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利娟,薛晓鸥,米 鑫,谢 伟
(1.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13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且85%以上新发及死亡病例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宫颈癌高发国家,患病和死亡人数占全世界1/4[1]。目前,宫颈癌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放疗,辅助方法有化疗[2]。在宫颈癌治疗中,中医药治疗尚不能替代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方法。但是在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后用内服外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以扶正祛邪,能够稳定瘤体,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轻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以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减毒增效之优势[3]。中医学中并无宫颈癌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癥瘕病”、“崩漏”、“带下”等病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正气虚弱,邪毒客于子门,瘀结胞中。“清热利湿外治法”前期临床及实验研究已经表明:能改善阴道局部免疫微环境,上调HLA-I 和CD8 分子的表达而增强机体对病毒免疫杀伤功能而起到抑制HR-HPV 作用[4-9]。
ERK 及P38 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之一,ERK 家族有5 个亚族,包括ERK1-ERK5。其中ERK1 及ERK2 通路中的两个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参与并调节了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分裂及死亡等多种生理过程,并且在细胞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RK 及P38 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热点。
本实验研究清热利湿法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测量肿瘤体积及体质量,计算抑瘤率,HE 染色法观察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体中p-ERK 及p-p38 蛋白表达水平,研究清热利湿外治法对宫颈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进一步揭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
1.1 实验动物 SPF 级BALB/c(nu/nu)裸小鼠35 只,雌性,5~6 周龄,体质量SPF 级BALB/cnu/nu,购于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饲养条件:SPF 级BALB/c(nu/nu)裸小鼠均由实验动物中心SPF 屏障系统的洁净层流架内,医学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编号:SCXK(京)2012-0001。实验室相对湿度为50%~70%,动物室温为(24±2)℃,采用12 h 昼夜间断照明,水料自由饮用。
1.2 受试药物 外用中药方由百川飞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注射用顺铂购自齐鲁制药有限公司,Anti-Human Papillomavirus 16(E7)antibody、Anti-ERK1+ERK2 antibody、Goat Anti-Rabbit IgG、Goat Anti-Mouse IgG、Anti-Human Papillomavirus 16(E6)+18(E6)antibody、Anti-Rb antibody、Anti-P53 antibody均购自abcam,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北京中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宫颈癌细胞株 宫颈癌Siha 细胞株,购自上海复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主要仪器 细胞培养箱(Thermo 公司);酶标仪(Thermo 公司);倒置显微镜(Nikon);生物洁净使用超净台(Opti MAIR);低速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游标卡尺(SYNTEK);高精度电子称重天平(Ei)。
2.1 宫颈癌Siha 细胞悬液制备 宫颈癌Siha 细胞株复苏后行细胞培养。培养条件是含10%胎牛血清、100mg/mL 链霉素和100 IU/m 青霉素的DMEM培养液,置于37 ℃、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2.5%胰酶消化,离心,弃上清。培养基悬浮沉淀细胞,计数后调整细胞浓度2×107/mL。
2.2 动物与分组 35 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清热利湿外治法高剂量组、中剂量、低剂量、顺铂组、空白对照组。裸鼠购买后,预先在室内常规饲养,观察3 天。每只裸鼠用0.5 mL 注射器将0.2 mL 浓度为2×107/mL 的细胞悬液在无菌条件下皮下注射于裸鼠右前肢腋窝处皮下。在无特定病原体(SPF)环境饲养裸鼠,并观察裸鼠生长状态及肿瘤生长情况,以皮下结节直径>0.5 cm 为成瘤标准。裸鼠成瘤后,将裸鼠称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 组,每组7 只,进行给药。
