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萍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 陕西商洛 726300)
高中生物学科研究的对象就是生物,生物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拥有“生命”。而“生命”始终是贯穿于生物整个学科的核心,为此,生命观的培养是学生生物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至关重要。而生命观念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经验和学校生物教育中获得,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正处于生命的一个特殊时期,在生理上虽已接近成年人水平,但在心理成熟度、社会认知、生活阅历等方面还有薄弱之处,故而通过学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习是培养生命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日常生物教学中,要求生物教师将教材中有关生命观念的知识内容梳理、归纳,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知识的水平、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科学有效地将生命观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生命观念。
迈尔曾说过,“生物学的进展大多是概念(或原则)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高中生物学科中,生物概念是生物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概念可以很好地诠释生物中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培养高中学生的生命观念,离不开生物教师的科学引导,将生物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将概念的定义“是什么”让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借助生物概念对生物的生命清晰的认知,进而不断提升生命观念的培养。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节内容时,教师可有效引导学生,重点将这节内容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如“必须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重要的概念,进而在授课过程中归纳总结出蛋白质的多样性,最后得出蛋白质的功能特性,让学生逐步感受并理解“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高中生物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可以让学生全方位认知生物的生命系统,成功应用于今天的医疗卫生事业、农业、环境等行业。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多考虑些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生物生命知识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将生活中的生物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效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接纳知识的水平、学习效率也会事半功倍,同时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物这门学科与生活密不可分。
例如,学习《生物科学与健康》这节内容时,生物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抗生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尽管抗生素对感染类疾病有疗效,但若不懂得科学应用,滥用抗生素会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再如,糖尿病患者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科学家积极通过生物技术研制新型的口服胰岛素制剂,便于患者服用。教师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人类生命健康实例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同时能理解生物与人类的生命健康紧密关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子卿曾经说过,“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只有实验才能发现真理,不动手做实验是不能搞出新成就来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原动力。通过生物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例如,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原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实验中总结和归纳: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生物的理解从被动获取到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为生物生命观的培养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改变观念,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生命观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式,通过讲解生物概念、生活实际应用、生物实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正确的认知和感悟,以不断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