洞悉其藏于月中的深刻情感。清空骚雅这样的评价,也能在月这个意象中找到憑据。至今,月亮依旧悬于空中,而张炎写到月的篇章,也依然摇曳生姿。

abdeghjk〔南宋〕张炎撰,孙虹、谭学纯笺证: 《山中白云词笺证》,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22页,第22页,第705页,第571页,第434页,第102页,第312页,第581页。

clmn〔南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 《词源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第20页,第25页,第16页。

f 张雷宇: 《试论张炎的艳情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io胡朝雯: 《月光辉映下的宋词──谈宋词里“月”的意象》,《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2期。

p 王国维著,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 《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25页。

参考文献:

[1] 张炎撰.孙虹,谭学纯笺证.山中白云词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9.

[2] 张雷宇.试论张炎的艳情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 胡朝雯.月光辉映下的宋词──谈宋词里“月”的意象[J].中国韵文学刊,1998(2).

[4]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王国维著.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到安徽大学大自然文学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编号:ADZWY19-05

作 者: 丁佩,安徽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清空词作首词
神回复
在法国亲历“清空阁楼”
宋高宗的眼力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清空你的购物车是我的温柔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下一场雪,写一首诗
从占有到清空
《诗词曲五首》(选二)阅读理解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