2.3 各组给药方法 ①外用中药方高剂量组:0.942 8mg/kg;②中剂量组:0.471 4mg/kg;③低剂量组:0.235 7 g/kg;④顺铂组:浓度为5mg/kg,用量为0.5 mL,腹腔内注射,每4 天1 次;⑤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观察。清热利湿外治法各组均使用无菌棉签将药物涂抹在裸鼠瘤体表面,每日一次。各组用药和观察时间均为4 周。
2.4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裸鼠精神状态、活动力、反应、饮食、排便情况、皮下种植区外观及触感,每日用药前测量裸鼠瘤体的长径(a)和短径(b),测量裸鼠体质量。治疗过程中死亡裸鼠,均行解剖以明确死因。停药24 小时后,用裸鼠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剥取瘤组织,并瘤组织称重、进行体积测量,计算抑瘤率。肿瘤体积(V)=ab2/2,抑瘤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2.5 HE 染色 1)二甲苯2 次去蜡处理,每次15 min。2)将切片进行清洗:100%乙醇5 min 共2 次,80%乙醇5 min 1 次,蒸馏水5 min 1 次。3)苏木精液染色5 min。4)流水冲洗5 min,1%盐酸乙醇30 sec,水洗30 sec,蒸馏水过洗5 次。5)0.5%伊红液染色3 min,蒸馏水稍洗30 sec,80%乙醇稍洗30 sec,95%乙醇1 min 2 次,无水乙醇3 min 2 次,二甲苯3 min 2 次。6)中性树胶封固。
2.6 免疫组化SP 法 第一天:将切片放入37 ℃烘培箱内30 min,取出后室温放置10 min;脱蜡:将切片放入纯二甲苯中脱蜡3 次,每次15 min;将切片放入100%酒精2 次,每次10 min;将切片放入90%酒精2 次,每次10 min;将切片放入80%酒精1 次,每次10 min;将切片放入70%酒精1 次,每次10 min;将切片放入蒸馏水中3 min;将切片放入PBS 中3 次,每次3 min;灭活:双氧水直接滴加,室温内放置10 min;PBS 洗3 次,每次3 min;热修复抗原:将切片浸入枸橼酸盐缓冲液中,大火煮沸3 min;室温内静置2 h 直至完全冷却,PBS 洗3 次,每次3 min;滴加5%BSA 封闭液,室温放置20 min;滴加一抗,将切片放入湿盒中,4 ℃冷藏冰箱内过夜。第二天:将湿盒从冰箱内取出,PBS 洗3 次,每次2 min;滴加二抗,室温放置20 min,PBS 洗3 次,每次2 min;滴加SABC,室温放置20min,PBS 洗4 次,每次5 min;DAB 室温显色,蒸馏水洗涤中止反应,自来水冲洗30 min;⑤苏木素轻度复染,40~45 s,自来水流水冲洗30 min 中止反应;将切片放入70%酒精1 次10 min;80%酒精1 次10 min;将切片放入90%酒精2 次,每次10 min;将切片放入100%酒精2 次,每次10 min;封片:中性树胶封片,要求胶少,无气泡。
2.7 结果判定标准 免疫组化采用半定量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是根据阳性细胞的比例和染色强度进行评分。阳性细胞比例:随机选择5 个高倍视野,计算其中的阳性细胞比例,然后评分,<5%为0 分,5%~25%为1 分,25%-50%为2 分;50%~75%为3 分;>75%为4 分。染色强度:无显色为0 分,浅黄色或黄色为1 分,棕黄色为2 分,棕褐色为3 分。蛋白表达水平=阳性细胞比例×染色强度。光镜下p-ERK 和p-p38 蛋白阳性细胞均表现为细胞浆或细胞膜呈棕黄色,而细胞核不着色。
2.8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瘤体生长曲线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 分析,取P<0.05 作为显著性差异水平。
3.1 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 雌性裸鼠接种Siha细胞后,2 d 种植区皮肤呈白色改变,3~4 d 白色皮肤改变消失,5~6 d 种植区皮下可触及2~3 mm 瘤样结节,质地韧,7~8 d 种植区皮下可触及直径5 mm瘤样结节,质地稍硬。本实验35 只裸鼠成瘤率为100%。按裸鼠肿瘤体积大小随机分5 组,每组7 只,治疗前各组裸鼠平均体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图1 成瘤裸鼠
3.2 荷瘤裸鼠治疗前后体质量的变化 顺铂组裸鼠在用药后一周均出现活动量减少,厌食水,消瘦,皮肤干涩,其中2 只裸鼠分别在用药第17、18 天死亡,死亡裸鼠解剖其肝、肺、肾脏后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死亡为化疗后毒副作用所致。其余各组一般状况良好,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经过4 周治疗后,各组裸鼠平均体重:清热利湿外治法高剂量组(18.83±0.76)g,清热利湿外治法中剂量组(18.45±0.65)g,清热利湿外治法低剂量组(18.72±0.82)g,顺铂组(13.51±0.31)g,对照组(19.26±0.82)g,顺铂组与其余各组相比,裸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清热利湿外治法3 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3.3 各处理组裸鼠肿瘤体积变化 接种宫颈癌Siha 细胞后各组肿瘤体积均逐渐增大,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较快,各治疗组移植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其中清热利湿外治法高、中剂量组及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利湿外治法低剂量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4 各治疗组裸鼠瘤重及肿瘤生长抑制率的比较 顺铂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75.82 3%,清热利湿外治法低、中、高剂量组抑制裸鼠Siha 皮下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4.94%、31.24%、36.23%,见表1。在治疗终点,顺铂组及紫柏凝胶高、中剂量组瘤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热利湿外治法低剂量组瘤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裸鼠质量、瘤体积、瘤重、抑制率变化()
