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蕾 曹宇鹏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7;[2]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当今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2015 年和2018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明和引领创新创
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政府政策驱动、社会需求驱使、高校研究成果转化、挑战杯、“互联网+”等主流赛事的影响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5 年3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 “构建众创空间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在各省市乃至大学校园发展迅速,成为各地创新驱动的发源地。创新创业教育和众创空间已成为政府、高校和公众关注的热点。
德国是创客空间的发源地,美国使创客空间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全球性影响。2001 年,美国MIT 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发起Fabrication Laboratory 创新项目,2008 年,旧金山的黑客和发明家Mitch Altman 创建了黑客俱乐部Noisebridge,美国设立了“国家创客日”,诸多名校(如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增强了创客空间的投入,诞生了诸多全球知名的美式创客空间。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关注点如下:Colegrove T,Purpur E 等研究人员关注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Sang W,Simpson A等研究人员关注尊重自由创客文化的建立;Matthew M. Mars,Gary. Rhoades 等研究人员关注全美各大学创客培养特色以及联邦政府引导各高校设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
2010 年,国内首个创客空间“新车间”在上海诞生,随后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创客空间纷纷涌现。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创客空间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模式。近5 年来,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王静、冯利娜、明均仁等研究人员关注欧美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现状;李燕萍、彭仁贤、李洋等研究者关注中国创客空间与欧美创客空间的案例对比;崔祥民、金淑娟、汪传雷等研究者关注中国创客空间生态系统;黄飞、柳礼泉、付华等研究者关注中国特色的创客空间文化塑造;万力勇、康翠萍、黄兆信等研究者关注中国特色创客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的创客空间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向着开放式、全方位的模式发展,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高校创客空间的文化生态建设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创客文化氛围建设途径的研究;缺少获取社会力量资助难度大的深层原因的探索;高校的创客空间缺乏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的模式的研究,导致高校的创新成果保护难以落到实处。
国外学者对孵化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孵化器资源与创新的关系、孵化器运营与管理机制、以及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对孵化器发展作用等。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关注点如下:Lois Peters Mark Rice、Malavika Sundararajan 等研究者关注于孵化器内资源,例如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对各个孵化器企业成长和知识创新的作用;Anna Bergek,Dutt Nilanjana Hawn Olga 等研究者关注于企业制/事业制、专业制/综合体、实体制/虚拟制等运营模式,动力、运行和约束等管理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模型与定性关系;Fernandez M Teresa Fernández, Santos JuanLuis 等学者关注于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对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绩效的影响,发现两者关系的核心是创新。[2]
1987 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孵化器,其开始以高新区、高校科技园形式出现。上海新车间作为民营孵化器的典型代表在2010 年成立。2012 年以后,国有孵化器和民营孵化器两翼齐飞,创新创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5 年来,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江汉、梅萌、陈巧玲等研究者关注高校学生具体化、概括性的创业孵化服务研究;匡敏、曲玲玲等研究者提出专业化科技服务促进高校孵化器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的有效途径;秦斐,温珂等研究者从人才培育、机会实现和资源配置三个维度构建双创生态系统对孵化基地的影响模型。[3]
国内外关于孵化器成果比较丰硕,国内关于孵化器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缺乏系统和全链条视角的高校孵化基地建设研究;缺乏从微观视角对孵化器服务要求的研究,更没有联合宏观与微观角度开展研究;针对孵化高校学生创新服务需求,提供特色有效服务运行和管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未能将高校创新成果的全面孵化转化落到实处。
以双创视角进行定义,创客空间功能结合创业孵化就等于众创空间的功能。众创空间指依托广泛社会资源,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国外学者对众创空间的研究较少,研究者们普遍关注于创客空间、孵化器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大众创新,如Zhiying L,Qingxiang C,Yi Xu 等学者关注于大众创新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分析,将其分为企业主导模式和大众主导模式两大类;卡内基·梅隆大学的Joel Chan、Steven Dang、Steven P. Dow 等学者关注于如何借助专家协助改善大众创新的方法,引入大众构思系统,通过仪表监控专家传入的构思对受益大众的影响,专家协助可以显著改善大众的创新能力。
2019 年,我国众创空间已经超过8000 家,主要有专业服务型、培训辅导型、投资促进型等不同类型。近5 年来,与众创空间的双创教育功能相关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国务院、科技部、智库以及陈青祥、李宇、王俊倩等学者从移动互联角度,强调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与市场引领,对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进行定义;艾之涵、吴宏哲等学者从创业成功率和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改革角度,研究技术与孵化、功能与市场、线上与线下以及技术与培育新业态等众创空间的功能;刘雪锋,徐芳宁,张超等学者剖析高校众创空间双创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合作群体、学科创新、共享资源和协同空间构成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和高校生态系统发展途径。[4]
众创空间的研究广泛聚焦于双创服务、实践案例和实现途径等,缺乏关于技术、供给、孵化和产业等双创元素有机结合机制的研究;缺乏以不同区域、多方视角寻求普遍适用规律的实践案例研究;缺乏综合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众创空间的演变规律,导致众创空间的新型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1)加强尊重创新、自由轻松的高校创新氛围建设。从多个视角研究政策、资金及社会群体的激励策略,并夯实上海与北京高校创新创业基础,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创新能力建设,与众创空间协同发展,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营造尊重创新的整体社会环境,并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创新创业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2)构建基于众创空间的高校双创教育和实践体系。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一流学科”等政策背景下,针对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领域,打造技术、供给、孵化和产业等双创元素有机结合的高校众创空间。针对高校学生创新服务需求,制定有效的服务运行和管理机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动高校科创中心建设。
(3)探索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和众创空间协同发展的路径。独立学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独立学院可以和众创空间在资源共享、资本运作、专业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拓展和延伸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载体和方式,从目标、资源、教学等层面设计协同发展路径,构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