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属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优化研究

2020-01-08 02:21杨凤美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大学生

摘 要 高校团属新媒体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具有关注度高、管理规范、互动多样的显著优势,但其在思政引领方面存在实践运营动力不足、理论引领高度不够、融媒体整合状况不佳等问题。更好的发挥高校团属新媒体思政引领效能要注重运用精准思维,包括精准定位、精准决策、精准保障,同时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遵循规律、抓好契机,还要坚持改革,勇于开拓创新。

关键词 团属新媒体;大学生;思想引领;精准思维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8-0028-03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工作必须站在理想信念制高点,把握广大青年脉搏,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做好思想引领工作。”[1]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机遇,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链接传播,打造校园“朋友圈”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实施路径包括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微平台”实现 “微服务”、通过“微分享”制造“微舆情”、建立“微情感”实现“微思政”继而达到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目标。

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互影响的创新探索,通过这种新技术、新载体、新形式动员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已逐步走上时代舞台。然而,新媒体在建设发展中除了代际更替显著、团工作载体滞后、新媒体平台对青年吸引度不高外[2],还存在实践运营动力不足、理论引领高度不够、融媒体整合状况不佳等挑战,因此提升高校团属新媒体的思政引领效能已成为新的时代任务。

1 高校团属新媒体发挥思政引领的显著优势

1.1 关注度高

高校团属新媒体由于其属性特征,而被大学生群体认可关注。高校团属新媒体作为官方资讯的窗口,其相关信息基本在新生入校初期就被广泛宣传和扩散,并会得到学生们的主动关注。高校团属新媒体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同学们身边的“微平台”,学生们可从学校、学院团属新媒体中获知校园文化活动、最新的校园动态等。高校团属新媒体基本都是学生组织运营,是其自我实践、锻炼、交流的平台,相比较其他被动接受,这是学生们主动参与建设的新媒体,在校园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1.2 管理规范

高校团属新媒体都是由所属团组织直接负责,有相对完善的管理运营制度、相关稳定的师生运营队伍、相对有保障的运营经费。高校团属新媒体内容的编辑、推送基本都是由团委宣传部负责,个别团组织还专门成立了“新媒体管理运营部”等类似部门运营其团属新媒体。贯彻落实国家“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具体要求,高校团属新媒体内容审核者或第一责任人都是政治面貌为党员的团委书记、副书记、部长等,大部分二级学院团委书记由思想政治辅导员担任,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并牢牢把握话语主动性。

1.3 互动多样

新媒体所具备的匿名性特点可以为大学生群体思想引领工作营造民主、平等与自由的工作环境,可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保障了思想引领工作的参与性、互动多样性[3]。高校团属新媒体与大学生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线上与线上的互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线上与线上的互动主要以参与、转发、点赞、评论、留言等形式存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包括宣传、动员、总结、表彰等。这些互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不断影响着广大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新冠肺炎疫情下,各高校团属新媒体在线上开展系列抗“疫”活动、“五四精神”传承、“四史”教育活动等,同学们居家隔离期间,便进行了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

2 高校团属新媒体建设现状及作用发挥

现在高校各层级团组织新媒体账号已逐步建立,并发挥了一定的宣传功能、服务功能、動员功能,但其在发展方面还不成熟,思想政治引领效能有待提高,主要包括实践运营动力不足、理论引领高度不够、融媒体整合状况不佳。

2.1 实践运营动力不足

实践中以校、院两级团委新媒体为研究主体,广大师生们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便捷化功能,使团务通知、评奖评优、信息服务等实现了快速通达,也导致各级各类新媒体承担起很多学工、教务等非共青团职能的工作[4]。过多的事务类工作推送导致团属新媒体师生运营团队出现“忙、茫、盲”的状态,疲于追逐推送数量,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完善顶层设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在服务角度不断拓展,在思政引领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青年学子们的追求更加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更加追求图文并茂,有内容、有形式、有情感的推送,对用户体验和参与感要求更高,团属新媒体不能很好的跟上青年群体的需求,导致出现“关注多、阅读少,推送多、热点少,文字多、扩散少”的现状,这种状况又反作用于师生运营团队,影响了运营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往导致实践运营动力不足。团属新媒体基层运营团队为学生,大部分学生参与建设期限为1~2年,对学生团队重使用、轻培养,学生们同时要兼顾学习、科研、其他校园文化项目等,对所运营新媒体创新发展的贡献极为有限。

