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永
村里,村人称庄稼为庄户,种土地的村人就是庄户人家。在村里居住时,我记得庄户人有个习惯喜欢看庄稼。春天看庄稼出苗状况,夏天看庄稼长势如何,秋天看庄稼有几分成熟。
在我渐进成长中,我不经意就喜欢上了看庄户,加入到看庄户的人流中。觉得好玩,好看。
春日里,庄稼到了快出苗的前夕,庄户人就到田间查看种子发芽状况。按常理庄稼到了出苗的时候,却没有出苗,庄户人的心很纠结。在田地里的垄眼上用手刨开泥土,查看种子发芽。缓缓地剥开一层层泥土,生怕触碰到种苗。如看到种子没有发芽,还得继续刨,直到从泥土中看见有发黄的嫩芽时,心就落在肚子里。庄户人擅长从劳动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明白了种子发芽出苗生长与气温的关系。天气气温低,热量不足,种子发芽迟缓;天气气温正常,种子如期发芽。破土而出的嫩芽盈盈喜人,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嫩绿,油绿,看似弱不禁风,日渐成长变化喜人。
庄户人喜欢雨后看庄稼,这仿佛是每一个庄户人的功课。雨后看庄户常常给人带来好心情,好心境。一场喜雨过后,满山遍野到处是看庄户的村人。在村里我当农民的那阵子,我常常混杂在庄户人群中到田野里看庄户,也有独自看庄户的时候。站在地头眺望,满眼的绿,层层叠叠的绿,漫天而来的绿,铺天盖地的绿,真是“绿”字当头,绿满心头。徜徉在绿油油的世界里,莜麦嫩绿,小麦油绿,谷子糜子黍子深绿,荞麦的两片嫩叶泛出绿意,可爱盈人。
“一道道圪梁一道道洼,手牵着妹妹看庄稼。”
“不知道是哪一块地长得好,心里头高兴拉着妹妹跑。”
不知是谁的歌声,从歌声中我们听得出一定是雨水足墒情好,庄稼长势旺盛。庄户人内心喜悦,不由得喊上几嗓子信天游。微风吹来雨后的清醒湿润,有凉爽之感。在绿色的世界里憧憬丰收,把希望留给金色的秋。
到了初秋时节,每年一度的查产是全大队人的头等大事,也是秋天田野里一道别致风景线。
查产关系到生产队能不能留足口粮,关系到家家户户能分到多少粮食,关系到每一个人能不能吃饱饭,每一个庄稼汉子都很关心查产。查产,其实就是看庄户,有着特殊的意义。大队组织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在学校开会,大队支书讲话,生产队长们发言。十二个生产队轮流转一圈,看庄稼长势,预计收成,核定产量,核定给国家上缴公粮数量。无论到了哪一个村,中午管一顿午饭。也没有什么好吃的,白面馒头大烩菜。个别生产队给宰一只羊犒劳大队领导,查产的小队长们跟着沾光,也能吃上荤腥。
在村里,我参加过几次查产会议。年岁尚小的我看到了壮观的场面,感到大队支书是一个很大的官,看到那些小队长个个也很风光,在我年少的心里羡慕的五体投地。几十年过去了,那些大队干部的名字甚至小队长的名字还清楚地记得。这个高级别的看庄户,庄户人参加不上。
落实生产责任制,看庄稼成了村里的风景,我也是看风景的一个。秋风阵阵,吹拂着原野,吹拂着庄稼,吹拂着我们庄户人的心。春天有“春风不刮地不开”的说道,那秋风的吹拂,催熟庄户回头。我漫步在田间,心情格外激动,看到即将成熟的麦子,荞麦,我的脑海里涌出“繁荣”和“希望”的词语,我想起“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麦穗渐渐泛黄,涂上了黄楞楞的色调,荞麦在秋风中摇曳着,茎秆深红,叶子脱落,籽粒失去了绿意,黑色成了主色调。
看庄户,曾經是我的一个习惯。雨后看庄户,秋初看庄户,是我在乡村生活时的爱好。徜徉在田间,齐腰高的庄户荡漾着绿意,麦穗锋芒,揽一撮麦穗在手掌,划过指尖,谷穗厚实,摇曳风姿,满当当的是丰满质感。那是我最兴奋的时刻,现在想来,也会激动一阵子。
在下乡扶贫的日子里,车子驰骋在乡间的小路上,隔窗而望,到处是一片生机和活力。其实,我每天都在看庄户,让我回味看庄户的每一个日子,那种期盼,那种担忧,那种希望,百感交集,万般思绪。一年多的日子里,看庄户丰富了我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心灵。春天里,破土而出的幼苗让我看到了生长的希望,夏日里,盈盈喜人的庄稼给了我美好的憧憬,秋天里,充满希望的田野给了我满满当当的收获。
不经意间,我重拾起看庄稼的爱好。今年雨水丰沛,庄稼长势喜人,我是认真看庄户的。夏日雨后的一个下午,从村委出来,我徒步走访贫困户,遇到了看庄户的村民张宝善。给我指了一下他的两块麦田,初露锋芒的麦子在微风中摇曳,绿油油的惹人喜爱。我脱口而出“好麦子,好麦子!”隔三差五,午饭后我总要代张宝善去看麦田,风吹麦浪,丰收在望。
看庄户是有瘾的,能培养起人的兴致来。我看油菜花开,看荞麦开花,那金色的黄,那雪白的白,常常会直抵我的灵魂深处。现在,向日葵又开花了,微笑着面对太阳。莜麦长势很好,细碎的穗子仿佛风吹的铃铛。高大的玉米成为一堵坚实的绿墙,樱子在风中舞。
看庄户,可以重拾兴趣爱好,可以找回丢失的岁月,也可以憧憬未来的日子。看庄户,看的是庄稼,愉悦的是心情。庄户人最懂得节俭,知道每一粒粮食是用勤劳和汗水换来的。从春天耕种到夏季锄地,再到秋日里收割,历经几个月的时光,还得老天惠顾,风调雨顺,才能吃到嘴里。收割后还需要碾打、淘洗、晾晒,加工成面粉。还有生火做饭,和面擀面,煮熟蒸熟。每一道程序每一个步骤缺一不可。然后摆上餐桌,刺激我们的味蕾,咀嚼出麦香心里的甜蜜。
我想起在村里生活时那些锦囊妙语,不乏我们庄稼人的智慧和幽默。于是就有了过年庄户人写在米面瓮上的“米面如山”的憧憬,有了“勤俭持家,节约先行”箴言训话,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愿望。
我又想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感悟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蕴藏的内涵。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