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光
(静乐县林业局,山西 静乐 035100)
作为林业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森林培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抚育间伐作为一种直接干预林木生长的科学手段,在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森林的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导致森林资源被不断消耗,使大气及自然环境遭受极大地破坏,也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基于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各界的日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环境问题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而森林是绿水青山的根本和源泉,森林培育是森林的原始动力,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森林培育,林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关键路径。
森林资源是社会的基础资源保障,是市场经济下各种资源供应的核心资源。森林培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发展、调节气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人生活在一个自然环境下,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日益提高,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自然环境,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同样反过来制约着城镇建设及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点,我们要不断加强森林的培育工作,促进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促进自然环境的修复及改善。
(2)有利于维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发展。通过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实现对森林资源监管制度的执行和完善,制止并规避乱砍乱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森林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森林中的动植物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维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发展。
(3)有利于调节气温。人类在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碳排放超标,温室效应随之出现,并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重要环境事件,而森林素有“气候调节器”之美誉,林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制造氧气,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引发的不良影响。森林对气温的调节能实现温度适宜的效果,在炎热的夏季能蒸腾出大量水分,吸收热量,降低炎热度;冬季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能借由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保持一定的热量。可以说,加强森林培育工作,增加森林的覆盖率,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健康发展。
造林工作的开展效果直接关系到林木的成活率,直接影响着森林培育乃至林业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科学造林。一方面,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的造林技术,以此来提高造林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一般来说,林业造林的技术主要分为播种造林、分殖造林、移植树苗造林等几类,其中播种造林是在造林区域直接种植造林树种,当需要造林的面积较大时可选用此类造林技术,还可借助诸如挖坑机等机械设备以提高造林的效率;分殖造林的技术具体是用栽植林木枝条的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优点;移植树苗造林是先将造林树种培育至一定的年限,再将其移植到造林区域,此类技术的造林成活率较高。另一方面,做好选种整地、苗木栽植等系列造林工作。造林树种的选种应结合当地实际,选用切合造林地的优良树种及壮苗,同时根据需要积极调整树种结构,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易于成活且种源充足的树种,还可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经济树种,打造针阔混交健康林、复层异龄混交林,以促进森林的多样性发展,为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造林工作之前,需根据造林的需要,选择合理的造林区域,在保证其环境、土壤结构满足林木生长需要的同时,还需进行必要的清理整地工作,包括清除灌木、杂草,翻垦、平整、消毒处理林地土壤。苗木的栽植多选在阴天或或是雨后开展,栽植的深度普遍在6cm 左右,具体可根据苗木实际适当调整,栽植好苗木后,可为其制作简易的辅助支架,以起到支护稳固的作用,避免新栽植的苗木被大风吹倒。苗木栽植完成后,做好后续的肥水管理、除草松土、林木间伐等抚育管理工作,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通过抚育管理,以改善森林中的土壤、水肥、热能等条件,平衡森林的土壤养分及水分循环,为林木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肥水管理、除草松土、林木间伐等。栽植后及时浇水,能起到定根的效果,并在造林后的抚育管理中,根据区域降水量、天气状况等情况合理浇水,结合造林区域的土壤条件科学施肥,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每年4—5 月及次年7—8 月对林木进行除草松土,通过除草松土不仅有效地避免杂草和苗木争夺营养,防止林木害虫在杂草中产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苗木根系更好地吸收营养,促进林木的生长。林木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其生长的强弱程度便会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易出现“压木”的现象,此类现象并不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因此有必要开展林木间伐工作,以协调整体森林林木的生长,保证造林的效益。具体来说,林木间伐主要遵循砍小留大、去密留疏、去弯留直的原则,尽量保留健康通直的林木,以避免“压木”的现象,保证林木生长所需光源热源,提高林业的生长效益。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树枝枯萎、死亡等情况,这就需要及时清理这些枯木、病腐木等,以避免由此引发的细菌、病毒影响到其他林木的生长。总之,做好森林的抚育管理工作,对保证林木生长势头、提高森林造林的效益大有裨益。
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也是森林培育工作的重点。火灾对森林资源破坏性极大,我们需要重视起来,并将其视为一项长期且系统化的工作,使其贯穿于森林培育工作的全过程,一方面,需要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制度,加强监督检查,配备防火器具、防火设施,建立科学、完善的林区火灾检测和预报系统,组建林区火灾预防机构以及应急队伍,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林区火灾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加强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防火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引发的火灾。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各地区的森林树种不一,病虫害也表现各异,因此需要充分调查并检测本地的森林病虫害,在明确当地森林病虫害种类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防治规划,并有效推广、依法指导,将其落到实处,在预防治理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用生物防治,以降低森林病虫害治理对森林和环境的破坏程度。
转变重伐轻育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其思想意识,可通过专业的培训,诸如加强理论知识讲解、现场指导、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等方式对抚育间伐人员进行培训,围绕森林培育工作及抚育间伐操作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及综合素质,使其改变传统的森林种植观念,对抚育间伐工作的性质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式开展间伐工作,选取需要砍伐的树种、确定间伐工作的时间、次数、强度,将需注意的伐木事项了然于心,不断改进、完善工作。借助针对性地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在反复的教学中深刻地认识抚育间伐工序对整个森林培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真正认清抚育间伐的作用及目的,认识到间伐是辅助手段,抚育才是目的,因此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的方式精准砍伐,不随意、不盲目,从而切实提高森林培育的工作实效,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有效的培育措施对增强森林抚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森林培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一些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面对这些不可预见而急需解决的各种各样问题,一方面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坚实的后盾,通过增加投入、优化知识、引进人才等方式来提高抚育质量。增加投入方面,积极获取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做好对资金的支配,利用专项资金购买间伐设备,以更好地辅助抚育间伐工作,利用大数据对抚育间伐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使抚育间伐的工作更具科学性,以保障森林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完善森林培育的相关制度措施,以政策来规范各种行为,才使林木的生长得到保证,森林的品质才能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