2.2 理论引领高度不够

高校团属新媒体目标群体为高校团员青年,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能够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新时代背景下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平实易懂的入脑入心,继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高校各类团属新媒体基本已经形成团组织内部联动机制,例如形成校团委、院团委、班级团支部、社团团支部等共青团新媒体传播矩阵,实现了工作和宣传的联动[5],但是仅限团组织内部的联动是远远不够的,会出现内容同质化,新鲜度不够,引领高度欠缺的情况。此外,理论引领高度不高还会导致新媒体内容缺乏营养、缺乏内涵,甚至会脱离实际出现低端化、泛娱乐化现象,提高团属新媒体理论引领高度刻不容缓。一些高校团属新媒体理论方面的内容传播过度依赖转载,重复出现的推送降低了用户的黏度,个别在理论性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单一,长篇大论缺乏趣味性,对青年的吸引力较弱。

2.3 融媒体整合状况不佳

高校团属新媒体建设主要有三个层次,分别为校级、院级、班级,新媒体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公众号、QQ号,还有近年发展的抖音、哔哩哔哩网站、知乎等。高校团属新媒体由于建设水平不同,导致其发挥思政引领能力不同,一般校级新媒体建设水平最强,班级团支部新媒体建设水平最弱,院级新媒体建设水平居中。很多的班级团支部在大一期间会盲目开辟很多新媒体平台,但很快便由于缺乏指导、经费不足、无人管理等原因转变为僵尸账号,最后面临被注销。校级和院级新媒体是发挥思政引领的主力军,主要的载体平台都在2个及以上,但不同学校载体平台建设水平差距较大,同一学校/院的不同平台建设水平也有差异,各媒体平台建设滞后现象突出,思政引领效力有待提高,总之,各高校各类团属新媒体之间整合状况不佳。

3 高校团属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优化

3.1 高校团属新媒体建设要善用精准思维

精准思维作为科学的方法已被成功应用到国家治理中的多个领域,如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等,同样的,很多的思政工作者也运用精准思维方法提出精准思政、精准育人概念,使新时代思政工作得到发展和创新,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团属新媒体的建设可尝试运用精准思维理念进行优化,提升对大学生的思政引领能力。

3.1.1 精准定位

高校团属新媒体的建设必须以团员青年为中心,始终把服务青年、教育青年、引领青年作为新媒体建设的方向目标。要不断研究在校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挖掘网络教育规律,精准对接青年学生的需求和呼声,在运营内容方面要区别于高校其他新媒体,要更有针对性、趣味性、活泼性的特点;在运营流程上将关注点放在留存和促活两个方面,即高校团属新媒体建设不可一味追求流量、追求新用户,而是要留住现有关注用户主要为在校生和毕业校友,促使其对新媒体的关注度保持增加或平稳,而不是减少。

3.1.2 精准决策

高校团属新媒体要不断增强其价值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善于运用智能设备与大数据技术,从数据中分析青年人运用团属新媒体平台的规律和特点,实现决策的精准性、有效性。校团委、院团委、学生干部要分别担任团属新媒体运营的高级运营者、中级运营者、初级运营者,每一级别运营者要精准工作职责,同时要注意搭建三级运营者反馈交流平台,学会整合优质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减轻师生们不必要的事务工作负担。同时高级运营者也要搭建各中级运营者交流合作平台,如各二级学院新媒体之间的学习分享会等,各中级运营者要搭建好初级运营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如组织各新媒体宣传部门同学线下开展系列团建活动、头脑风暴活动等,也可有利促进第二课堂育人实效。

3.1.3 精准保障

培养队伍、健全制度、完善平台。激发高校团属新媒体的活力,提高引领效能,必须要把校级和院级各类新媒体平台运营好、设计好、增强用户体验感、获得感。无论是校级还是院级团属新媒体,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培养一批有政治素养、创新精神、新媒体传播思维的师生队伍,加强对队伍的培训力度,以模块化、阶段化、指标化做细、做实培训内容。还要加强运营队伍的稳定性,一般核心学生干部任期为一年,如团宣部长、新媒体部部长,出于新媒体运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定要加强对新媒体运营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丰富部门框架结构,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做好换届帮扶。

