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琳焱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实验幼儿园 福建三明 35330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工具凭借其便捷性、互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幼儿而言,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将网络工具作为家园沟通的平台,采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来提高家园沟通的效率,促进家园共育的顺利进行。
在新生入园时,教师都会对学生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沟通平台创建班级QQ群,并在家访时指导幼儿家长加入班级QQ群内。教师可以将一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事宜在群内进行通知,如幼儿的着装要求、接送时间、需要家长准备的物品等等。
幼儿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QQ群的强大展示功能,将其中的公告栏、相册、群文件功能利用起来。教师可以将重要的活动通知或活动评比结果等内容发布在QQ群公告上,方便家长打开群消息就能第一眼看到,避免由于家长工作忙碌错过重要的信息。对于园内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活动,教师也可以在QQ群公告栏中张贴比赛要求和参与细则,使家长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园内近期的活动事宜。然而,对于幼儿在园内的活动情况以及班级活动等内容,教师可以将照片、视频制作成文件上传至QQ群的相册和群文件,方便幼儿家长下载存储,使家长能够随时随地地了解本班幼儿近期在园内的情况,同时也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理念以及方法,拉近幼儿家长与幼儿园的心灵距离,使家长更放心,更安心。对于有些幼儿家长的过度担心,如担心幼儿吃睡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家长从QQ群中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具体情况,清晰地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和点滴进步,为良好的家园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1]
随着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电话沟通逐渐被微信沟通所取代。微信弥补了电话沟通的不足,凭借着超强的语音对话功能实现了家园高效及时的沟通。只要有网络,幼儿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随时利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不仅如此,语音对话还能满足大家随时随地重复听取的需求。家长可以在方便的时候随时进行播放和回复,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便捷性。
微信具有灵活的小视频功能。教师可以实时为幼儿家长录制幼儿在园内的活动。例如,“六一儿童节”,幼儿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联欢会活动,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未能到场观看,教师便可以将幼儿的节目表演进行录制并实时发送至微信群,使幼儿家长能够身临其境,同步感知到幼儿的快乐。
微信强大的朋友圈功能能够增进家园间的了解和沟通。教师可以利用朋友圈发送一些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家长也可以在朋友圈里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家长不仅能够时时学到新的育儿经验,而且能营造出家园沟通的和谐氛围,使幼儿家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家园沟通中来。家长也可以利用朋友圈来向教师展示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情况,使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便于教师对幼儿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
幼儿园可以创建校园网站。家长在闲暇时间可以在校园网站的育儿论坛与其他幼儿家长进行互动和探讨。家长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发布帖子,分享自己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实现家园沟通和家家沟通的协调进行。在幼儿园校园网站上,我们可以设计多种模块。例如,教子有方模块,家长可以自由发表育儿经验、育儿过程中的困惑。在这个模块中,家长可以针对幼儿的实际问题找到相应的指导办法。保育之窗模块,幼儿园可以在这个模块中公布幼儿在园内的每周食谱,同时征集幼儿营养食谱,丰富幼儿的饮食,也可以在这个模块宣传相应的幼儿卫生保健知识,使家长获得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亲子乐园模块包含了大量的故事、谜语、游戏,能够满足新手父母的学习需求,引导幼儿家长深刻体验和孩子共处的快乐,增强家庭教育的氛围。在育儿论坛模块中,学校每月提出关于幼儿教育的互动交流话题,引导幼儿家长参与互动讨论。例如,“春季花粉过敏期,幼儿要注意哪些?”“孩子不肯一个人睡,你有什么好办法?”等交流话题,家长和教师可以围绕话题进行交流探讨。在视频点播模块,教师可以将幼儿园举办的大型活动视频上传,使家长能够按照班级来找到自己孩子的活动视频,进行下载、储存,留作纪念。[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幼儿园家园沟通渠道不断创新,使家长和教师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实时沟通,不仅提高了沟通时效,而且增进了家园了解,提高了沟通质量,并在高效、便捷的网络沟通工具中促进了家园共育的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