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空间创新

2020-01-08 15:35卢文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立体化思政课育人

卢文忠

(广东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广州 510230)

0 引言

对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要求而且也要积极利用清朗的网络空间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创新。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工作来看,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构成的“双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双平台”构成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活动空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的技术应用不断推动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空间创新。

1 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空间的创新趋势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从技术应用层面上进一步推动着思政课教学活动向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就是在融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应用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工作的实践过程。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

网络教学及其慕课、微课等多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日益在“双平台”的基础上成为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新平台,创新了思政课教学的活动空间。网络教学是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原有的理论教学走向线上的理论教学,进入网络学习的活动空间,原有的实践教学也走向线上的实践教学,进入网络实践的活动空间。这样一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活动在现实空间意义上的两个教学维度上再加上一个虚拟空间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维度从而变为三个维度的立体化教学过程。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思政课“立体化”的活动空间,思政课教学过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二维平面向“互联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三维立体的转化。

1.2 高校思政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正由传统的两个维度的“双平台”活动空间转变为网络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互联网+”“双平台”三个维度的“立体化”活动空间。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必须积极依托网络空间及其技术应用和推动思政课在网络教学上的发展。网络教学是思政课教师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对大学生实施课程育人的实践方式。而且,近十年来网络教学已经在高校思政课中不断推广和运用,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政课创新的重要做法就是“互联网+”思政课教学,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思政课教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规律和教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集成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教学体系。”高校思政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质上是思政课教师在互联网时代、在传统的教学空间的基础上开拓和利用网络空间,是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相互交叉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2 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空间的创新方式

为了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构建高校思政课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树立立体化的教学理念、营造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利用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2.1 树立立体化的教学理念

思政课教师要以立体化的视角看待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把思政课视为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相互交叉的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实践教学对于理论教学进行延伸和拓展的现实意义,也要重视网络教学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延伸和拓展的重要意义,增强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二维平面转化为“互联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三维立体的创新意识。在这一意义上说,立体化教学理念实际上是网络化教学理念,即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突出网络教学的独特优势。

2.2 营造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思政课教师要从立体化的方向开扩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把思政课变为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相互交叉的教学空间,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积极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尤其是借助线上的教学平台扩展理论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这意味着只要大学生处于网络应用环境之中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新媒体进行理论学习,甚至可以在网络应用环境中以虚拟实践的方式参与实践教学。在这一意义上说,立体化教学环境实际上是网络化教学环境,即在传统教学的环境中突出网络环境的独特优势。

2.3 利用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思政课教师要从立体化的层面丰富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把思政课变为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相互交叉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积极创新传统教学的资源利用,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使理论教学更加形象化和接地气,“要积极对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话语方式进行‘微化’,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新媒体来制作和传播蕴含着思政课信息的各种符号、图像、视频、音频以及创作‘微课’、‘慕课’、‘网课’”,甚至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与实地考察、人物访谈进行远程连接和现场直播,从而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教学的理论知识。在这一意义上说,立体化教学资源实际上是网络化教学资源,即在传统教学的资源中发挥网络资源的独特优势。

3 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空间的创新价值

从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上看,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空间创新要始终围绕“主渠道”、“大学生”、“全方位”三个方面实现创新价值。

3.1 以立体化加强“主渠道”

立体化教学空间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仍然是理论教学,立体化之本“体”在于作为主渠道的理论教学,立体化的活动空间是从主渠道不断延伸和拓展而来实践载体,基于立体化的活动空间始终围绕着加强和巩固理论教学的现实问题来发挥作用,“把整个赛博空间视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广阔的虚拟场所,极大地发挥渗透性、即时性、多样性、共享性的教育学习功能”。构建和运用立体化教学模式,要坚持以主渠道为基础、以双平台为拓展、以立体化为创新来加强思政课的理论教学。

3.2 以立体化服务“大学生”

立体化教学空间创新的目的和价值是要服务大学生,立体化之变“化”在于适应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从主渠道到双平台再到立体化的变化,是要从教学空间的创新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是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发挥网络教学的独特优势,通过运用新媒体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进行学习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象化、接地气的网络资源来增强理论教学过程的视听体验效果,以形象生动的视听体验方式增强理论教学的渲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美好学习需要。推动教学空间的立体化创新要坚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目的、以服务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为导向的根本要求来思考和实施教学活动。

3.3 以立体化促进“全方位”

立体化教学空间创新中的网络化教学理念、网络化教学环境、网络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育人的需要,还有助于高校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推进“三全育人”实施和构建“大思政”格局,积极适应新时代高校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构成的全方位育人的新要求,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把教学信息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推动思政课的教育价值从教师的教学空间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空间,“通过对生活空间的利用和改造,使日常生活转化为具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教材’”,以立体化促进“全方位”的空间构建从而为实施“三全育人”工作、构建“大思政”格局创造积极的网络育人环境。

猜你喜欢
立体化思政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珠”育人