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敏,王 涵,顾成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 518034)
2 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诱因包括年龄、环境、遗传、生活习惯等多种,也是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另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1]。2 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血脂异常,脂代谢紊乱在糖尿病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2-3]。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重视脂代谢紊乱的治疗,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学认为2 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属“痰证”“湿证”“瘀证”等[4-5],为虚实夹杂之证。本研究立足寻找安全有效的降糖、降脂疗法,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16 年7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每组45 例,治疗组男27 例,女18 例,年龄38~74 岁,平均(52.8±10.5)岁,糖尿病病程1~18 a,平均(7.2±2.1)a;体重指数(27.1±1.2)kg/m2;对照组男25 例,女20 例,年龄39~72 岁,平均(51.6±10.3)岁,糖尿病病程8 个月~19 a,平均(7.0±2.3)a;体重指数(26.8±1.1)kg/m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指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伦理学原则,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6]中相关标准:具有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质量下降的临床表现;随机血糖≥11.1 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FPG)≥7.0 mmol/L。
1.2.2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7]中相关内容制定:总胆固醇(TC)≥5.27 mmol/L 和/或三酰甘油(TG)≥1.70 mmol/L。
1.2.3 脾虚痰瘀证的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相关内容制定:主证为胸脘腹胀,食后饱满;次证为形体肥胖,头困身重,肢体乏力,胸闷气短,小便黄赤,舌质红,口中黄腻,脉滑而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 年)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分为2 型。2)符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3)符合脾虚痰瘀证的中医辨证标准。4)年龄>35 岁且<75 岁。5)入组前4 周未应用降脂药物。6)对本次临床试验的风险、利弊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
1.4 排除标准 1)原发性脂质代谢紊乱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继发性脂代谢紊乱。2)合并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等严重急性并发症。3)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5)合并严重严重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6)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7)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二甲双胍口服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辛伐他汀胶囊口服控制血脂,每次10mg,每日1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口服,药物组成:茯苓30 g,白术15 g,党参15 g,生地15 g,赤芍15 g,丹参15 g,麦门冬15 g,天花粉15 g,苍术12 g,半夏12 g,泽泻10 g,牛膝10 g,佩兰10 g,厚朴10 g,水煎服,每剂煎2 次,每次取汁200 mL,共400 mL 混匀后早晚分2 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8 周观察疗效。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包括FPG、餐后2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脂蛋白脂酶(LPL)、白细胞介素(IL)-6、IL-17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1.7 疗效评价 疗程结束后,参照文献[8]相关内容评价疗效:1)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血糖指标趋向正常,血脂各项指标正常或TC 降低≥20%、TC 降低≥40%,LDL-C 降低≥20%。2)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糖指标有所降低,TC 降低≥10%且<20%。TC 降低≥20%且<40%;LDL-C 降低≥10%且<20%。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血糖、血脂指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及血清LPL、IL-6、IL-17、TNF-α 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FPG、2 h PG、HbA1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HDL-C、LDL-C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组TC、TG、LDL-C 低于对照组(P<0.01),HDL-C 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血清LPL 水平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血清LPL 水平为(0.98±0.17)U/mL,对照组为(1.01±0.18)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3,P=0.418);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LPL 水平分别为(1.14±0.18)U/mL 和(1.02±0.16)U/mL,治疗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4.335,P=0.000),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3.34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9,P=0.78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FPG(mmol/L)2 h PG(mmol/L)HbA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511.26±2.147.48±0.96*16.60±1.3710.72±2.0610.42±1.698.38±1.44*组别 例数治疗组4511.63±2.096.55±1.01*17.08±1.459.36±1.89*10.28±1.706.72±1.3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TC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56.89±0.814.86±0.61*3.46±0.404.63±0.343.68±0.35组别 例数治疗组457.05±0.784.35±0.57*3.55±0.424.66±0.313.24±0.29*TG治疗后2.58±0.26 2.24±0.23*HDL-C治疗前 治疗后1.32±0.231.54±0.27 1.29±0.221.70±0.25*
2.4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17、TNF-α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见表3。
2.5 两组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406,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IL-6IL-17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530.14±4.2519.38±3.22*10.61±2.078.33±1.7976.19±10.4259.28±8.18*组别 例数治疗组4530.07±4.0012.56±3.61*11.14±2.126.26±1.52*74.88±12.0744.39±7.80*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脂蛋白代谢障碍,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应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血脂的变化,有效纠正脂代谢紊乱,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9]。中医理论认为2 型糖尿病患者平素过时膏粱厚味,致精微过剩,不能及时代谢,加之中老年人餐后疏于运动,久之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邪阻于中焦,聚而生痰,痰浊阻滞三焦,影响水液代谢,聚而生湿,痰湿困脾,加重脾失健运,如此往复,互为病因,推动2 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病情进展。中药治疗应以健脾利湿为主,本研究所应用中药组方健脾利湿活血方是本科在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长期治疗中总结的经验方,由茯苓、白术、党参等14 味中药组成,其中白术、党参、生地共为君药,可健脾益气,以助中州复建。茯苓、苍术、山楂共为臣药,茯苓、苍术可渗湿化痰,可健脾、燥湿,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山楂消食健胃,降脂化浊。佐以泽泻、半夏、佩兰、厚朴可进一步增强行气化湿功效,丹参、赤芍可活血化瘀通络。牛膝善下行,为使药,可引湿邪利下而走。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党参、白术、生地、茯苓等中药可有效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FPG 和血液TC、TG 含量[10]。动物实验表明麦门冬通过提高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降低HbAlc 等途径直接或间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11]。而佩兰可下调大鼠肝脏中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 基因与蛋白表达,改善由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 型糖病大鼠脂代谢紊乱[12]。张明丽等[13]研究发现泽泻的有效成分泽泻多糖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血糖、血脂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提高临床疗效,使更多的2 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获益。LPL 是脂类代谢中的关键酶,是TG 降解的限速酶,与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等多种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关系密切。LPL 活性降低可能是2 型糖尿病患者TG升高和HDL-C 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经过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治疗后,血清LPL水平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测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增强了LPL 的活性,从而改善了脂代谢的紊乱。
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机体存在着全身的微炎症反应,这种微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IL-6 是急性炎症反应的始发因子,可促进TH17 细胞的分化,加速IL-17 的分泌[16],IL-17 具有促炎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聚集,从而分泌包括TNF-α 在内的更多炎症因子,加剧机体的炎症反应[17]。本研究发现,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炎性指标改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有利于降低2 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的全身微炎症状态,这也可能是改善脂代谢紊乱的内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