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聂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小学 广东·广州 510310)
学习兴趣是吸引和维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学习,并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倾向一定学习目标,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能力和终身体育习惯。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去满足学生需求,适当的开展良性的竞赛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调动学生相互合作与帮助,教师及时的反馈及鼓励,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促使学生端正体育态度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下面我谈几点个人的实践体会,在体育课堂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的学生行为特点活泼好动,兴趣难以持久,依赖性较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求知欲和模仿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所增强,适合采用多种情境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及情感规律,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因此,涉及良好的情景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尤其是本身具有不喜欢运动的同学吸引到学习中来,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动机,学生也因此对未来的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期待,对课堂上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比如在一节一年级立定跳远课堂中这样讲到,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来模仿动物跳跳,看谁模仿的动物最多,跳的最像,学生一听很是稀奇,学生们都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参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由于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此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能力差异、认知方式差异及性格差异。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应采用因材施教,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不用学生个体特征制定教学计划,并且时刻与时俱进,紧跟新教材的学习目标,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结合多层次分组,并实践了分层次教学,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比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及要求不同,有效地扭转课堂上学生能力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的局面。这样优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差生也得到更好的进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如在三年级“篮球运球“的教学中,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素质和掌握程度的高低分为N个小组:1组(篮球基础好)、2组(有一定基础)、3组(素质好)、4组(素质差)等。训练时,“运球“的难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整,能够满足各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树立自信心。同时,也可以采用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教学法。体育游戏是一项从古至今仍充满活力的体育活动,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等设定体育游戏,将体育动作加上规则或以结果来判定胜负,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欲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操练中置身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教学态度要踏实认真,行为端正,在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应做到心中有教材,熟练把握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技术动作的要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保证课堂的衔接紧凑。同时,老师应时刻保持教学热情,用具有魅力的言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障课堂具有热情高涨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课堂中体现民主、和谐、友爱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矛盾是常有的现象,教师要正确处理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做到容人之短,不怀成见,对学生耐心教导,以理服人。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做到及时的反馈和肯定,多采用激励及肯定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及乐趣。
注重课内课外体育相结合。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了能使同学们的一技之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老师可以利用课内外活动的时间,组织体育竞赛或展示平台,设计奖项,为学生展现自我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渴求和整合,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学习及人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交往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让学生们在体育竞赛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也将促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总之,扎扎实实地贯彻了新课程的本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实践、评价、反思、总结等,抓住新课标及学生个性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