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森林资源保育研究方向初探

2020-01-08 21:50张林媚
花卉 2020年22期
关键词:林木群落森林资源

张林媚

(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榆林 719000)

1 研究背景

榆林是生态过渡地带,也是生态脆弱地区。建国以来,榆林人民长期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历经70 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林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新挑战仍然严峻。

一方面,如何使现有森林资源的防护效能和生产能力得到长期保持甚至不断提高?像德国的“恒续林”体系一样实现无间更新,既能使土地持续处于森林群落的覆盖之下,又能不断地发挥其防护效能和生产能力,避免林地裸露导致“二次沙化”或“再次水土流失”[1]。要实现这样“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新梦想,就必须创建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森林更新(复壮)理论和技术体系。另一方面,如何提高新建森林资源的防护效能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长期发挥森林资源效能,避免森林早衰。这需要创建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森林营造理论和技术体系。

基于以上想法,该实验室将针对榆林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现有森林资源保持(提升)、新增森林资源培育理念,形成适合当地情况的森林资源保育理论和技术体系,包括良种应用、高效栽培、合理经营、科学更新等内容,为持续发挥现有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以及提升森林资源培育质量提供支撑。通过2 年的建设,将该实验室打造成榆林森林资源保育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平台。

2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2018 年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保治补用”国土绿化行动方针,实施了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字号”工程,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榆林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157 万亩,其中常绿针叶林180 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3%,沙区860 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缺林少绿较为突出,生态底子薄弱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与建设生态文明仍有巨大差距,生态不优的短板仍然困扰着全市长远发展。①300 多万亩防护林,严重老化退化,防护效能降低;②对林木资源的管护不到位,已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新林木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还未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③从整体上来看,林木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够高、抗风险能力不足、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制约了林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等问题[2]。日益严峻的生态危害、资源危机,使人们不得不认真反思以往的种种做法,努力寻求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科学、持续地进行森林资源保育及利用。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已成为当前生物学、农学、环境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2.1 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持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 世纪末以来,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正以每年约0.152 亿hm2的速度在消失。由于森林面积的大幅下降,导致森林作为“地球之肺”的功能受到弱化。许多国际机构对于森林的保育日益重视。当前要恢复森林资源,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①基于生态学s 潜在自然植被及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遵循近自然法,通过混交、异龄、浮层等手段种植一些适生乡土且少需人工管理的植物类型,从而以超常的速度且低造价的方式尽可能地营造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完整且生物量高的植被类型;②通过对土壤进行改造,对水分条件等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乡土物种,在短时间内重建适应当地气候的顶级群落;③最大限度地按照生态系统退化前的物种种类及多样性,在忽略先锋物种的情况下,大量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物种,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④以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为目的,在天然林的附近,种植植物群落中的演替早期阶段物种,或者是演替中期阶段物种,从而建立一个或一群物种。

2.2 新建森林资源的培育(高效造林)

为实现新建森林资源的高效培育,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①在选择肥料时,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造林地土壤缺肥的前提下,选择适用的肥料品种及数量,避免过量施肥烧死苗木,减少肥料的流失、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②首先生物防治的方式治理林木的病虫害问题,必要时候选择药效高,但低毒低残留且污染小的农药进行药剂防治,最大限度保护林木的种类及数量;③在传统人工计算和控制造林密度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极端就仿真模型等手段充分运用进去,从而精准地确保造林密度,对指导人工进行树种比例的选取及调节,以创新的方式实现营林造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3 主要树种(草种)良种选育与扩大繁殖

国外许多国家在林业生产中,大规模采用良种选育的方式,美国东南部就是典范。在这一地区,通过良种选育的方式,已经将湿地松、火炬松的遗传改良从初级升到第三带种子园。瑞典最早开始进行林木育种,欧洲赤松和欧洲云杉是其打造的最为成功的案例,其中欧洲赤松造林苗木已全部实现由无性系种子园提供种子。挪威和芬兰对云杉历来都采用的是无性繁殖;对欧洲赤松进行种子园繁殖良种。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林木育种和良种繁育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国外林木育种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特征是:随着以细胞遗传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发展及相关理论的不断成熟,生物技术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生物技术的方法与手段也不断更新,从而形成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加之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技术的不断渗透,让育种的可预见性增强,而且育种的时间周期得以缩减,突破了常规遗传育种方法的缺陷,促进了传统生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新生物育种平台为新种质及新材料的规模化繁殖和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以美、日、德,加拿大、法国、新加坡为主的林业发达国家,对组培技术进行了大量运用及推广,使育苗变得大规模而工厂化。加上体胚诱导技术、细胞杂交技术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不断发展与突破,几十种树种都实现了林木遗传转化,个别重要的物种更是已获得转基因植株。此外,这些国家进入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林业项目也有几项典范,其中林木细胞工程,集约化培育,基因工程等就是代表。

再加上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这方面的悠久经验,基于跨国集团科研和产业化的一体化发展,使林木育种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资本”和市场资本逐步融合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的注重技术及组织机构的创新,科技在其中创造的效益愈发的被人们所关注。林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相结合的布局,将在科技与经济高度融合的趋势下,得以增强。因此,我们在林木育种方面,要想拥有核心竞争力,就得不断地研究和把握新时期的育种新技术及新的发展方向,并了解市场运作机制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利用科技育种服务,形成创新型的育种机制,促进林木育种的产业化发展[3]。

2.4 主要开展研究内容

2.4.1 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持(恒续利用)

通过主要森林(草本植物)群落演替动态及其优化更新技术研究,恒续利用森林(草本植物)群落的覆盖作用、防护效能和生产能力,避免林地裸露引起“二次沙化”或“再次水土流失”。

(1)主要森林(草本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

(2)主要森林(草本植物)群落的恒续更新。

(3)主要森林(草本植物)群落复壮的节水灌溉、配方施肥。

(4)低效(低产)林改造。

2.4.2 新建森林资源的培育(高效造林)

通过密度调控、抚育管理、合理混交、复合经营等技术和理论研究,提高新增森林资源的质量、防护效能或生产能力,避免群落早衰。需要更新时,可采用上述恒续更新技术。

(1)主要树种(草种)密度调控(基于植被水分承载力)。

(2)主要树种(草种)抚育管理(基于水肥效应)。

(3)主要树种(草种)的混交模式(基于种间关系及防护效能或生产力)。

(4)主要树种(草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基于生态、经济效益及种间关系)。

2.4.3 主要树种(草种)良种选育与扩大繁殖

通过主要树种(草种)良种选育及其扩繁应用研究,改善林分遗传结构、提升遗传增益以及森林防护效能(或生产力),同时提高营造林过程中的良种使用率。

(1)主要树种(草种)优良个体、优良群体选择与遗传评价。

(2)主要树种(草种)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

(3)主要树种(草种)优良品种引进与适应性评价。

(4)优良遗传材料的扩大繁殖与推广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榆林市当前森林资源的基础、保育现状及全新挑战,本文在探讨森林资源保育研究的目标及一些具体策略方针后,提出建设森林资源保育研究实验室的构想,希望通过该实验室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森林资源保育的科学研究与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公益价值。

猜你喜欢
林木群落森林资源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不同群落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养分释放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