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湖北省房县林业局,湖北 十堰 442100)
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已经从重视经济发展,转向重视经济发展更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经济,环保的生活方式并且这样的生活方式逐渐做到全国普及,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主要集中于城市园林、城市道路建设以及绿化建筑等方面,尤其以城市园林为发展建设的重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为居民建设适宜居住的美好环境[1];②可以建设良好的城市风貌,可以净化工厂中产生的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并且吸附一定的空气悬浮颗粒物,有效降低雾霾、酸雨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践行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促进美丽中国和魅力中国的建设[2]。虽然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对园林绿化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园林绿化方面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发展中自然会面临很多的挑战,遇到许多的阻碍,故针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园林发展的基本现状,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提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态城市发展理念创建美丽中国的新篇章。
自1978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与日俱增,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逐渐平缓,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国家也进行了各方面的调控。经济发展给环境留下了很多的问题,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治疗我们满目疮痍的环境,进行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虽说一直在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是相比西方园林绿化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即使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发展理念,但与我国城市的园林绿化也不相适应。过于盲目追求西方城市绿化的设计风格,反而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尤其近年来物流发展迅速,建设起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为美化市容,净化空气城市园林建设工程显得就愈发重要。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制定城市绿色发展的规划,结合不同城市的特色因地制宜个性化发展,并且着重于城市花文化的建设,通过花文化提升城市魅力[3]。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城市的绿化面积已经到40%、60%的覆盖率。这背后离不开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师的努力,在综合实地考察的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发扬城市文化,张扬城市个性。为城市的生态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1.2.1 均衡性与实质性
在园林的绿化设计上,基于现代生态城市理念可以从园林绿化设计的均衡性和实质性入手。均衡性表现在园林绿化设计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均衡,注意桥、灌、草的合理搭配、注意色彩的平衡、注意植物质地的和谐。这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却也是园林设计的难点,一个设计的出彩与否都在于此。以色彩为例,过于平淡、舒缓的颜色虽然会让人感到柔和,却是缺乏特色的让人感觉到平平无奇。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设计时这是大忌,会出现“千城一律”的现象,可复制性太强无法突出城市特色。但是色彩太过大胆的只是迎合了少部分人的口味,不符合大众的需求,难以实现宜室宜家的目标。因此,这十分考验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准,设计不能太过偏颇,却也不能落于俗套。需要设计人员因地制宜,内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换而言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就是要体现均衡配合的植物美感。实质性主要指在生态城市理念的基础上,相关的园林绿化设计要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际作用和意义,具体为尽可能降低造价,依据居民的行为习惯进行设计,提供后续氧化管理环境。
1.2.2 观赏性与经济性
在拉特里奇教授论述园林设计中重点有三点:美观、经济、实用。美观与经济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关系,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需要尽可能降低造价,但是也要创造优美的感官与视觉环境。观赏性及美观是设计种植的植物不仅要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要产生一定的美感。美感的产生来自于有形式美以及符合人的心理的巧妙设计。形式美首先的首要原则是讲究统一与变化的搭配,统一与变化是形式美的主要关系。统一是指部分与部分及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变化是指部分与部分及整体之间的差异。其次是对比与调和,在园林设计中对比个人以视觉冲突,吸引人的注意力。调和是将对比的冲突和突兀进行缓和,产生一种协调的感觉。
最后是讲究比例与尺度。通过合理的比例,带个人和谐的美感,合理的尺度和比例是创造美的良好开端。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运用黄金分割比、整数比、平方根比、勒柯布西埃的模数体系等比例。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设计师将绿化园林设计美学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相结合,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判断所设计的植物是否具备观赏性,符合大众的审美观。此外,考虑植物具备四季性,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对于城市园林设计而言,经济性主要是两个方面:①树种的选用,最好适地适树,多采用抗性好的当地树种做行道树,不采用古树名木。尽可能选用当地特色树种发扬城市文化。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树木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采用当地树种相比采用外地树种价格更加便宜;②树木后期的养护,为减少树木后期的养护费用尽量选取耐修剪的植被,如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紫叶小檗、红叶石楠等。不仅抗性好而且生长缓慢。在满足各项设计要求后,选用合适的苗木,保证合理的经济支出。
2.1.1 海绵城市背景
快速的城市化致使原本水资源就不富裕的中国,加速了水资源的枯竭。水是生命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据建设部2010 年对349 个城市内涝情况调研的情况,表明2008—2010 年共有289 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80%。为缓解这一情况在2012 年4 月《2012 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各城市开始积极投入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
2.1.2 园林城市与海绵城市的融合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当自然灾害的来袭时,提供坚实的抵抗基础,灾后恢复性强。在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理念就是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科学合理地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融合。园林城市和海绵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在园林城市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对园林城市进行多方面优化,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功能,实现园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设计本质是生态功能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尊重海绵城市理念,实现城市园林优化。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下,还可以降低城市园林成本,实现节约,适应生态环境需求。这样城市园林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
综合发展要求园林规划中综合考虑到经济、美观、实用三点,结合城市特色拒接“千城一律”,经济方面,采用耐生长的树种减少后期养护花费的人工费尽量使用当地树种,一方面减少树种死亡的概率,另一方面突出城市特色。美观方面注重色彩搭配,平衡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之间的微妙关系、讲究比例尺度的设计。实用方面,符合大众需求,满足园林设计的社会功能。在满足基础条件后,城市园林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依靠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尊重生物类别多样性的条件之下规划动植物群落。
总而言之,生态城市的发展应该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虽然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政府对于城市生态园林越来越重视。一个城市留给人的第一形象就是城市的绿化特征,是发扬城市文化的直接表现,所以生态园林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建设魅力中国的前提。设计是应该注重均衡性、实质性、经营性、观赏性相结合,建设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提高城市环境的抗性。因此,需要提高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的管理水平,体现城市新的风貌,提升城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