表1 各组裸鼠质量、瘤体积、瘤重、抑制率变化()
组别 裸鼠质量(g)瘤体积(cm3)瘤重(g)抑制率(%)外治法高剂量组 18.83±0.76 1.918±0.82# 1.727 5±0.63# 36.23外治法中剂量组 18.45±0.65 1.935±0.83# 1.813 1±0.74# 31.24外治法低剂量组 18.72±0.82 2.280±0.85 2.304 2±0.81 14.94顺铂组13.51±0.31 1.040±0.41# 0.655 0±0.14# 75.82空白对照组19.26±0.82 2.640±0.95 2.709 0±0.63
3.5 裸鼠移植瘤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肉眼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呈结节状,肿瘤组织血供明显、丰富,组织切面呈鱼肉样,可见局灶性坏死,以顺铂组及外用中药方高剂量治疗组明显。镜下见各组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核大且清晰,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肿瘤细胞呈漩涡、簇团状生长,瘤团间可见坏死病灶形成,呈均质红染色样,细胞变大,细胞核染色加深,见核固缩、溶解、碎裂。各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坏死区域均有增大,其中顺铂组坏死区域增大较为明显。外用中药方用药组随着治疗剂量的增高,肿瘤组织坏死区域呈逐渐增大趋势。
3.6 清热利湿外治法对p-ERK 蛋白表达的影响 从表2 可见,各用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p-ERK 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外用中药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顺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外用中药方有下调p-ERK 蛋白表达的作用。
3.7 清热利湿外治法对p-p38 蛋白表达的影响 从表2 可见,各用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p-p38 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外用中药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顺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外用中药方有下调p-p38 蛋白表达的作用。
图2 各组裸鼠大体情况
图3 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观察(×200)
图4 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p-ERK 蛋白表达情况(×200)
图5 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p-p38 蛋白表达情况(×200)
表2 清热利湿外治法对p-ERK、p-p38 蛋白表达的影响
清热利湿外治法全方由紫草、金银花、苦参、黄柏、百部、莪术、白芨等药物组成,以上中药采用水提、醇提法提取后,加用卡波姆等基质制作而成,全方具有清热祛湿、解毒活血、敛疮生肌、杀虫止痒之功效。该方由东直门医院名老中医郭志强教授创立,该方经过前期部分临床观察,用于治疗宫颈高危型HPV 感染,疗效甚佳。前期清热利湿体外实验研究结果亦证实此法能抑制宫颈癌Siha 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10]。
本实验通过对人宫颈Siha 细胞癌的动物研究,发现清热利湿外治法降低了人宫颈Siha 细胞肿瘤的生长。我们通过建立人宫颈癌Siha 细胞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高、中、低剂量的清热利湿外治法治疗肿瘤效果,实验中采用模型组作为阴性对照,以细胞毒性药物顺铂作为阳性对照比较,结果显示清热利湿外治法对宫颈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高、中、低浓度组的清热利湿外治法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6.23%、31.24%、14.94%,抑瘤效果呈剂量依赖性,随之外治法治疗剂量的增加,抑瘤效果增强。治疗期间荷瘤裸鼠无进食水量减少、消瘦、行动迟缓等副反应表现,显示外治方药物安全性高并无毒副作用。HE 染色病理检查发现,随着外治方治疗剂量增加,瘤团间的坏死灶比例增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治法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ERK 及P38 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参与并调节了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分裂及死亡等多种生理过程,并且在细胞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ERK 及P38 是肿瘤发展和防治研究的重要热点。实验结果表明,清热利湿外治法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以下调p-ERK 及p-P38 蛋白表达水平,说明清热利湿外治法可以通过下调ERK/P38 MAPK 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进而阻滞宫颈癌细胞增殖,且清热利湿外治法对ERK/P38 MAPK 信号通路的调节点应该在上游,具体调节点还需进一步实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