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宏州发展“数字农业”的思考

2020-01-08 21:50:55段双梅董木端
花卉 2020年22期
关键词:德宏州德宏数字化

张 琳,段双梅,董木端,郭 蓥

(1.德宏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2.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 芒市 678400)

1 数字农业的内涵

“数字农业”兴起于20 世纪末,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及数字化的发展,我国在农业关键技术、网络化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农业信息采集技术、农业监测等方面都有了数字农业的研究应用。数字农业是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业新的生产要素,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新兴农业发展形态[1]。数字农业主要目标是建成集数据采集、数字传输网络、数据分析处理、数控农业机械为一体的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2]。具体说,数字农业就是将数字地球技术,遥感和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有机结合,在生产中实现对作物、土壤、环境的实时监测,从而达到及时的信息获取,有效管理作物生长、合理分析利用农业资源,最终实现提高农作物种植质量和产品效益的目的。

2 德宏的数字农业发展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农村数字经济,进而推进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云南省也积极响应出台了《“数字云南”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2019 年德宏也在云南省抢抓数字经济机遇的情况下,全力建设“数字德宏”,以求不断加快数字农业的建设步伐。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是德宏数字农业发展的特色,在传统种植发展与数字农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的新阶段,德宏的数字农业建设正在建设进行。

德宏是个传统农业州,2019 年末总人口132.4 万人,土地面积11172km2。近年来,德宏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稳传统、强特色、创品牌、活流通、补短板”产业发展思路,狠抓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业经济合理增长,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因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德宏数字农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动能的关键时期。抓住发展新机遇,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对全州传统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不断释放数字农业对德宏农业农村发展的倍增作用,是德宏农业实现“换道超车”、促进德宏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德宏的数字农业建设应用及主要应用工程

3.1 数字农业建设

德宏发展数字经济的总体思路概括为:构建一个体系、突出一个重点、建设一个枢纽、打好三个主战场、实现一个目标,简称“3131 工程”。2019 年芒市、梁河、盈江、陇川四县市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目前德宏州的数字农业刚刚起步,传统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空间非常大。

德宏的数字农业建设主要应用于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德宏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行绿色产品电子身份证,进而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打造数字化绿色农产品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全产业链动态监管,构建“农民+企业+在线平台一体化”的生产销售网络。同时,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依托云农12316 平台、云南农业物联网、云南农业数字地图、云南农业信息资料数据库、云南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平台,加大德宏农业一体化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德宏数字农业网络经营服务体系。

3.2 数字农业应用工程

丰富“一部手机云品荟”德宏版块产品,实现德宏绿色食品“一站购买”“诚信服务”。开展茶叶、肉牛等农特产品溯源系统建设,推动种养产业的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重点在古树茶园等种植基地和肉牛等养殖基地结合物联网、图像识别、北斗等信息技术,建设绿色、生态、有机茶园(茶山)和养殖场。推进种养业大数据工程,实现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品种保护以及生产经营许可、市场监管等审批监控管理。

4 德宏发展数字农业的存在问题

当前,德宏的数字农业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及数字中心的带领下,有了初步的成效,但与全省甚至全国其他省的数字农业发展情况相比,数字农业发展还存在制约及诸多的问题。

4.1 地形条件的制约

德宏州复杂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农业的推进。德宏总面积约为11172km2,山区面积占约总面积的5/6,坝区面积较少。对于建设网络、建设农业机械化等基础设施难度较大。网络覆盖率不高。由于耕地面积小、坝区多而不集中致使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农作物监测等数字化技术、设备运用中建设难度大,更容易产生数据误差。

4.2 对“数字农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信息技术落后于内地沿海,德宏的乡镇开展数字农业难度大,部分人员对数字农业认知不足。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条件制约,德宏的数字农业与我国沿海内地省份还有较大的差距。相关农技人员对于农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仅仅停留在基本的认知层面,简单的数据整合。对于农业关键技术、网络化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农业信息采集技术、农业监测等方面没有了解。对农作物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运用意识较欠缺,进而在基层的实际应用推广力度不大,推广效果相对弱化。

4.3 涉农数据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完善

从德宏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看,涉农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围绕德宏的农业农村数据搭建大数据平台及推广急待解决。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省及各级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数字农业的发展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涉农数据信息的全国大数据平台统一建设进程相对较缓慢,特别在起步晚、发展慢的德宏,还停留基础层面,没有实现多级联动的功能对接。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上同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深入融合,解决“用技术”本身这一基础问题,实现数字技术的功能。

5 促进德宏数字农业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数字经济人才队伍的建设,补足紧缺现状

德宏各领域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乏,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发展全州数字农业的关键。一方面应当培养多层次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主体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以返乡大学生等具备专业知识或农业技能为主体的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以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为切入,充实底层基础[3]。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熟悉大数据行业发展、又能掌握大数据运用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同内地数字运行公司合作。研究适宜德宏数字农业发展的方案,规划好发展方向、路线,在州委政府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数字农业发展。

5.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德宏针对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相对较少。因数字农业是一项投入大、技术高、耗时长的系统工程,农业部门仅靠上级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的资金难以应对,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政策为数字农业的推广运用提供基础保障,制订完善的人才返乡制度,吸引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从根本上形成吸引数字经济产业人才、技术、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德宏数字农业、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

5.3 加快农业数据的整合及应用

发展数字农业关键在于农业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大数据应用中心是数字农业建设项目的中枢。“数字德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德宏州数字经济发展中心编写了《德宏州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4 年)》。当前德宏州5 个县市的数据收集也在稳步进行。下一步在德宏全州统一的顶层规划上形成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建立数据中心且能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数据集中、平衡发展。农业部门专家、相关工作人员、基层农技人员要积极与当地高校或企业合作,把数据分析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实际运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5.4 打造德宏特色的数字农业试验区

5G 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已进入德宏人的生活。2020 年6月以来,首府芒市大部分地区已覆盖5G 网络。传输速率快、支持各类智能设备、网络连接的广泛性决定了5G 技术将在德宏的数字农业发展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推进农村重点区域5G 的网络布局,积极建设全覆盖的产业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建设5G 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德宏特色的5G 数字农业试验区。从硬件基础、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移动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推进,宜在首府芒市建立试点,推广数字农业发展。

6 结语

数字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有着重要意义[4]。德宏物种资源丰富多样气候多样、光热水土条件优越,作为德宏的传统基础产业,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性地位不可动摇。以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发展为核心抓手,加快德宏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德宏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紧跟云南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发展“数字德宏”,促进“数字云南”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德宏州德宏数字化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云南画报(2021年9期)2021-12-02 05:07:20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云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16 00:30:28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大众文艺(2020年13期)2020-07-24 12:53:34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8:06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