网络新媒体的运用,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机制的规范,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将影响网络新媒体育人的实效[6]。目前大部分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新媒体使用或舆情的监督、管理,就高校团属新媒体除了完善上述制度外,要重点加强激励类机制、体制的制定,如对队伍创新的激励,对热文、爆文的奖励,在实践中可以每学期评定出“最美小编”“最具人气奖”“最具影响力”热文等,激发出运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媒体平台建设方面,我们要遵循“青年在哪,团组织工作就要延伸到哪”的原则。其中,共青团中央起到了很好的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除了建设完善“两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之外,还陆续入驻知乎、哔哩哔哩网站、QQ空间、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快手等,结合不同特点的平台主动发声[7],各高校团属新媒体建设要积极向共青团中央看齐,在充分调研本校、本院团员青年喜好平台的基础上,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平台建设,时刻跟上所引领、所服务学生的步伐。

3.2 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目前一些高校团属新媒体建设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新媒体平台由学生直接管理发布,教师等权威人士仅负责意识形态的把握,参与较少,很难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层次,思政引领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8];另一个是新媒体平台上层设计完全由教师负责,学生团队只负责简单的编辑、推送等事务工作部分,导致新媒体平台对青年的吸引度不足,用户粘度低,互动少,因此,高校团属新媒体建设要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坚持满足广大团员青年对团属新媒体的需求,如团务信息获知、校园动态等,同时新媒体建设符合当代青年特点,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注重让青年人自己传播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其次,以教师为主导要坚持团干部教师、思政类教师、“网红”教师齐上阵,拓宽师资范围,同时还要落实责任意识、底线意识,教师担当好“把关人”“过滤阀”的角色。例如,可依托团口重大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如“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二·九”等,邀請校内外优秀思想理论课教师组织直播、线上知识互动等,真正让主题教育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凝聚更多青年。

3.3 遵循规律、抓好契机

高校团属新媒体要更好的发挥思政引领一定要遵循青年人成长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新媒体平台建设规律等,不断扩大与青年群体的意见共识空间。此外,要抓好建设契机、传播契机、教育引领契机,发挥好意见领袖的积极向上作用。如近期可依托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素材,从大处着眼,如理想信念、爱国教育,从小处着手,如支部优秀团员志愿事迹等,让青年群体紧密围绕在共青团、共产党周围。还可依托“四史”教育契机,以穿越剧的形式演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依托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契机,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可在开学初期开展“大学生,扣好扣子”的主题活动,将学生对大学的热情融入到对集体、对祖国的热爱中去,为其四年的踏实学习埋下坚定信念支撑。

3.4 坚持改革,勇于开拓创新

高校团属新媒体使命为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培养青年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5后”“00后”“05后”每个时期的青年都有其独特的时代气质,也有其独特的互联网气质。目前我国也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复杂的国际环境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以不变应万变,坚持改革,坚持开拓创新。通过改革创新及时调整被时代所抛弃的老思路、旧把式,及时替换机械无效的操作模式,让每一所高校的每一个团属新媒体都焕发生机,走在青年前面,引领青年不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共青年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N].中国青年报,2013-06-21(11).

[2]杨大刚.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5(3):112-117.

[3]李晗杰.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35-37.

[4]景耀强.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思想引领的实现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8(4):117-122.

[5]彭译萱.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的有效管理机制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0,6(7):62-63.

[6]李艳萍,廖利明.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团学工作实践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5):141-143.

[7]周浩.共青团中央在哔哩哔哩网站的主流价值观传播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8]娄鑫钰,滕美君.二级学院应利用微信平台优势引领大学生思想[J].文教资料,2019(29):114-115.

基金项目:2020年度上海学校共青团课题基金项目“网络文化工作室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研究——以共青团中央为例”(项目编号:2020YB93);上海商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重点任务“‘三个一百”项目提升网络育人实效”。

作者简介:杨凤美,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将政治教学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