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策

2020-01-08 21:50:55齐连珍
花卉 2020年22期
关键词:林农技术推广林业

齐连珍

(吴起县林业工作站,陕西 延安 717600)

0 引言

在我国政府所制定的生态发展战略实际实行过程中,各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林业单位的退耕还林项目被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各基层林业单位合理的组织引导是退耕还林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而怎样有效运用先进林业科技是当前时期林业基层单位抓好退耕还林项目需着重考虑的问题。增大林业技术推广力度,把先进的林业技术应用到退耕还林项目中,是加快工作开展速度、进行生态建设的有效举措。本文对于目前时期怎样依托林业科技加快退耕还林项目进程提出下述可行性措施:

1 林业技术推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如甘肃、新疆等省区,这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降水量稀少。在这些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种植林木。比如,西北地区只能种植对水量需求较少的树种,如胡杨。此外,要更好地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林业科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视,这也是退耕还林工程能否有效展开的关键性因素。

2 具体措施

因为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与树种有一定的差别,应当根据实际的需求打造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站在林业科技的角度,提升项目技术含量,大幅推动项目建设技术示范工作进行,把有实践引导作用的林业科技运用到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这不但是退耕还林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林业事业发展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势所趋。依托先进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提高退耕还林技术显示程度,不但能够验证林业技术成果的实效性,并且能够让林业生产者与林业机构意识到林业科技能够创造可观的物质利益,进而激发林业生产者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进而拓宽先进的林业技术的应用范围;另外为退耕还林项目开展积累经验,取得以点带面的成效,从而促进退耕还林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实行。

2.1 建立好相关的推广示范点

通过建立科技示范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效果,推动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落实。将科技成果朝着实际生产转化,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3]。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差异大,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建立示范点。此外,科技示范点的建立不能只是依靠科技,还需要广大林农的力量。相关的科技人员可以到基层帮助林农,建立合作社。通过示范基地给予的树种以及科技,充分调动林农的力量,展开有效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激发林农工作热情,促使林农自主学习先进技术。

2.2 制定具有实效性的推广方案

将林业技术运用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还需要大力推广理念技术。制定具有实效性的推广方案,将林业技术有效地渗透到退耕还林工程的每一个细节,这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落实非常重要,这也是科技示范点有效发挥示范效果的关键前提。我国的气候类型可以分为湿润、半湿润区、干旱以及半干旱区4 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主要是在干旱以及半干旱区中,在这些地区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存在很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如恶劣的气候、树种成活率低、人力资源不足、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等。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林业技术的推广,从而有效提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必须积极加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当中,运用自己所具备的科学技术,对退耕还林工程展开科学的规划和施工,让最新的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掌握最新的材料,及时发现当前技术的缺陷。

2.3 推广数字林业技术

大数据背景下,运用数字林业信息技术开展林业管理,推动林业管理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更好地推进林业信息化发展。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数字林业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现代化林业工程管理模式。①政府引导,强化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基于市场变化调整系统运作管理;②林业信息化技术主要用于林业经济建设,要根据实际需求实现重点区域的治理;③数字林业技术运用过程中的标准要由政府规定后实施,同时由政府加强监管。数字林业信息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有以下2个方面:

①在自然灾害预警中的应用。退耕还林工程是长期性、战略性工程,涉及范围广。自然灾害是主要影响因素,如森林大火。这种情况可以使用3S 技术确定火灾情况,制定合理的救援计划,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②在战略规划中的应用。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可运用数字林业技术为工程提供信息支持。如,在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工程中因地质和树木种类差异,分析当地地质情况和气候环境等。利用数字林业技术中的数据挖掘工程时收集信息,制定计划。

2.4 加强对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视

推广林业技术,必须加强对技术培训的重视。运用现阶段的高效学习方式,学习相关的理念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推广体系的内部展开针对性及程序化学习。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展开不间断的培训,掌握先进的林业技术,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多变的实际状况。

安排一线工作人员展开面对面教学,安排有关工作人员实地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所在区域,从而积累丰富经验。此外,要加强对高级科技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整体推广人员的能力,还要加强对林农的技术教育。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中,林农是关键力量,是科技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必须对林农科学技术的培养重视起来。加强技术培训与林业技术的推广,有效增强基层人员的环保意识。凭借先进的理念技术,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林业技术培训,为退耕还林工程提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示范点,有效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关键在于基层技术人员以及林农等的配合。基层工作者以及林农的文化水平和对于新技术的理解、接收能力,都会对林业技术的推广产生影响。

2.5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要想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理想成效,加快生态林业发展进程,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着实以退耕还林项目所处地点的地质条件为立足点,基于经济发展情况,集中谋划,合理剖析。详细来说,因地制宜原则要求在退耕还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基于地质水文情况制定工作方案,保证退耕还林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并且工作成效能够长久保持。在法制规章的规范与指导下,确保退耕还林工作得以着实开展。另外,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开展退耕还林工作过程中,在加快生态林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主动优化农作物栽种架构、乡村产业架构,依托市场发展空间与市场发展形势,依据地区农业所具有的特色,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另外,依托龙头产业的带动功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市场的吸引力,在农业与工业间构建优良的关系,打造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可以依托生态经济的发展为民众创造物质收益,为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奉献力量。

2.6 加强宣传教育

实行退耕还林,加快生态林业发展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在实践落实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经过广泛的宣传得到民众的支持和理解。宏观上,通过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后代;微观上,增加林农收入,提高最基层也是最关键的落实者的薪酬,这样才能确保退耕还林的有效推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到当今时代商品经济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模式,不管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农业在民众心中都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这便代表着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过程中或许会碰到很多难题。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林业有关单位应当主动和乡镇政府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导基层单位抓好宣传工作,立足于文化、观念、政治等多维度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不但可以帮助民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意识到生态林业建设对于国家长效发展的作用,还能够意识到进行生态林业建设,能够获取物质回报,同时生态林业可以以产业的模式存在。比如,在宣传过程中,可采用视频、图像的方法给人们展示,某个地方经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大林业建设力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林,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以真实事例,促使民众改变思想,为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7 种苗生产供应工作到位

实施退耕还林,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做好种苗生产供应是非常必需的。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林业相关部门应立足于林业建设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广泛链接市场资源,在针对林业建设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以及降水状况等分析基础上,合理选择种苗种植种类。而在种苗生产供应中,林业相关部门要做好对种苗保护和栽培中的技术养护和管理,通过3S 技术做好动态化监测,进行即时化、动态化剖析,基于现实情况,科学调节种苗生产供给工作,提高生态林业发展的效率。

3 结束语

退耕还林是林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依托林业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实现退耕还林项目工作开展成效的稳固提高,不但是当前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强力手段。林业工作者应以科学的视角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加大技术推广,从而更好地促进新时期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运行。

猜你喜欢
林农技术推广林业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智能制造(2021年4期)2021-11-04 08:54:10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land produces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7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浙江林业(2016年5期)2016-11-30 11:35:49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48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