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

2020-01-08 20:41王庆庆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寄情贬谪赤壁赋

王庆庆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42)

一、《赤壁赋》中的水月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是苏轼眼中笔下的赤壁之景。本该和乐的喝酒赏月的夜晚,却被一个朋友悲凉的箫声打断。朋友悲伤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四组对比:历史英雄名垂千古的功绩与自身有限的生命对比;历史英雄的年少有为与本人的年老无为对比;大自然的永恒博大与人类的短暂渺小对比;愿望与现实的对比。这四组对比的重点落在了“时间”一词上。由此可见“生命的有限”是客人郁结的主因。

陶醉于自然景色的苏轼,便将目之所及的自然之物——水和月信手拈来,利用它们自身既有变化又相对永恒的特点,来开导客人。

江河中的水始终会奔向大海,离开原来的河道。这是“水”变的一面。但天总会降下甘霖,对于整条江水而言,它并没有因为时间不停地流淌而干涸消逝,这是“水”不变的一面。

月亮随着运动规律出现阴晴圆缺的变化,在月初、月中和月末会呈现不同的样貌。这是“月”变的一面。但对于月亮本身而言,它却始终没有增多或减少,这是“月”不变的一面。

推及到我们人类自身,人作为个体时,会经历“生老病死”,寿命最长也不过数十春秋,的确短暂到几乎可以用“一瞬”来概括。但若纵观整个人类史,人类又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族群,这也是人永恒的一面。苏轼假借“主客问答”的形式,以水月为例开导客人,实则是在自我排解。此时的苏轼刚刚经历“乌台诗案”,遭遇贬谪,内心本就苦闷,一番关于水月的思考让他从一味悲叹人生短暂,转向了用积极辩证的目光审视万物的“变”与“不变”,并由此得出结论:人类并不需要羡慕水和月。

如果说关于“水月”的“变与不变”让他走出了心情的低谷,那么其后文中一番关于“水月”的话则让苏轼豁达起来,坦然面对人生起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要强求,例如屡屡失意的政治;抓住自己能抓住的美景,例如这自然界的江水明月,用心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此时的水月,已经超脱了现实的形象,成为了他理想的化身。至此,苏轼真正从烦忧中挣扎出来,寄情于山水,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总结苏轼的水月观:

1.自然的水月——不必羡慕水月的永恒——要超脱小我的境界(自我排解)

2.人生的水月——不必强求不属于我的——学会坦然面对人生波折(自我鼓励)

3.理想的水月——不必辜负水月的盛情——尽情地寄情于山水(自我超脱)

由眼前的水月之景,禅悟出人生哲理,进而成为作者心中“理想的水月”,苏轼的“水月观”是他一次次经历贬谪之后逐步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

二、水月背后的处世哲学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许多诗词文赋中景色的描写往往蕴含了文人的特殊情感。水和月是自然万物中颇为文人骚客宠爱的意象,许多诗人词人在描绘宁静恬适的自然环境时,总喜欢将它们放入其中,例如我们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作者借用水和月两个意象,一静一动,描摹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山林图,同时通过自己寄情于山水的做法,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赤壁赋》中也是如此,苏轼通过反复提及“水”“月”,描绘出赤壁的山水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恬适的自然氛围,再通过写自己寄情于山水,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力求表达出自己宽阔的胸襟和沉醉于美景后忘却心中烦恼的释然态度。这一点,在他的另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同样有所表现。

然而随着苏轼的“三起三落”,他笔下的“水月”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写作《赤壁赋》时,苏轼刚刚遭遇贬谪,因为自小接受儒家正统思想教育,苏轼始终怀有辅君治国的政治理想,即使被贬谪也依然希望为北宋王朝分忧,所以多少还有些抑制不住的不平、愤懑混杂着无奈、失望等情绪。然而颇为不顺的仕途让他渐渐将一切看淡,开始力求胸襟豁达,顺乎自然,以适应逆境。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曾这样形容中年以后的苏东坡:他在贬谪之后,过上了一种解脱自由的生活,这不仅引起了他精神上的变化,也表现在了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水月”的大量出现,大概也反映出了他后期创作的特点。

再如学生初中所学课文《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对“水”“月”两个意象的表现已显得澄澈空灵,多了一丝温柔的颜色。“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喜欢夜游,也喜欢在夜里欣赏月色,写作本文时苏轼已经被贬黄州多年。此时的他经历过牢狱之灾,侥幸留下性命,生活困顿,精神低迷,度过了最初的愤懑不平时期,苦闷与郁郁逐渐消散,急于报国的心也沉淀下来,他与佛教开始频频接触。那个曾经因报国之志与壮志难酬相冲突而陷入矛盾,只能通过不断宽慰自己来达到内心平衡的苏轼似乎消失了,他开始变得平和,变得得失不论,以至坦然写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千古名句。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儋州,他不再郁闷,不再心灰意冷,而是悠然自得地接受一切,享受一切,甚至将儋州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可以说,《赤壁赋》的创作时期是苏轼人生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从紧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大彻大悟,形成自己独特的处世哲学。

三、总结

苏轼既有儒家的“入世”思想,积极想参与朝政,又受老庄道家“出世”思想的影响,在官场遭遇不顺时,以“顺其自然”平复内心的委屈与不平。苏轼号称“东坡居士”,喜与和尚结交,又受到了佛家“享受现世”的思想洗礼,因此对于“水”“月”等自然之物,表现出一种珍视与倾心。苏轼的身上集结了儒道佛三家思想 ,这三个思想虽然在他的不同人生阶段各有突出和侧重,但最终在他的挫折与坎坷中糅合在一起,平复了他面对仕途多舛时出现的“矛盾心情”,形成了他特有的气度与审美境界,最终达到被士人们追捧的“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

猜你喜欢
寄情贬谪赤壁赋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不忘初心,以“版”寄情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苏轼的贬谪生活
苏东坡《前赤壁赋》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寄情于人、事、物、景中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