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颖 李 娜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扶持,国家人才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农业技术示范区的增多,农业农产品学习交流会次数的增多,各地各部门组织学习的质量提升,在这种趋势下,许多质量好、有特色、产量高、抗病虫害强的优秀品种被发现并被大力推广。我国优良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速率得到更高地提升,种植比例也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培植,化肥等农资的使用占重要地位,它直接决定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参与学习,大大改善了之前盲目施肥的问题。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当地农业技术部门都会对土壤进行专业的成分分析,结合不同农作物需要的养分,科学地配比施肥,只给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不仅一针见血、针对性地给予农作物培育,还节约了化肥等农资,减少农业生产所需成本。山东省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在科学施肥技术推广中,完善较好。在农民种植过程中先测量土壤成分,然后再配比施肥,实践结果非常明显。
但是在目前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首先推广模式还是存在单一问题,普及的力度还是不够大,农民还是在按经验种植的比例不在少数。其次,推广效率还是不够高,主要问题在于农民接受新技术的开放程度不同,这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还有一点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在农业技能培训的工作中,对改善农村生产力,农产品数量的技术侧重推荐,但是对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技术的推广却有所缺失。把握不好农产品质量测量技术,就很难走出国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根据新形势下提出新的实践方法。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要实现农业技术人才振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乡村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建设。我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新的调整,要更加因势利导。对于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的农户种类,我们要合适地选择农业技术承包型、市场型,项目推广型、示范园区型等多种类型相结合的方式。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可以是针对性单一模式推广,也可以是多种推广类型相结合的模式。不论选择哪种推广模式,最终都要实现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原先的农业技术推广只局限于农产品技术推广,随着土地流转的实施,要增添技术推广的内容,使其更加丰富化。需要产生市场,各地区不断出现教育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个体推广组织等新生组织,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之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针对的是农产品,现在要根据新形势下人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力的宗旨,把技术推广从物转向农民。国家层面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要站在高瞻远瞩的角度出发,根据最现实的真实情况抓好重点,可以说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是现在的当务之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现在市场需要农业技术人才,所以在数量上,要扩大人才数量规模。其次,农业技术人才学历水平结构不够合理,总体呈金字塔形,即最高层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才,中层为学士学历毕业人才,下层为大专及其以下学历毕业人才。最终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打破这种农业科研人才毕业学历在结构上的差异,从国家角度出发,应该大力扩招高端技术人才,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农业推广人才到农业建设中。再者,由于中国长久的历史影响,大家始终认为从事农业是不上档次的工作,大多数农业硕士毕业生不会专业作业。而且其从事的工作体系也不够健全,针对农业人才的福利保障也不到位,造成了该领域人才数量的不断波动,从而农业技术推广难以高效率地开展。为了给农业技术人才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必须保障好这些人才的生活环境。各地综合类高校和农业类高校必须做好农推人才培养工作,在校搞好理论,出校做好实践。对于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实践应用能力尤为重要。相关农业理论知识要牢固掌握,打好基础,珍惜在校实习环节。踏入社会后,要始终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深切地掌握农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以及最广大农民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农业推广硕士不仅要做到对于农业技术知识的熟练掌握,还应该探索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工具。同时结合导师或自己申请的科研项目,珍惜每一个贴近社会的机会。不断贯彻落实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国家政策,跟着国家战略走,做好农推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优秀人员的培养,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农民的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好一个强而稳的基础。我国法制化进程建设同样适用于农村技术推广,法治理念已经深入农民心里,那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制理念也必须推广给大家,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还要注重保护生态效益,过去的历史教训不能忘,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忘,在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把生态效益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农村土地、水利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发展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实现农民增收放在中心位置;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探索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工具;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要保证生态效益不受损害,做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可照搬照抄,要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一区一发展,抓住特点,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