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磊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临沂 277700)
在狭义上,农业机械是指在进行作物种植作业时,以及收获作物后产品初步加工时利用的各式各样的机械,包括自动播种机械、自动收割机械、自动去壳机械等等;在广义上,农业机械还涵盖了用于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的机械。发达国家对于农业机械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相关产业链,产品质量有保证,也有着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甚至能实现根据动植物自身的生长条件定制生长环境,实现农业产出不受气候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每年拨款10多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进行技术推广和在线应用,农村高速上网日益普及。日本也一直致力于发展智慧农业,可穿戴微型机器是日本重点研究方向,协助生产者进行采摘、包装等工作[1]。农业自动化机械在农业劳作各个方面都可代替人类有限的劳动力,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当今社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中,除了公司化的农场,大多数都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这部分劳动力更依赖传统农业中代代相传的种植经验,对新生的农业自动化机械接受能力较低。目前,市面上针对这部分从业人员的农业机械较少,对农业机械的推广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除了公司化的农场,个体农业从业人员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经济水平低,又大多自营,无力负担农业机械高昂的购买和维护费用。同时部分从业人员地处偏远,设备专业程度高,农业机械因为维护维修的困难反而会成为农民的负担。高昂的成本使得农业机械化推广缓慢,无法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较低的收入水平又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农业机械化研究水平稍显不足,从生产、运输、应用、维护等方面看,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我国地形地质多变,农产品复杂多样,农业机械针对不同农产品的智能化控制依旧是个难题,研发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农业机械的目标是完成农业生产自动化,而农业生产自动化的目的就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化,农业的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各大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基地[2]。针对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农业机械的高成本和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必须有一批有能力、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通过最精准对接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对农业机械的接受度。其次,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课、讲座等等方式,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实地教学,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最后,可以通过保障农业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提出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从事农业工作,提升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
政府需加大科研资金投入,进一步降低农业机械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从业人员购买农业机械的经济负担。优化人机交互,设计出更简易的操作系统,降低农业机械的接受难度。加快研究进度,使实验室中取得的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应用。
农业机械的推广需要网络化站点的支持,也需要通过示范园区让农民看到实际效果。一站式农业技术推广大厅和示范园区结合,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农技咨询服务,还能让农民看到农业机械应用的好处。同时,站点还能成为农民交流学习的自助平台、最新农业资讯的获取平台。当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时,也能通过网络化的站点迅速普及。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的推广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加速自身的更新换代,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机械效率、降低设备操作难度。二是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随着我国对于乡村经济越来越重视,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今,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距离荷兰、美国等农业强国仍存在差距,但相信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体验到农业机械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