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杨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江苏苏州 215000)
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道德内化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德育教学中,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要通过内化的途径进行转化,慢慢帮助儿童形成道德认知、信仰及习惯。如诚信方面的缺失、信仰方面的虚无、道德方面的失范等,这些都给儿童的发展造成了羁绊。因此,教师要能够把握好儿童道德内驱的特征以及规律,不断推进儿童道德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博弈的稳定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所谓道德,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形成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将善与恶,是与非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时将社会习俗、内心信仰等作为约束人类行为的方式,对调节人和人、人和社会关系有很大帮助。从道德角度来看,个人的道德行为养成它是一个由外到内的过程,从外在环境的规范到内在的行为信仰进行演变,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道德内驱是基于道德内化的,也就是由原本的“要我学好”到后面的“我要学好”。儿童通过博弈的方式,根据自己之前所学习的相关理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德驱动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儿童个体在知、情、意等方面都可以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进而逐步形成身心协调、品行统一的道德品质[1]。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是立足物质基础的,从根本上来讲,个体的实践还是要归根到人的需要上面,人在生活实践之中,有很多种类型的需要,因此道德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的社会以及集体关系之中,这种外在的道德是可以被转化的,也就是道德内驱不断扩大。因此,道德需要是内化的根本动力,当拥有强烈的道德需要的时候,他们的道德目标以及道德需求就很高,也很容易养成道德习惯。
对于道德而言,它有很多方面的组成内容,如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精神方面的归属感需要,在马斯洛层次理论中,当人最基本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一些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这也就需要个体要能够遵循社会道德的规范,处理好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所存在着的关联,在自律性方面的道德需要中,为了社会道德所提出的需要去遵守社会提出的道德规范,还要自觉参与和践行相对应的道德标准规范。
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每个人,需要遵守社会为维护共同生活的福祉而建立的规范。这种规范虽然是强制的,但是出自人性的,是人实现自我的方式。在教育中,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促进儿童个体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对于道德内驱的不同选择,也会对均衡性产生影响。
道德内驱力在儿童的道德养成中占据的是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儿童德育发展的基础,譬如一个没有红灯也没有交警管制的十字路口,抵达该路口的车辆发现已经有车横着堵在路中央了,此时它应该怎么办呢?是发挥高尚的道德感,为大局考虑,让路中央的车疏散后再前行?不,那样的话肯定会有其他的车开到路口中央,自己则永远不能通过该路口。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也把车开到路中央,结果就是四面八方的车堵到一块,谁也别想开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坚持内驱中的纳什平衡,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用典型示范、情绪感染、环境渲染、道理讲解等,激活潜藏于儿童身体中的道德内驱力,以不断完善道德水平[2]。
要想证明道德内化是否科学,就需要关注到它在实施和践行过程中的合理性以及现实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公约?因为如若你破坏了公约,会受到公众的惩罚。你承受不起这样的惩罚,只能遵守公约。那么又该如何来选择科学的德育教学内容呢?
首先,需要教师明确道德建设所提出的基本的要求,即爱岗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儿童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方向。教师要能够在此基础上,将公民道德规范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师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儿童吸收其中的精华,并逐步内化成自己的道德内驱力,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一般来说,教师组织道德教育肯定是需要遵循一定模式的,而这种模式其实就是相关教育理论最为简洁的表达,也是对相关经验的加工以及概括。对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把握道德教育的基础规律,抓住道德教育的特点,提升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进而不断推进道德教育在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道德教育的现状,将各种道德教育的模式进行整合,建立契合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儿童的道德信仰提供信心。
总而言之,儿童的道德内驱力的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梳理道德内化的基本特征之外,也要把握道德内驱中的纳什平衡,选择科学的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不断推进道德内化的效果,完善儿童的道德教育水平,以期更好地实现对儿童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