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2020-01-08 21:50:55郑海燕
花卉 2020年22期
关键词:树苗林木树种

郑海燕

(垣曲林业局,山西 垣曲 043700)

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日益被破坏的局面,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林业产业在之前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管理,导致现阶段的林业状况很不理想,林木的质量也很低,为了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的合理发展,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1 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先前的林业产业较为粗放,注重项目的数量,所以常常忽视项目的质量,长此以往导致我国很多城市的林业产业结构失调,林业产业中第一产业以林地产出率为主;林业第二产业以林产品精加工为主;林业第三产业则以发展森林相关的旅游业为主。虽近年来比例有所变化,但仍然不平衡,总体来看,第二产业不及第一、三产业,发展落后,且差距较大。

1.2 资金投入不足

在多数行业领域中资金投入越充足,产业的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益也就越高,林业也不例外。如果林业的建设资金充足到位,那么行业发展一定会欣欣向上。然而,目前我国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投资工作相关制度还不够成熟,林业产业发展思路还不明确,再加上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种种原因导致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使很多林业项目的水电、道路等基础建设项目落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3 技术力量薄弱

众所周知,我国的工业技术底蕴深厚,但是林业技术却比较欠发达,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低,很多城市甚至低于50%。目前,我国的木材加工业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制作工艺一般是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这就直接导致其加工产品比较简单。初加工产品有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再加工产品有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整体来看木材消耗量大,但是经济效益不高。除此之外,全国的退耕还林工程量大,技术任务艰巨,但是相关技术人员的储备却很少。长此以往,技术人员压力渐增,难免在工程的实时过程中出现问题。

1.4 林木质量低劣

由于先前对林业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林木的数量很少,存留的树木的质量也较为低劣,之前人们对于林木的种植重视度不高,对于林木的质量要求也不高,因此,在现在森林中存有的林木的质量相距比较合格的林木质量还有一段差距。在之前的林业种植中,对于林业经营管理的重视度并不高,林业通常处于散养模式,因此树木中会存在很多病虫树木,退耕还林后对于生态林如何进行管理和保护还处在一段探索的迷茫期,对如何进行生态管理和保护以及树木病虫害的治疗没有经验,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步骤,在新兴的生态林管理进行管理时,一段时间内也很难将存在病虫害的树木治理回来,因此,林木的质量问题仍旧是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2 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2.1 抓住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关键点

2.1.1 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

加大对退耕还林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到退耕还林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以及人们自己所要获得的利益,通过退耕还林工作的宣传加强人们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支持和维护,只有对退耕还林的宣传工作做到位,才能够使人们了解到退耕还林工作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人们生活的益处,人们可以从退耕还林工程中获得怎样的利益,人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加入退耕还林的工作中。人们对退耕还林工作了解到位,对于配合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配合度就会大大提高,人们积极主动地配合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就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2.1.2 加大对树苗培育的研究力度,提高林木质量

在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的一大问题就是林木的质量不高,森林中树木大多数都有着虫害的威胁,这对于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在进行退耕还林时,还要对具有病虫害威胁的林木进行修整,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林木质量的把控工作,积极寻找解决林木病虫害问题的途径,减少林木病虫害的状况,提高林木的质量。同时,当代的林木市场较为混乱,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在市场采购的幼苗可能会出现树苗品种较低,树苗本身就存在病虫害的问题,在购买这种树苗后,退耕还林工作就有可能从刚开始就面临问题,在之后树木成长过程中,也免不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大对树苗培育的研究力度,加大科学研究投入,培育出优质的树苗,使树苗从生长的初期阶段就减少之后会产生病虫害的可能,同时,在树苗培育的整个过程中,也应当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注重林木生长所需要的一切因素,从而提高林木的质量。

2.1.3 完善退耕还林的工作机制

在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意完善退耕还林的工作机制。首先要通过完善退耕还林的工作机制解答农民对于退耕还林的工作误区,使农民能够对退耕还林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支持退耕还林的工作。退耕还林工作在对林木进行培育时要着重对林木的管理,尽量减少林木出现病虫害的概率,提高林木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加大农民对林木种植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大对林木投资渠道的扩展,使退耕还林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建立健全投资渠道,使更多的社会资金能够流入生态林建设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完善退耕还林工作对于农民的补偿机制,使农民在对生态林进行建设时能够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这样才能够使农民看到退耕还林工作的美好前景,更多的农民才能够积极投入生态林的建设过程中,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也会逐渐加快。

2.2 注意退耕还林过程中的要点结合

2.2.1 退耕还林工作要结合群众意愿

首先,退耕还林工作要结合群众的意愿,群众的支持是一个政策实施的基础,在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实施时,应当充分结合群众的意愿,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制定,群众是退耕还林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群众在对退耕还林进行建设时,有充足的经验,并且在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实施时,有自己独特的方案,所以在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实施时,要充分结合群众的意愿,双方共同把关退耕还林工作,才能够使工作做得更好。

2.2.2 退耕还林工作要注重环境保护

退耕还林工作的一大部分就是为了解决过度采伐林木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所以在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针对某个地区的特定环境情况制定相应的退耕还林工作,使退耕还林工作的效果能够在环境保护的层面中展现出来,只有退耕还林工作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够进一步实现退耕还林工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2.3 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2.3.1 采用新兴技术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当地的地址条件进行探测,研究出最适合当地栽种的树木,也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当地的整体环境进行研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规划适合的工作方式迎合当地的经济结构。也可以将新兴的技术投入到树苗培养过程和树木养成过程中,减少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因管理不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2.3.2 采用合适的林种、树种

为了能够保障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林业种植中还应当着重采用适合当地的林种、树种,每一个地区都有着特定的气候,也有着最适宜生长的树种,在工作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清楚当地的环境,根据环境确定栽种的树种,这样才能够提高树种存活的概率。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对树木品种的需求量,确定合适的林种和树种,如果在工作实施时不对,树种进行排查,进行盲目的栽种,很有可能会出现树种不符合当地环境以及市场中对该树种的需求量很少的情况,这样就大大降低退耕还林工作的工作效率。

2.3.3 加大政府的监督力度

在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也应当同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同时,加大对退耕还林约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监督力度,确保在整个过程中减少贪污腐败的现象,当出现一些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时,政府也可以进行帮助,对平时的工作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发现不足,通过不断地改进得到进步,加快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度。

3 结束语

我国环境因为过度的开垦遭到大面积的破坏,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应当仔细分析林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制定合理的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通过和政府的联合以及使用新兴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对退耕还林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管理,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快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猜你喜欢
树苗林木树种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巧栽树苗
三棵桃树苗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5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